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迭代,能够进行主动式测量的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输电线路工程地形复杂、跨度较长、作业环境受限、工期紧张,对机载激光数据获取精度及效率要求较高,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精度主要依赖于轨迹解算精度,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本文分析其应用于输电线路测量的优势,并对激光雷达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实践表明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精度,满足电力线路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载激光雷达;输电线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首先,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作业能够同时搭载航空摄影像机,在满足激光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还能补充影像数据; 其次,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属于主动式测量,不同于航空摄影的被动式测量,其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 最后,激光点云精度高,不会受限于地形条件。对于电力工程而言,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是开展一系列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一般电力工程所覆盖区域大多地形复杂、植被覆盖较多,而激光点云数据不受地形影响,且激光束由于其物理特性能够穿透树冠获取地面数据,因此,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中。
1 机载激光雷达的应用优势
1.1 作业条件要求低
激光雷达是主动发射激光,接收地物回波而获取地表信息,作业时间不受限制,可以全天候作业,相比于传统摄影测量对天气要求更低,作业有效时长更长。LIDAR集成POS系统,外业布设像控点数量少,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相比传统摄影测量通过立体采集地面点高程,激光点云可以多次回波穿透植被,获取地面信息,同时也可以获取树冠高程,得到树木高度。
1.2 三维量测
点云数据包括地面层,植被层,建筑物层等,能够在图上快捷进行三维量测。通过三维量测,可以估计林木高度,林木面积,优化跨越塔塔高,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塔高,同时避免林木砍伐。线路走廊的房屋可以通过三维量测,得到与线路的三维空间距离,更加合理的避让房屋及更加精确计算拆迁房屋面积,使线路经济更优。
1.3 实时获取断面图
可以迅速、高精度的获取线路路径断面图,相比传统航空摄影效率高、精度高,提高了选线定位设计效率。利用高精度点云构成的DEM,可以对选线阶段初排塔位,提取塔基地形图,结构专业在内业初判塔基合理性,在施工图阶段可以工测一部分点,结合地面点云,生成塔基地形图,节省作业时间,减少劳动强度。
2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为依托,选取该项目第13包为试验区,线路长度约86.42km,航摄长度约112km。沿线不同地形所占比例为平地14.39%,丘陵地47.05%,一般山地37.01%,高山地1.55%。在112km左右的线路段同时布设首(JZ01)、中(K-65)、尾(JZ02)共3个地面基站,以便于后期进行单基站、双基站及PPP3种IMU/GNSS解算方式的研究。其中,单基站解算采用K-65,双基站解算采用K-65及JZ02、JZ01作为备选基站。
2.2 系统构成
巡检系统主要由巡检机器人、工厂局域网、无线路由器和中控远程计算机组成。机器人用激光雷达采集周边信息透传到WiFi模块,点云数据通过无线路由器寻找中控计算机IP,将点云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软件中,待上位机后期处理。巡检机器人作为系统的执行机构,部署在现场完成日常巡检、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功能,搭载海康威视网络摄像机、思岚激光雷达、12V直流电动机、STM32F103控制板、里程计等巡检所需传感器。
2.3 点云特征
电力线属于架空对象,相对高度取决于所在地形。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导致电力线的相对高度远大于场景中其他地物高度。若地形平坦,则电力线相对高度略低于杆塔。杆塔、高大乔木和建(构)筑物等地物属于非架空对象,相对高度取决于自身高度,不受地形起伏干扰。在垂直分布方面,电力线点云在垂直空间分布多为不连续,杆塔、植被和建筑物等则反之,采用垂直连续分布系数fV表示垂直分布特征(fV的定义如式(1),其中,ΔH是单元格的相对高度;基于单元格内点的Z坐标进行欧式聚类,hi为不同类簇在Z轴上的投影长度)。
(1)
2.3 电力线识别
粒子会在不同电力线间的空隙发生移动,为避免此种粒子移动发生,粒子在重力下移动后的内力需考虑,此时,粒子将在网格中并回到初始位置。由于粒子的移动方向被限制,因此,粒子之间相互连接的弹簧两端不同高度的粒子会移动到同一水平面。如果弹簧两端的粒子都能移动,将两端的粒子沿相反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量,若弹簧一端的粒子不可移动,则移动另外一端的粒子。若弹簧两端的粒子高度相同,则粒子不发生移动。粒子移动的位移量按下式计算:
(2)
式中,d为粒子运动的位移量;b为标示符,取值为0和1,代表粒子可移动性;p0是粒子移动前的位置;pi为粒子最终位置;n为竖直方向的矢量。粒子的重复运动,可通过对参量刚度进行设置用于描述粒子重复运动的次数。整个过程如下:设置布料分辨率,将布料粒子和激光雷达点云进行水平投影,在投影面内找到布料粒子最近的激光雷达点作为粒子的对应点,用P表示,其投影前的高程为HP,代表布料能下降到的最低高度。记粒子移动中的高度为H,通过迭代计算H和HP,如果H≤HP,则将粒子移到布料能下降到的最低高度HP,并设置粒子可移动性为不可移动。通过计算可得激光点云与粒子间的高度差,如果小于设定的阈值hth,则点云为识别出的同一高度附近的电力线点,并从待处理电力线中移除,作为进一步相近高度单个电力线提取的数据源,此过程不断迭代,直到达到设定电力线的不同高度数。
2.4 EKF定位导航
模型预测控制是车辆自主导航的常用算法,多用于自动驾驶领域,此算法是基于模型做出预测并迅速决策的控制方式,其鲁棒性强,模型误差和环境干扰也能及时矫正,但计算量较大,采样周期长,不能很好解决非线性问题,不符合时变、实时应用系统的需求。EKF是解决定位导航问题的一种经典算法,应用于对非线性系统的估计,是目前机器人自主导航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状态预测、状态更新等环节。巡检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当前时刻的位置信息需要通过上一个时刻的位置信息来预测,并通过激光雷达观测当前时刻的环境信息,同步更新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如此迭代运行。
3 结束语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进行电力线路设计,只需少量的地面控制点和外业调绘工作,就能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三维坐标。设计人员可以在三维场景进行全线漫游,对地物进行三维量测分析,能够更好的避让重要地物,更合理的选择线路路径和塔位,提高全线经济指标,缩短了勘测设计周期。
参考文献:
[1] 王珂.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9):191-193.
[2] 王宏伟,吕守国,扈健,乔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下变电站施工安全保障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6):44-46.
[3] 郝蓉.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03):43-46.
[4] 葛留兵,陆大治,苏宗峰.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山区架空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8):67.
[5] 赖旭东,李咏旭,陈佩奇,杨婧如,祝勇.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现状及展望[J].地理空间信息,2017,15(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