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研究

徐乐

丹阳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 镇江 212300

摘要:学前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理念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南(考试)》中,幼儿园与家庭和社会紧密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共同为儿童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在准备情况、影响的及时性、社会背景、关注阶段、理由和价值观方面都有不同的关注点。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入校准备是一个典型的新研究视角。如何让孩子为上学做好准备,使孩子能够在两个教育阶段之间顺利衔接,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理解孩子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着力加大幼儿才能的培养,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家长与小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们将全面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顺利过渡。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衔接视角;幼儿入学;入学准备

美国在1994年,将“所有适龄儿童都将做好入学学习的准备”列为2000年国民教育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学界此后,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空前,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中国的早期学习侧重于从幼儿到小学的过渡,这让许多人在面临入学准备倾向时感到困惑。因此,厘清相关概念及其发展背景,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的概念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全球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许多国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让幼儿“减少从童年到小学的过渡梯度,从而减轻小学入学负担”。对中国幼儿园和小学过渡的理解已经达成一致,即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一个发展过渡期(也称为过渡期)。在此期间,幼儿与小学的特点并存、幼儿特质逐渐减弱,小学特质逐渐增强。简而言之,幼儿园和小学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教育衔接,本质上是不断持续的社会、心理和身体发展。“入校准备”一词在关注幼儿联系时经常使用,但它没有科学概念,仅作为日常用语使用,与“幼小衔接”的概念混淆。当前的,入校准备概念最有影响力的定义来自吉尔伯特·R·格瑞尔德。也就是说,儿童需要从正规教育中具备各种重要特征或基础。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更详细地解释了入校准备的含义,入校准备应包括三个方面:学校准备、儿童准备、家庭和社区支持。语言发展、一般知识基础、学习态度、认知发展是决定孩子能否成功进入学校的重要标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儿童预备入校理论是当前儿童环境研究和预备学校研究的支柱理论,是儿童环境友好型学校预备环境。

二、幼儿园入学准备存在问题

《纲要》指出,要把幼儿园和小学联系起来,但入校准备一直被视为幼儿园的工作,甚至是大班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孩子们只专注于小学准备,幼儿园衔接工作存在片面、单向、肤浅的问题。事实上,可以说,进入小学的整个学习和成长过程,从入园之时或之前,或入小学前,就已经开始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渗透他们是教育的延续性原则。目前,大多数孩子个性强,自理能力弱。进入小学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孩子逐渐从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悉心照料转变为独立完成相应的学习和生活任务。幼儿园的趣味游戏被正式的学习所取代,必须在学校完成功课并在放学后参加各种课程。当年幼小的孩子们离开熟悉的幼儿园,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新的老师、新的教室、新的同学和朋友,他们不仅好奇,还有紧张和焦虑,学习这项任务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不适。

三、提升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主动衔接,幼儿逐步适应

小学需要带头向幼儿园老师学习孩子的身心发展,掌握孩子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幼儿园老师为小学老师提供完整准确的大班孩子学习生活的具体条件,相互交流,为孩子上学做好充分准备。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支持下达到最好的状态。同时,设置向幼儿园过渡期,从教育内容上努力提高幼儿园的兴趣和关注度,在日常管理中,幼儿园的管理形式将逐步转向标准和要求。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能逐渐适应。例如,在上学一个月之内,孩子也像幼儿园一样管理,他们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应该尽可能与大班的时间相匹配。

(二)鼓励幼儿自主发展,幼小协同培养习惯

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告诉人们,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实现来体现价值。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完成相关任务来体验成功的喜悦。父母不能什么都做,因为孩子在尝试中犯了错误,孩子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感受成长带来的回报和好处,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也有益于孩子的生活。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了解文明,要有礼貌,认真听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话,在困难中帮助别人。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帮助家长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创造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体验和感受的情境,学习不仅在学校完成,还需要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所以首先确立了幼儿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入园开始,了解游戏、用餐等各种联系,尤其是生活中的紧急情况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行为习惯。同时,小学需要与幼儿园合作,进一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结合节日主题,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趣味活动中放松身心,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结合“母亲节”和“父亲节”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通过“国庆”培养对祖国的热爱,通过“劳动节”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小学教师还需要鼓励孩子,使他们建立自信,将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慧玲. 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家园合作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

[2]但菲,昌兴茹.终身教育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的“思”与“行”[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38(02):43-47.DOI:10.13972/j.cnki.cn21-1500/g4.2021.02.010.

[3]沈南. 儿童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观及成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