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第十中学
摘 要
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是相对于特定主体、内容、目的、环境和方法而言的,是在特点的对比和参照中进行衡量,没有绝对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1】
本文在认同劳动教育评价相对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注重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引入不同评价阶段、多个评价主体、N个评价要素建立评价体系,力求较为客观的评价劳动教育成果,以便对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实施有所助益。
关键词:劳动教育 评价体系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了全面构建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包括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显然,“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是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的现实需要。
一、“种下实践,长出能力”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开题课:
校内开展植物种植理论知识课程。
实操课:
1.校内开展植物生长基础环境搭建操作,建立种植箱。
2.校内开展植物种植体验。
3.种植箱带回家,开展浇水、养护、育苗活动,填写种植手册。
4.种植箱带回学校,进行植物移栽。
成果展示课:
1.植物成熟后,开展“中草药小神农”,“花卉种植小能手”评比活动。
2.开展种植手册展评活动。
二、“种下实践,长出能力”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一)一个评价目标(G)
通过课程的学习、探究,了解种子、植物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学会植物栽培的劳动技能。
通过课程的反思和升华,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目的。
(二)两个评价阶段
区分两个评价阶段,分别为课程实施阶段(A),反思升华阶段(B)。课程实施阶段从种植箱的建立到收获植物,历时6个月;反思升华阶段从种植成果的展评到学年末,历时6个月。
(三)三个课程评价要素
三个课程评价要素,分别为:知识链条(C)、动手实操(D)、作业展评(E)。
1.知识链条区分土壤、种子、植物三个知识模块进行评价。
2.动手实操区分种植箱建立、种子种植、育苗养护、移栽操作、病虫害防治五个操作模块进行评价。
3.作业展评区分评优评先、交流汇报、种植手册展评三个展示模块进行评价。
(四)四个评价主体
为实现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引进四个评价主体,分别为老师(T)、同学(S)、家长(P)、自己(I)。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的多元评价形式,较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情况。【2】
(五)五个升华评价维度
五个升华评价维度分别为:劳动观念(V)、劳动意识(W)、劳动行动(X)、劳动能力(Y)、劳动创新(Z)。
1.劳动观念:正确认识劳动,认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尊重劳动。
2.劳动意识:意识到劳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到劳动的共享性、体验性和人文性。
3.劳动行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劳动创新:在劳动中创造性服务家人、同学、班级等,并获得认可和赞同。
根据“金字塔”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可得:
评价目标(G)的分数等于课程实施阶段(A)的分数与反思升华阶段(B)的分数加权求和。即:
SG=λSA+(1-λ)SB(λ为课程实施阶段权重)
SA=λT(α*SC+β*SD+γ*SE)+λS(α*SC+β*SD+γ*SE)+λP(α*SC+β*SD+γ*SE)+λI(α*SC+β*SD+γ*SE)
(λT、λS、λP、λI分别为四个评价主体的权重;α、β、γ分别为三个课程评价要素权重)
SB=λT(δ*SV+ε*SW+ζ*SX+η*SY+θ*SZ)+λS(δ*SV+ε*SW+ζ*SX+η*SY+θ*SZ)+λP(δ*SV+ε*SW+ζ*SX+η*SY+θ*SZ)+λI(δ*SV+ε*SW+ζ*SX+η*SY+θ*SZ)
(λT、λS、λP、λI分别为四个评价主体的权重;δ、ε、ζ、η、θ分别为五个升华维度权重)
本文评价体系的设计,既关注了结果又不忽视过程、既关注了技能又不忽视素养、既关注了形式又不忽视体验;引进两个阶段评价、多个主体评价,有效的客服了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引入权重和量化模型设计,基本上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戴家芳等《论对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2017
【2】时俊卿等 新时代劳动教育概论 2021 2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