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振颍幼儿园枫林分园 236000
摘要:孩子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其中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从幼儿出生开始,对他们的成长教育就已经缓缓拉开帷幕,家长和老师作为监护人有责任有义务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为孩子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所有幼儿都要经历从幼儿园迈向小学校园的过程,因此做好幼小衔接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任务。伴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教育的性质似乎发生了改变,如何在既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又能让他们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需要不断深思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现阶段双减背景下家园如何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展开分析。
引言:当代社会愈发提倡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和课外学习负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低龄幼儿还有低年级学生来讲,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予有效的指导,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知识水平,还能在快乐的体验中培养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促进他们的个体成长和进步。基于这种背景下,进行幼小衔接,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齐心协力,一起为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一、明确幼小衔接内容
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之前,首先必须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很多家长由于现实原因没能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缺少沟通,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少,时常将他们托付给幼儿园便撒手不管,可以说很多家长根本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在幼儿成长和发育阶段,家长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不光是幼儿强大的后盾,同时也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领路人,只有产生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完成好幼小衔接工作。其次,就是明确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内容。所谓幼小衔接,简单来说采用有效方法帮助幼儿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让他们走出幼儿园环境 尽快适应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接触新的事物。有的幼儿到了崭新的环境之后,面对陌生的人和事,一时难以适应,影响他们的情绪,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等现象。对此,教师和家长就要了解他们出现类似情绪的原因,像有的幼儿是因为交际能力不强,不擅长与人交往,来到新的班级接触新的同学,与大家交流的少,无法结识新的伙伴,因此变得孤独,落寞,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很大,还会影响他们正常学习[1]。还有一些幼儿是因为在幼儿园时每天都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做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游戏,还能观看动画片或者其它视频,体验感很好,而升入小学之后,便再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每天都要学习大量的知识,还要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下子适应不了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从实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出发,考虑采取何种方法使他们尽快适应崭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了解幼小衔接工作所包含的内容[2]。
二、采取科学有效策略
家长和幼儿园都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双方要构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及时与对方交流和探讨指导对策。首先,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加亲自活动,一边,既创造了沟通的条件,达到交流和互动的目的,又能让家长了解什么是幼小衔接,以及幼小衔接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再就是,通过亲自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让幼儿倍感关怀。活动上,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做游戏,游戏的设计有一定技巧,要在其中渗透教育元素。比如可以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升学第一天,按照小学流程来进行情境表演,让他们提前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这样就能事先接触小学环境还有各个方面,对小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法尽快适应小学环境,就是因为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然而并不能永远在他人的庇护下长大,始终要离开家长和老师的怀抱,因此,一定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教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跟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产生自信,具备不服输不放弃精神,以及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的意志力,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把握好中间的度。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价值,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全面的了解自己。双减背景下,锻炼孩子身心素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十分主要,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优秀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平时家长和老师要多多关注他们的思维水平,幼儿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和小组合作来开启他们的智慧,启迪他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之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思维决定意识,保证他们学习过程的有效性[3]。
结束语:幼儿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发生转换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家长和老师同样肩负着教育的义务,对此,开展家园合作,共同参与并指导幼儿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时期的过渡,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2021.3.30
[2]葛玲倩.基于“零起点”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9.
[3]朱丹丹.培智学校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