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尖山小学
摘要: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她敢与当时的封建社会决裂,在追求爱情中忘记自我,最终爱情破灭,结束自己生命的故事。然而,她不把封建道德和上流社会的虚伪不堪放在眼里,最终成了众矢之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周围人的不理解(尤其是渥伦斯基)和她自身的矛盾性格造成了她的悲剧。最终绝望痛苦的安娜在潜意识中扑向了驶来的火车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不能如愿的一生。
关键词: 安娜; 悲剧; 庸俗; 虚伪;
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封建势力。安娜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女主人公。作品中她应哥哥的请求来调解哥哥因和家庭教师有染而带来的家庭矛盾。在火车站通过渥伦斯基母亲之口我们知道了安娜的美丽、善良。一次舞会更让她脱颖而出,成了充满生命力、富于激情的美的化身。17岁的安娜由姑母介绍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在这个压抑的家庭中安娜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卡列宁和儿子。然而,自身的压抑的情愫在遇到渥伦斯基的一刻瞬间迸发,她疯狂地爱上了他,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渥伦斯基走在了一起。但是,渥伦斯基并不理解安娜的爱,对她的爱丝毫不在意。 “我要爱情,我要生活。”是安娜全部的精神追求。可是,我们知道生活中虽然不能没有爱情,也不能活在爱情里。那到底,这个必然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安娜自身的性格
在当时的俄国,在上流社会里占着统治地位的仍是旧道德和封建势力。她的地位很脆弱,处境也相当不好。她虽然走出了家门离开了卡列宁,可是在法律上,直到死,她始终都是卡列宁的妻子。安娜在当时社会层面的身份很特殊,上流社会不正式的生活和教育成了她的精神枷锁这与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对立面,让她的性格呈现了多元化。这对于一个开始的觉醒,却还没有完全觉醒的贵妇人来说是难以避免的。
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是在矛盾的心境中产生、增长、实现和毁灭的。她毕竟是生活在上流社会的人,上流社会的各种偏见和认识成了她的束缚,这使得她不得不对自己的唯心主义过分依懒。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不遵从自己的内心,没有积极面对而是一味的相信上帝,向上帝寻求帮助,可见这是她性格作为脆弱的一面。同时她死前的多疑将自己推向了痛苦的边缘。在爱情面前最重要的是信任。不能让内心的矛盾左右自己而怀疑对方渥伦斯基在与安娜想出的开始阶段对安娜还算真心,但安娜对这份爱表现的并不自信,她明明知道渥伦斯基并没有朝三暮四,但她却日夜不安,疑虑重重,最终就到了无法控制自己的地步,做着与自己的追求背道而驰的事情。
二、安娜的理想和追求
还是花季少女的安娜在父母的介绍下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官僚卡列宁,可安娜并不喜欢卡列宁,说他是木偶,是官僚机器。他们之间很少有浪漫之情,这对追求理想爱情的安娜来说是痛苦的。在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安娜的心总是灭闷闷不乐的。卡列宁在物质生活上并没有亏待她,可以说是优渥的。同时满足她的还有相当高贵的地位,但这些并没有让她放弃追求爱的决心和勇气。这就意味着安娜一旦遇到她理想中的并能与之互相爱慕的人,她一定会有有勇气去追求的。她与年轻的骑士军官渥伦斯基相识,便激起了她心中被压抑已久的爱情。
和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一样,在安娜眼中,妇女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需要他人的尊重,在感情上更有能力为自己做主,为自己的幸福做出选择。安娜的爱是理想型的,是可以超越一切的,为此她可以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然而,正是这种貌似超越现实的理想和追求,注定了她的命运的悲剧性。
三、不可兼得的爱—母爱和爱情
作为一个感情真挚的女性,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安娜的母爱本就是十分强烈的。在过去没有爱情、充满虚伪的八年婚姻生活中,这份母爱更填补了她内心的空虚。儿子曾是安娜快乐和希望的源泉,是她生活的支柱,这使得安娜的母爱更添了份重量。
可是,当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情和对谢辽查的亲情发生冲突时,她却不得不做出取舍抉择。尽管她曾自欺欺人,忍受婚姻中精神摧残而不愿意摆脱。她在卡列宁提出离婚却不能带走儿子时,苦苦哀求要把儿子留下。但现实是,安娜不得不在爱情与亲情间选择其一。在没有浪漫的婚姻中安娜在精神上被束缚的太久了,当她被渥伦斯基所震撼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下定决心要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哪怕她的丈夫用各种手段去威胁也无济于事。当她与渥伦斯基私奔至国外旅行,尽情享受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同时,她的母爱并没有减弱,反而更浓烈了,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逐渐让她难以忍受。而她唯一的愿望是将爱情和亲情联结在一起。
所以,安娜才会重新回到彼得堡。她费尽心机地打听,绞尽脑汁地写信,恳求李迪雅伯爵夫人说服卡列宁,让她见儿子一面,却遭到了他们残忍的拒绝。安娜在这种失去母爱的痛苦中煎熬万分,最后干脆直接到丈夫家里去,无论如何,也要见儿子一面。
不管此时安娜的爱情生活如何幸福,无法拥有儿子终归让她无法满足,好像没有了生命的一角,给她的生活附上了一层阴影。
最后,在离婚问题上她才会有所迟疑。如果安娜当初果断一些,应该是能够离婚的。然而一旦离婚,她便彻底地失去谢辽查了,这让安娜从内心深处并不想离婚,但是不离婚又不能与渥伦斯基在一起,以至于与渥伦斯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将自己推向了一个无比尴尬、难堪的处境,让她在饱受失去母爱巨大痛苦的同时,也承受着社会巨大的压力,使她的内心越来越扭曲,日子越来越艰难。更可怕的是渥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这使得安娜更加痛苦。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有着深爱的丈夫、活泼可爱的孩子,可能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可是,安娜将两者都失去了。最终她再也无法抑制这种苦痛,再也无法这样生活下去了,于是将自己推向了死亡的境地。
四、将幸福寄托在花花公子渥伦斯基身上
可以说,沃伦斯基是个纨绔子弟,他自以为的是爱着安娜,而智商远高于他的安娜却深爱着他。他多半是像爱他的马那样爱安娜,主要爱安娜的外在美,对安娜的精神世界并不很理解。他自以为是的爱着安娜,而智商远高于他的安娜却深爱着他,当她被上流社会排挤时,她把渥伦斯基的爱情看成了她唯一的幸福,看成了她的一切。
安娜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沃伦斯基的爱,她放弃了一切,认为他可以给自己想要的浪漫爱情。但沃伦斯基却是个极其庸俗的人,她看重的是功名,是上流社会带给他的优越感。他的爱不值一提,根本无法与安娜相比,极其低下的情商更理解不了安娜的爱,使安娜一步步的走向了绝望的边缘。后来,当安娜完全绝望后,才明白自己只是一厢情愿,之前的付出显得一文不值,这成了她结束生命决定的决定性因素 。——于是,安娜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五、上流社会的肮脏、腐败和虚伪
安娜不顾自己牺牲了自己拥有的一切,爱上了沃伦斯基,打破了上流社会不堪的局面,更是对当时封建家庭秩序的挑战。此时,她便脱离了上流社会,成了他们排挤、贬低的对象,不再是之前那个贵妇人了。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贵妇人们不光彩的事比比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善于伪装,没有明目张胆而已。而安娜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偷偷摸摸,而是将自己的追求与理想放在了阳光下,没有想到却招来了周围人的诽谤。
作为丈夫的卡列宁,面对妻子的出轨,他没有过多的指责她,而是认为安娜的所作所为影响了他的前程,成了他仕途的污点,他更没有反省自己为什么妻子会那样做。
安娜的好朋友更是如此,自己明明干着龌龊的事情,却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指责安娜,说她安娜是一个坏女人。
综上所述,安娜的悲剧是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这是女人的不幸,是当时社会的不幸。她勇敢的追求理想的爱情,不甘于枯燥无味的生活,却无法冲破封建社会束缚在人身上无情、虚伪的枷锁,这无疑使她的内心和精神更加崩溃,最终成了封建社会上流人群的牺牲品。她的悲剧说明了我们在有些事情面前的无能为力和不可抗拒。面对现实的洪流我们是进是退、是反抗还是逆来顺受依然是一个深究的问题。作者对安娜是既有同情,又有谴责的。可见,安娜的爱情悲剧只是尊重生活的逻辑,是情节发展的必然。安娜的悲剧说明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时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