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群众艺术馆 432000
摘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文化馆可以在线开展管理人员与受众的互动沟通,而且依托大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特殊服务,信息的高效传输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在新时期融合媒体语境中,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无论是获取方式上,还是获得信息内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也促进了受众信息素养的提升。受众在利用信息资源过程中也更具有主动性,借助开放式的网络空间,依托数字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促进受众主动去利用文化馆数字资源。本文主要就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引言
文化馆利用数字化管理,依托数字化运营模式,不仅能促进文化馆建设成效的大幅度提升,将文化馆的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还能达到实现文化馆全方位创新发展的目的。目前在文化馆运营中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弊端已经凸显,制约着文化馆的发展。如果资源管理模式不转变,仍以传统方式进行管理,资源的利用价值也就难以提升,因此文化馆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引入大数据技术,并依托数字技术促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文化馆档案的无纸化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使信息的传递效率有效提升,优化信息传递。
1文化馆数字化的特征
文化馆属于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给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相关的场所,是政府机构保障群众文化事业活动的中介机构。数字文化馆是在现代化社会中,文化事业单位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是文化馆顺应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为当代社会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做出尝试。
1.1文化活动数字化
在数字文化馆中,文化活动普遍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开展,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虚拟的空间与文化活动的现场进行融合,让群众在现有的空间中同时感受活动现场和现场以外网络空间及其他虚拟空间中的活动。文化活动的数字化打破了文化活动之间的边界感,让文化活动在不同空间融合,为群众提供多样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1.2文化资讯数字化
在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中,群众获取文化资讯的方式主要是报纸和电台,文化资讯传播途径较为狭窄,并且群众获取到的文化资讯时效性较差。然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可以使文化资讯通过自媒体、手机等途径得到传播,群众获取文化资讯的途径和种类均得到了优化和改善。文化馆的发展需要及时将各类文化活动形式的信息传播到群众手中,一旦信息受阻,活动就可能会失败,然而数字技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文化活动开展的难度。
1.3艺术欣赏数字化
文化馆中会定期展出大师、民间手艺人创作的文艺作品,这是利用示范带动的作用培养群众对于艺术的兴趣,并且熏陶群众的艺术情操。艺术欣赏的数字化指的是将这些艺术作品以网上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的形式展示在网络平台上,供群众学习和鉴赏。伴随数字手段的进步,艺术作品的展出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利用3D裸眼技术等手段可以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
2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2.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丰富、高效、便利、均等的数字化文化馆服务作为新型的文化服务方式,是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构建起来的,与文化馆传统服务相比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迫切需要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壮大数字化文化队伍。目前基层文化馆站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服务推广实施的一大难点。要实现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不能再限于艺术门类,需要引进培养一批现代型的复合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数字化业务知识培训,用继续再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2.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基层文化馆站的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让群众迅速、便捷地获取到想要的文化信息和资源,随时随地能够参与文化活动,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从以人传人的宣传方式转变为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宣传的新方式。通过引进网站平台多样化的系统软件,将文化馆现有的文化资源与创新服务融入其中,成为文化馆展示文化资源与服务的窗口。(1)利用微博微信、网上文化论坛、短信、手机APP等社交新媒体手段将一些比赛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进行,迅速提升用户访问数量增加人气,同时扩大现有网站的知名度,实现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互动,让大家可以直接了解和参加文化馆的活动。(2)利用性能优良的网络平台迅速有效地对外进行文化宣传,及时报道文化活动预告和文化活动信息简报,让群众能及时参与和获取文化活动。(3)搭建文化直播间,实现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的在线点播、网络直播。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地方乡土文化艺术创作,直播群众文化培训班课程和群众文化活动,实行互动模式,让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有“文”可读、有“艺”可享的便捷文化生活,让文化真正地深入群众,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途径和新阵地。
2.3以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指示,在群众中宣传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慎重地选择发展路线,其中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必不可少。数字文化馆建设中要以群众的需求为重要导向,从实际生活中找准切入点,打造顺应实际情况和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文化的发展,培养群众的数字文化意识。品牌活动的进行主要以数字文化馆为重要支撑,第一,可以在活动现场喷绘数字文化馆的印记,让数字文化馆的概念深入人心;第二,可以组织有关于数字文化馆的活动,比如用数字技术的方式展示国内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让群众认识和了解数字文化馆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三,在活动开展中,主持人和活动参与人可以多次提及数字文化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群众熟知数字文化馆。正如每一个地区都有其地方特色,每一个地方的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也要构建自身的文化品牌,在品牌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推广数字文化馆的基础上宣传优秀文化。
2.4加强数字文化馆网站建设
数字文化馆在群众心中占据一席之地之后就需要抓住群众的注意力,所以数字文化馆的网站建设就有了必要性。第一,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实现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给群众提供了解数字文化馆的平台。当前网络平台不断发展,各政府机关、私营企业等单位均搭建了自身的官方网站,数字文化馆的发展也不能忽视这一点。线上网站的建设不仅要在网络平台上传文化馆的相关资料等,更要在网站上宣传线下活动信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第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要整合文化资源。一方面整合文化资源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收集、整理和设计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让群众能够快速获取到想要的信息,精准定位受众群;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给群众带来亲切感,做到对当地文化的弘扬。
2.5增加互动功能
通过服务菜单化、预约定制化和供需互动化等形式,开展线上艺术培训直播课、网上群众文化活动和远程辅导。①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网上文化论坛、手机APP等社交网络平台组织、发布文化活动、文艺比赛、网络评选等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文化活动联动;②打造本地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数字化传播,在品牌文化活动过程中增设群众评价和网络投票等环节,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迅速提升用户访问数量增加人气,同时扩大现有网站的知名度;③针对文化馆的服务职能,利用数字网络途径实现预约配送、线上报名、线上活动、远程辅导、在线点播、网络直播等特色服务功能,整合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根据本地特色文化开展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并向公众开放。利用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在线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6推行新媒体服务形态
新媒体是一种互动性非常强且能将信息高效传递的平台。在互联网语境中,以其信息传递的便利性,使众多公众倾向运用该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资讯。数字文化馆要迎合公众的这一需求,尽可能地挖掘馆内文化资源,借助新媒体技术将馆内珍藏的资源进行包装设计,使本土传统文化元素作品以符合公众审美习惯的形式全方位进行展示,对满足人们的浏览需求更加有利。如果公众文化是动态类的演出资源,新媒体技术更能够将演出中的视觉冲击感凸显出来,利用数字化设备将舞台表现能力有效优化,促进舞台三维空间感的增强,也使演出内容更便于公众的理解认知。文化馆只有掌握新技术,对新元素、新思想不断地发掘,在互联网语境中尝试优化原始服务方式,对新媒体技术大胆使用,并融合多种技术服务方法,文化馆服务工作才能做好,才能加快其服务形式的转型步伐。
结束语
文化馆以服务为主,面向的是区域内广泛公众,借助互联网与整个区域的公众保持交流,不能以培训多少公众作为标准,而是要注重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活跃度。公众对文化活动的关注是要有动力的,当公众能够享受到服务时,内在动力自然推动其去关注,因此,文化工作者需要站在公众的角度去思考服务模式的构建,把做服务的过程开放化,建立与公众共同成长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谢少芳.构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新模式的探究[J].新疆艺术(汉文),2021(05):131-134.
[2]杨宗生.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J].参花(上),2021(10):127-128.
[3]魏明.互联网时代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J].百花,2021(08):78-80.
[4]史君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J].艺术家,2021(08):111-112.
[5]刘华.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重要性[J].中国文艺家,2021(03):187-188.
[6]张金亮.关于文化馆数字化用户黏度的思考[J].百花,2021(02):94-96.
[7]梁岚.关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百花,2021(01):105-107.
[8]杨进勇.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与变革[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