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一方面来自于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还具有学业、交际、情感以及生活等压力,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问题不仅对其学业、就业具有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危害自身的健康。尤其近几年引起社会大讨论的学生自杀和暴力事件,更是凸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急迫性。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被寄予厚望,关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增加。
一、研究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逐渐丰富。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支持了体育活动对调节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改善心境状态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抑制和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感,同时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社会支持(李林,1999;季浏,1999;陈大为,2002;徐波,2003;)。Maynard(1986)发现拥有各种支持网络(诸如工作的、家庭的、社区的、朋友的等等)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工作,同时他也指出,那些社会网络不足的个体比较容易感受到应激和无力应付。体育活动尤其是对抗性项目和集体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就形成一个小型社会群体,随着体育参与频率和参与时间的增加,群体规模会逐渐加大,也会出现更加紧密的群体关系。在这种特殊的群体中,人们通过体育活动进行交往,增加感情交流,来缓解现代生活节奏带来的压力,这种融洽的社会关系非常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二、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生理学解释
从生理学上来说,早期的詹姆士—兰格的理论(James—Langetheoryofemotion)认为骨骼肌和内脏的反馈信息对情绪有重要影响。本世纪90年代诺瑟等人对近20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和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的元分析(不同研究结果的统计性总结),表明了情绪的产生及调控与机体的运动和状态的紧密联系。坦纳·鲍姆等人及摩根等人认为运动中骨骼肌和内脏的反馈信息通过影响体内激素和植物神经系统而达到对情绪的积极调节,也可以看作是由于身体运动产生的良性应激而对运动后状态焦虑下降的诱导。也有人将这一现象解释为运动给消极情绪造成时间中断。其中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加速血液流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益;抑郁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较低,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发展人的控制感,对改善抑郁有益;身体形象的改善也有益于降低抑郁。另外,人们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和改善由于饮食、营养和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状态;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益处是改善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感受,消除疲劳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改善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表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更容易感到压抑和郁闷。在Watson,Tellegen等人(1988)的研究中,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较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和事件产生积极的体验,诸如愉快、热情等等;消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较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和事件产生消极的体验,诸如愤怒、负罪感、恐惧等等。
三、校园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教育的过程是对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学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释放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获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治疗某些潜在的心理疾病。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缓解社交恐惧,增加社会交往能力。大学校园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特征与生活习惯、校园体育活动条件和活动形式对其体育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这时就要突出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征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获得身体和心理的良好体验,将自身潜在的消极情绪、负面因素发泄出来,形成健康的校园生活方式。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在体育教育中要积极完善政策机制,从软件、硬件两方面保障学生的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场地的建设、提高场馆开放程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校积极组建多项目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定期举办竞技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将体育推广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
四、结语
校园体育能有效缓解现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改善学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始终。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校园体育的重视,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姗姗.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高红梅.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构建健康心理的研究[J]. 科教文汇, 2017(1):89-90.
[3]金辉,郑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7,(3):29-30.
[4]廖友国.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7,21:41-46.
[5]刘桦楠,季浏.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改革的思考—基于复合型足球师资的培养导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3):79-85.
[6]刘天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监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本科院校大学生为例[J].教育心理,2019,2:169-172.
[7]孙春阳,徐雪琴.1925 名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3.
[8]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广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