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失眠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失眠临床观察

任红梅  ,杨丽珠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遂宁6292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观察组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和随访1个月后的PSQI评分和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失眠临床观察

引言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主要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迁延不治发展而来。尿毒症是CRF发展的晚期结果,此期患者可出现代谢紊乱以及各大系统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患者寿命,但不良反应较多,花费较大,且需反复进行。

1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37~58岁,平均(47.23±5.48)岁;入睡困难34例、早醒8例,彻夜难眠16例,其他2例,病程(4.2±1.2)年。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6~61岁,平均(46.92±5.31)岁;入睡困难者32例、早醒者10例,彻夜难眠者15例,其他3例;病程(4.3±1.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eGFR<30mL/(min·1.73m2),超过3个月。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辨证为肾虚血弱,心肾失济证。主症为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易激怒、心悸盗汗,舌红少津。睡眠障碍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维持困难,每周失眠体验感超过3次,且明显诱发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失眠;②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③血液透析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透析前已有失眠疾病史;③心肝功能严重受损;④恶性肿瘤;⑤难以配合完成研究;⑥非肾虚血弱,心肾失济证。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规律进行血液透析2~3次,根据情况控制血压、血糖和电解质,适当补充铁剂改善贫血。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2mg,睡前服用,日1次。观察组用中药配方颗粒,药用醋五味子10g,炒酸枣仁10g,制远志10g,当归10g。日1剂,加水50mL冲服,1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价睡眠质量。共有7个因子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每个因子0~3分,总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共7个因子,每个因子0~4分,总分越高说明失眠程度越严重。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

4 临床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已有文献。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正常或在6 h以上,易醒、多梦、睡眠不深(睡眠质量)消失。显效:睡眠时间延长3 h以上,睡眠时间4~6h,易醒、 多梦、睡眠不深(睡眠质量)偶尔。有效:睡眠时间延长2 h以上,易醒、多梦、睡眠不深(睡眠质量)改善。无效:睡眠、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中医学认为,CRF属于“水肿、虚劳”等范畴,是由于脾肾阴阳衰疲,气虚不化,湿浊毒邪在体内积聚而致,即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之后,可引起水湿、瘀血等。临床治疗CRF,主要以减少毒素产生及促进毒素排出为主。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手段,可将血液中毒素、代谢产物等物质通过与透析液的交换对流等方式排出,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但中医解释则有血液透析可使精气亏损,产生气虚,而且“津血同源”,随着透析中水分的流失,“气随津脱”,易加重“气虚”。中药组方中的茯苓、黄芪可益气活血、利湿通腑,能够降低肾间质中NF-KB以及TGF-β1的表达水平,可抑制肾脏间质纤维化,阻断肾小球硬化,减慢CRF的发展和恶化。相对于单一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联合中药组方治疗更加安全可靠,且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皮肤瘙痒、贫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cr和BUN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组方配合血液透析治疗CRF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微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结语

据统计,我国CRF患病率高达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HD是当前临床治疗CRF的主要手段,可通过弥散原理有效清除机体小分子毒素及部分中分子毒素,但对大分子毒素、炎症介质及脂溶性毒素的过滤能力较差,长期应用可诱发严重心血管疾病,且大量大分子毒物积聚于体内,还会导致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加重疾病。中医学将CRF归属于“肾劳、水肿”等范畴,主要由肾病日久,致使脏腑功能紊乱,脾肾亏虚,脾胃不和,正气不足,瘀血、湿毒内蕴,发为本病。故治疗CRF应以健脾益肾、通腑泄浊为基本原则。综上所述,在CRF患者中应用中药灌肠联合HD治疗效果较佳,肾功能明显改善,炎症反应得以减轻,且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CRF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可引起多种炎症相关并发症,加重疾病发展。TNF-α参与CRF整个炎症反应过程,可促进IL-6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CRP为急性反应期蛋白,由IL-6调节,其水平越高,机体创伤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RP、IL-6、TNF-α及BUN、Cr水平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这表明CRF患者应用中药灌肠联合HD治疗效果较佳,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且安全可靠。本研究采用通腑泄浊汤灌肠治疗,方中茯苓健脾补肾、利水消肿;黄芪补气利水;竹茹利水消肿、补气固表;大黄通腑降浊;丹参活血通脉;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桃仁润肠通便、活血祛瘀;枳壳行滞消胀、理气宽中。诸药共奏健脾益肾、通腑泄浊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黄可抑制肠道吸收毒素及肾小球硬化,延缓CRF进展;黄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且具有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丹参能够对肾素释放进行抑制,延缓肾脏细胞死亡。中药灌肠利用肠道吸收中药有效成分,可增强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郭爱萍,刘同学.中药组方配合血液透析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2021,20(s1):389

[2]李莲花,王立范,于卓,等.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17(12):77-78

[3]于小勇,赵亚峰.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21,33(2):194-196

[4]张丽香,孔薇,郑艳辉,等.中药结肠透析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进展[J].河北中医,2021,35(2):304-306

[5]孔昕,王景梅,智霞,等.血液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20例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33(5):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