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3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初探

王斌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渭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土地整治是指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实施深度开发,从而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在边远山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自然法则的改变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当地的土地利用的制约。在生态文明观念日益提高的今天,就必须对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合理用地进行改造。因此,本文就着重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高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

前言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应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而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人们都对生态保护观念逐渐达成共识,进而可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得到有效开展。

一、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土地整治工程对土体的影响

土地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土壤的构造与质地,并对其物理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韩霁昌等人将毛乌素沙漠地区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制成土,通过改变土壤耕作层土的结构,改良了土壤的结构,达到了粘、粉、砂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整治后的土地保水保肥性能明显提高。徐畅等人通过对紫色丘陵区土地整修后的土壤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地的整治能够提高土壤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而且对改良的作用也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代光银等人通过对邛崃市各整治类型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调查,表明各地区的土壤养分维持值较未实行之前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方面也指出,如进行不合理的土地整治,会对土壤的生态造成不利后果,但合理的土地整治能使土壤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地平整和农田灌溉等项目,既能改变水文结构,又能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布,且还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的生态系统。牛传军等人对河北省保定市的土地整治工程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替代常规的明沟,可以降低地下水在运输中的渗透、蒸发损耗,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吴丽娜等人建议,在陕北沙化土地整治项目中,通过采取泥质复合技术、节流灌溉等方法,使土地整治不会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均衡。罗明等人指出,通过增加土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来进行土地整治,会导致水需求增加,地面水系格局发生变化。王军等人认为,土地平整工程将会对整个项目区域的微地貌、坡度、地面高差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地下水的渗透和地表径流产生一定的影响[1]

(三)土地整治工程对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对该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地表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李子田等人认为,由于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往往会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分割开来,从而阻碍动物的迁移,阻碍植物孢粉的运送,进而限制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但张正峰等人认为,生态化的土地整治技术可以保护环境,加强路基孔洞开挖,可以为生物的迁徙开辟道路;吴次芳等人认为,由于土地整治会造成地形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会改变天然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源的流向,从而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造成不利的后果。

二、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的新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工程的内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单纯的扩大耕地为重点,向以生态、高质量发展为主,不仅要质量、数量,还要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落实到立项、规划、施工、维护等各个方面,使之能够有序推进。所以,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防止过度开发,防止污染对生态造成的损害。例如,为了使土地平坦,使用大机器进行碾压,进而会使土壤变得坚硬,使土壤营养物质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破坏。因此,要加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土地治理项目中进行改革。

三、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一)公众对土地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的村民对土地的整治工作并不了解,也不太关注,导致了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难以开展。例如,在拆迁村民房屋和占用耕地的过程中,因村民不重视、忽视或不合作,导致了征地拆迁无法进行或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同时,除了当地村民缺少配合性,且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关注也不够,进而导致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出现严重困扰。

(二)对土地整治项目认识不足

土地整治工程是一个包含很多主题和高科技需求的大型系统工程。通过对目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人们对土地整治项目认识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一是部分村民仅注重眼前的利益,对政府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进而导致土地整治工程无法顺利开展;二是部分地方政府仅重视整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整治工程的质量和后期的环境保护,造成了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三是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未能正确认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且相应流程的执行机制也不健全。很多人把土地整治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工程的重要性,在实际进行整治过程中抱有应付心理,或者因为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随意整治

[2]

(三)对整治项目土地利用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两极化现象,大量农民放弃了自己的土地向城镇转移,造成了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有的甚至被荒废。因此,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是导致土地整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用地,加强乡村建设,可以使土地整治工作得到有效的优化,使土地的使用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探讨

(一)建设用地整理

当前,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很明显,特别是生态、生活、生产等领域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生态格局、产业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筹,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使用,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城乡融合和价值交换。建设用地的整治,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在保证土地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保障城乡发展的用地需求,进而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二)土壤整治技术

要结合具体的条件,采取多种新技术、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抓住重点,并针对具体的形势进行科学的规划。目前的土地整治技术有很多种,比如挖坑填埋以及客土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处理,并要对这些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确保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整治工程得到合理实施。因此,就需要我们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将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将技术和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然后找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同时,现阶段的土地问题愈演愈烈,进而必须抓住生态整治这个关键点对各种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置,并对相应的工作进行适当的组织,从而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促使各项内容得到合理的安排。

(三)采取多样化筹融资模式

当前,土地整治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其次是社会投入和金融贷款,而财政资金则是集中在高标准农田、重大土地整治、复垦整治项目方面。同时,为拓展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统一土地使用费、土地回收费、土地转让基金及各类专用基金等方式进行整合使用,将新建土地及土地收益作为抵押,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从而有效地缓解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不足的情况[3]

(四)河道整治技术

在河道生态整治中,挖掘底层淤泥,去除藻类,引水冲刷淤泥,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是加快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措施。在进行水下挖淤时,必须将所有的污水都排出,以减少污水池底部的污染,提高水质。而调入新水的目的则是为了通过修建水利设施调入清新整洁的水源,从而将污染的河水彻底的冲刷干净,降低河水里面的杂质,实现自身的清洁。所谓的化学处理手段,就是将一些化学物质放入水中,如加入混凝土进行沉淀处理,加入化学药剂,杀灭水体当中的藻类。化学处理方法在处理浑浊水体、SOD、SS、TP超标的污染水体当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去除氨氮和重金属效果相对较差。生态生物防治手段就是将河道爆裂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净化处理技术综合应用其中。该种处理手段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见效较为缓慢,但不会引入新的污染物。

(五)完善土地综合整治体系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综合管理体制,查找出重点、难点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还要制定合理、高效的用地规划,明确土地整治的目的,创新用地观念,不断优化和完善用地资源。为此,应建立一种新的土地综合开发体制,加强用地调控,健全土地集约化制度。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下,必须强调土地资料的重要作用,并加速优化进程,要转变旧的土地整治观念,防止土地的无序开发。另外,为了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使用,应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且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仔细调研,按照用地利用的规律和标准,搞好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做好村庄布局优化,从而促进土地整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六)建设多样化的生态文明

在搞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景观的同时,要积极营造一个天然的生态空间,并可以将经济、自然和社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同时,还应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且为了更好地维护环境,就需要人与用地之间的协调,从而才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农村和谐的生态景观营造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开发,构建人文和生态和谐共处的环境。比如,对乡村住宅进行统筹,对水电、道路等进行适当的布局,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防止对生态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进行绿色文化的传播,促进绿色理念的普及,促进乡村法治的发展,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另外,要按照污水的排放量,对生活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置,实现对生活污水的有效控制,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自然的农村生态系统。并要大力植树,绿化周边,维护生态环境。且还要继续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把林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同时要发掘地方的人文、历史,建立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以此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进程

[4]

五、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就需要转变工作观念,采用行之有效的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地的空间布局,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逐步拉近城乡差别,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建楠.生态文明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8(8):16-17.

[2]卫田霖.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J].南方农机,2021,52(13):89-90.

[3]刘莉.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J].It经理世界,2021(7):83-84.

[4]李树长.浅谈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文明建设策略[J].现代农业,202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