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备汽车驾驶技能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交通环境也日趋复杂,道路交通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汽车驾驶员和车辆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汽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避免交通事故的出现。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汽车维修
引言
自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普及以来,极大的便利了人们出行,也加快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机动车驾驶员4.87亿人,汽车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交通事故也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造成的伤害无法挽回。因此,如何降低汽车驾驶员和车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提高行车安全基础,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1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必要性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出行,我们每个人都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参与者,现代社会发达的道路交通体系,不仅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手握方向盘、脚踏鬼门关”,“上有老下有小、出了车祸不得了”,“事故只有一秒、伤害伴随一生”,这一句句警示语,不仅体现着汽车驾驶的危险性,也体现着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也在警示我们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据统计,2021年全国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达21万余起,行车安全不仅关系到驾驶员个人的生命和安全,也关乎他人生命安全。驾驶员每一次的安全行车,不仅仅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庭,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他人的家庭,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负责。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日常交通参与度也在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汽车驾驶员不仅仅要具备熟练的驾驶技能,在平时驾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还要能够冷静合理的处置各种突发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果汽车驾驶员不具备较高的行车安全认知,不具备识险避险的能力,势必会造成交通事故高度频发。
2影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
道路交通的有序运行,主要包括人、车、路三大交通要素,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驾驶技术、驾驶作风、心理、身体方面的,也有车辆技术状况,道路交通环境等方面原因。
2.1驾驶员的因素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参与者,是汽车的操作者,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数据显示,因驾驶员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驾驶员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员职业道德与驾驶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驾驶作风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内在因素,因驾驶员骄傲自满、盲目乐观、麻痹大意开“英雄车”,法治观念淡薄,无视交通法规,违法驾驶开“霸王车”等所造成的车辆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2)驾驶技术和驾驶经验。良好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驾驶经验是行车安全最直接的保证,由于驾驶技术不过硬,经验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非常常见的,主要表现在:操作失误、判断差错、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等方面。优良的驾驶技术能做到对车辆更好的控制,丰富的驾驶经验能帮助司机提前预判风险,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因素。驾驶操作是一个时时动态变化的过程,生理和心理健康是驾驶员准确操作的基础。生理和心理状况不佳表现在:身体疲劳、动作不准确、肌肉痉挛麻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焦躁急促等等。相同条件下,生理和心理机能良好的驾驶员,可以反应迅速,准确无误的处置突发情况,减少责任交通事故发生。
2.2车辆状况因素
车辆状况因素主要指的是车辆的技术状态,有关资料统计,因车辆的制动、转向、轮胎和灯光等机件装置状况不良造成的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20%以上,可以说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是行车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制动装置故障。汽车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动装置必须能够提供足够摩擦力使车辆停稳。制动力减弱或失效主要原因有:制动盘片磨损过度,制动油含水量过高,刹车泵损坏失效,以及长时间使用刹车造成制动过热失效等。
(2)转向装置故障。转向装置是控制汽车行进方向的机械装置,转向装置故障会造成驾驶员不能根据道路变化情况及时控制汽车行进方向,容易因车辆失控而发生交通事故。转向故障主要原因有:转向机损坏、助力油缺失或转向电机故障造成的转向助力不足,参与转向的拉杆机件损坏,前轮前束数值有误等造成的方向操作困难。
(3)轮胎装置故障。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的直接接触部分,作用好比人的鞋一样,轮胎装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刹车性能和行驶安全。轮胎影响安全主要表现在:轮胎花纹磨损严重,轮胎使用时间过长超出寿命,轮胎胎压过高、轮胎胎压过低,超载、爆胎等。
(4)灯光装置故障。灯光不仅是汽车的照明装置,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信号装置,灯光故障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转向灯故障造成转向碰撞事故,刹车灯故障造成追尾事故,远近光灯故障造成行驶照明不足,仪表灯故障造成驾驶员不能准备判断车辆行驶参数等。
2.3道路环境因素
道路环境是交通出行的根本条件,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要素之一。驾驶员要随时掌握自己所处的道路交通环境,并适应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确保行车安全。道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雨水冰雪等路面状况,道路等级车速限制,弯道坡道等道路线形,车流量人流量大小,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等。
3提升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交通法规学习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通过经常性的思想引导和交通法规学习,积极地、系统地使驾驶员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认知,明白手中紧握的不仅仅是方向盘,更是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增加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自觉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从而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3.2 加强安全常识教育
行车安全常识培训可以帮助汽车驾驶员养成正确的行车意识,提高驾驶员安全知识储备,使其快速掌握安全行车规律,遇有复杂道路情况或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规避风险。比如,通过雨雪湿滑路面要做到“三要”:车速要慢、车间距要大,处理情况要稳;通过复杂路口要:减速、打喇叭,注意力集中;高速爆胎严禁快打方向,车辆故障放置警示标志避免连环追尾;制动失灵可以采取降档方式停车等。
3.3落实车辆维修保养要求
当前,非专业的汽车驾驶员普遍存在会开车不懂车,不知道车辆的基本构造原理,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故障现象。必须将车辆技术状况的维护重视起来,严格按照车辆制造使用标准,落实车辆维护保养要求,确保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不得随意改变车辆载人、载货用途,认真落实出行前,出行途中,返回后的车辆检查,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故障,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重点要在日常保养上下功夫,通过现代仪器诊断、智能设备诊断等,对车辆状况技术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切实把车辆技术性能和车况摸透,提前发现故障苗头,把车辆技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禁带故障行车、带隐患行车。
结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永远存在,事故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预防。对于日趋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培养汽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和能力,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仍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贠晓,韩文涛.浅谈汽车驾驶员生理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93.
[2]姚久庆.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城市公共交通,2009(08):21-22.
[3]杨静.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失误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