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2

专项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分析

余书平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

【摘要】目的观察ICU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后对其凝血功能、炎性指标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入选研究的患者样本数目为62例,第一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最后一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12月,分组处理的方法为随机法,31例为对照组的患者数量,常规护理措施为其应用方案,31例为观察组的患者数量,其应用方案则为专项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凝血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指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结论 ICU患者采用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后,自身的炎症及凝血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炎性指标;专项护理

    ICU患者的病情多为危重症,需要长期卧床治疗,但长期的卧床休息会影响患者全身多个系统的循环,血液流速变慢,下肢静脉血回心速度较缓,比较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2]。本文就专项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患者后对其凝血功能、炎症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为本次医学研究的病患数量,患者入选的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1年12月。医护工作者以随机法对样本进行划分组别,对照组样本数量为31例,其余31例则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女性患者数量=19/12,样本中年龄的单位为岁,最小值、最大值及均值分别为45、77、(60.35±1.28);

观察组:男性患者数量/女性患者数量=18/13,样本中年龄的单位为岁,最小值、最大值及均值分别为46、76、(60.42±1.45)。

将上述信息录入SPSS26.0软件中,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平衡。

1.2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的既定方案,以下为详实方案流程:给予患者病情观测、生命体征监测及按时给予患者服药等护理措施;

专项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的既定方案,以下为详实方案流程:①组建专项护理干预小组,选拔业务能力强且理论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入选小组,且组间不定期学习ICU专项护理知识,培训后通过考核者方可在临床一线工作;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饮食,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力水平;③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情况,动态调整患者的每日所需服药剂量,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切忌有所好转后不遵医嘱服药;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告知医生,根据不良反应给予患者对症药物;⑤生活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下肢静脉血回心速度较慢。护理人员每日用专业手法给予患者按摩推拿,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防止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足量饮水,增加患者血容量;⑥运动护理:患者可以适量活动后,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卧床适量运动,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下肢、足踝关节的内收、外展以及屈伸等功能性锻炼,每日定期进行一定时间的运动锻炼,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后,可以指导患者扶墙慢走、四肢拉伸、保健操以及太极拳等康复锻炼,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及全身血液的循环。

1.3观察指标

1.3.1凝血功能指标。抽取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5mL清晨外周静脉血,使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

1.3.2炎性因子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的范畴,在医学统计学中以()对其进行表示,再通过t检验对比,若通过SPSS 26.0软件分析得出的结果为p<0.05,则说明数据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2.结果

2.1凝血功能指标

在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的对比中,观察组占据着较为显著的优势(p<0.05)。

数据和对比结果以表1为准。

表1凝血功能指标(

组别

TT(s)

PT(s)

APTT(s)

D-D(µg/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1)

14.15±0.35

16.28±0.27

9.83±0.89

12.19±0.32

23.37±1.75

28.69±2.08

713.54±183.57

597.65±62.58

观察组(n=31)

14.12±0.36

17.06±0.29

9.81±0.86

13.04±0.31

23.34±1.73

32.96±2.27

713.48±183.86

453.71±58.29

t

0.333

10.960

0.090

10.622

0.068

7.722

0.001

9.371

P

0.741

0.000

0.929

0.000

0.946

0.000

0.999

0.000

2.2炎性因子指标

在护理后炎性因子指标的对比中,观察组占据着较为显著的优势(p<0.05)。

数据和对比结果以表2为准。

表2炎性因子指标(

组别

IL-6(pg/mL)

IL-1β(ng/mL)

TNF-α(pg/m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1)

125.37±11.86

73.63±9.78

4.78±1.32

2.73±0.95

76.39±7.52

59.74±5.83

观察组(n=31)

125.41±11.83

58.39±8.51

4.81±1.34

2.14±0.93

76.45±7.65

52.39±5.14

t

0.013

6.545

0.089

2.471

0.031

5.265

P

0.989

0.000

0.930

0.016

0.975

0.000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ICU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疾病的恢复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3]。常规的护理有一定效果,但是所需时间较长,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4]。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及凝血功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5]

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动态观测患者的症状及相关指标,及时与医生沟通,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观察组的炎症指标较优。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下肢定期的专业推拿按摩,有利于加快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鼓励患者每日足量饮水,提升患者血容量,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因此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较好。

综上所述,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炎症及凝血功能水平,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施道明,周云,沈超,等.免疫炎性指标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1,7(1):47-51.

[2]陆雷雷,徐玉兰,范海波,等.专项护理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6):1061-1062,1064.

[3]姚丹.医护一体化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1):1559-1560.

[4]宋吉官,迟天航,石俊,等.气压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7):775-777.

[5]张春梅,冉宇,孙贺元,等.术后ICU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凝血功能与CRP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2):26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