保护性固定技术对儿童口腔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保护性固定技术对儿童口腔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志德

甘肃省临夏县中医院   7318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儿童口腔疾病患儿的护理时,选择保护性固定护理的整体效果。方法:录入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中我院就诊的96名儿童口腔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对照实验,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设置48名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增加保护性固定护理,护理后,由医务人员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结果评估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P<0.05)。实验组中共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充填过高咬合痛,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共3例周边软组织划伤、3例充填过高咬合痛和1例牙龈肿痛,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儿童口腔疾病患儿的护理,将保护性固定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儿了解关于儿童口腔疾病的基本知识,对于患儿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保护性固定护理;儿童口腔疾病;护理方案;应用分析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口腔健康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口腔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技术,在目前也在不断进行创新。近年来保护性固定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环境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是目前国际方面认可并推行的一种规范化的口腔护理配合技术[1],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与医师之间形成极为积极的配合,并且能够使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口腔的诊疗工作中,而非一直等待来自于医生的指令,所以将保护性固定技术合理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照护中,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2]。本院将我院中96例儿童口腔疾病患儿作为实验样本,探究儿童口腔疾病患儿在接受护理时选择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录入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中我院就诊的96名儿童口腔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对照实验,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设置48名患儿。对照组中包含男性26名和女性22名患儿,年龄为6~12(7.4±2.9)岁,实验组中包含男性25名和女性23名。患儿的年龄区间值为5~13(7.2±3.5)岁。两组患儿的基本数据和信息比较差异具有均衡性,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针对患儿的个体状况开展有效的教育指导,告知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实验组患儿则选择保护性固定护理方案,具体方式如下。

在儿童口腔门诊应用保护性固定技术前,护理人员以及医师需要接受完整的保护性固定技术培训工作,护理人员接待患儿以及患儿家长,初步判断患儿的性格耐心亲切的陪同患儿消除患儿对于口腔门诊诊疗工作的情绪。若患儿的状况较差,并且在进行治疗时出现挣扎或者躁动的情况,则需要遵循患儿家属的意见确定其是否需要应用保护性固定技术。当获得患儿家长同意后,护理人员在应用保护性技术前,首先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简单的教育,告知患儿家属应当如何进行配合,同时引导患儿家属安抚患儿,做好保护固定约束设备的配置。

在进行保护性固定技术时,需要由一名护士与一名医生进行配合,两者之间需要保持分工,明确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患儿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治疗工作用药准备和材料准备,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器械的传递和操作的配合。在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设备消毒,以及为家长简单介绍各种注意事项。

在手术前需要患儿牙齿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做好各项检查,同时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是否有其他身体疾病,需要排除所有问题以后方可进行植牙手术。

1.3 评价指标

在实验完成后,按要求记录所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同时根据儿童在接受口腔诊治过程中的配合度,判断儿童的心理状态。

1.4 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统计软件应用SPSS21.00 for windows,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分为质量指标和技术指标,分别采用T、X2值进行检验,记录数据最终标准值,判断结果与P值差异,若P<0.05则确认实验结果具有可参考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良情绪状况发生状况对比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儿出现的哭闹、躁动以及焦躁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的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儿不良情绪状况发生状况对比

组别

哭闹

焦躁不安

挣扎躁动

对照组(n=48)

26(54.17%)

18(37.50%)

21(43.75%)

实验组(n=48)

11(22.92%)

6(12.50%)

12(25.00%)

X2

9.9814

8.9197

10.6285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实验组中共有1例出现充填过高咬合痛,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共3例周边软组织划伤、3例充填过高咬合痛和1例牙龈肿痛,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组别

周边软组织划伤

充填过高咬合痛

牙龈肿痛

总发生率

对照组(n=48)

3

3

1

7(19.44%)

实验组(n=48)

0

1

0

1(2.78%)

X2

-

-

-

4.9091

P

-

-

-

0.0267

3 讨论

通常口腔诊疗工作虽然是一个小手术,但是很多患儿其实还不太了解,且该术式数据局麻,手术过程中患儿均的意识是清醒的,加上种植机会产生噪音,需要长时间张嘴都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在手术时比较紧张或者恐惧,不利于手术顺利完成,因此术前除了做好各项准备以外,一方面需要针对患儿进行有效的疏导和安抚,另一方面可以将保护性固定技术应用于其中,并且为患儿家属讲解口腔治疗的过程以及恢复效果,让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也是让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儿科口腔门诊诊疗护理中将保护性固定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使口腔门诊的物品和操作管理得到优化[3],保护性固定技术应用于儿童口腔的治疗辅助中,能够有效减少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的回避性动作,保护医护人员和患儿,避免出现伤害[4-6]。但在应用保护性固定技术前,需要针对患儿家属作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告知这项技术,最终的目的并非是限制儿童,而是通过有效的保护固定对儿童的状况进行控制,进而使手术和诊疗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在开展儿童口腔疾病患儿的护理,将保护性固定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使患儿了解关于儿童口腔疾病的基本知识,对于患儿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12]

参考文献:

[1]戴韦琴,张建珍,邹亚清. 保护性固定护理配合技术在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61-63.

[2]王玉于. 保护性固定在瓷贴面粘接技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160-163.

[3]郝敏,刘凯,汤道芳. 保护性固定联合心理护理对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2):31-35.

[4]付红梅,蔡世新. 保护性固定联合心理干预对正畸患儿疗效及心理恐惧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0,42(24):3835-3837.

[5]乔连花. 分析保护性固定技术在儿童口腔门诊诊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25+28.

[6]刘佳佳,王翔宇. 舒适化护理在儿童口腔门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