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管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不同血管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张玉

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管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接收的50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区域穿刺方法,观察组应用扣眼穿刺法。穿刺结束后,对比两组穿刺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较高,且并发症概率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中,必然要经过穿刺方式,但是不同穿刺方法有差异,应用扣眼穿刺法的效果更加,提高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概率,临床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管穿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

目前在临床中,血液透析是比较普遍的肾脏取代方法,尤其是在慢性肾衰竭等终末期肾病治疗应用率更高。血液透析患者应建设血管通路,采取体外血液循环方式,而目前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比较常见的血管通路方式,所以这也是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性措施。动静脉内瘘的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以长时间使用[1]。但是针对于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来说,每一年都需要穿刺300次,一旦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渗血等不良反应,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因此,要加强内瘘穿刺方法的研究,才能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因此,本文选择我院接收的5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研究,了解不同血管穿刺方法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接收的50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9—81岁,透析时间6--80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79岁,透析时间3—82个月。经过基本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无任何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本次选取的患者全部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应用常规穿刺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处理,选取合适的位置上穿刺;穿刺位置与内瘘口的距离在3cm以上,且从穿刺部位上方进行不定点穿刺,每次穿刺间距超过1cm。

观察组应用扣眼穿刺法穿刺,在第一次穿刺操作之前,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瘘管长度与侧支血管,并在规定部位上进行静脉穿刺,进针按照25°~30°刺入,与血管紧密贴合后刺入,在发现回血后能够缓慢推入,并在患者穿刺位置覆盖胶布,并做好无菌处理。动、静脉穿刺部位应保持5cm左右距离,并采取相同方法固定。在后续穿刺操作中,都遵循上述的方法进行,将穿刺通道形成扣眼。在后续穿刺前,先将扣眼结痂清理,再通过定针沿着通道缓慢插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效果,并统计两组并发症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用[n(%)]表示,用X2检验,当P<0.05说明有统计差别。

2.结果

2.1统计两组一次穿刺效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渗血、血肿概率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一次穿刺成功

渗血

血肿

观察组

25

24(96.00)

1(4.00)

1(4.00)

对照组

25

25(100.00)

6(24.00)

7(28.00)

X2

3.205

8.335

10.208

P

0.1

0.001

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概率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

组别

例数

内瘘狭窄闭塞

动脉瘤

血栓

内瘘感染

并发症

观察组

25

2

1

1

0

4(16.00)

对照组

25

3

3

3

1

10(40.00)

X2

4.291

P

0.000

3.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建立静脉通路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对于保障透析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动静脉瘘是保持血液透析效果的重要通路之一,可以促进透析效果的提升。但是动静脉瘘在使用的环节,会存在反复穿刺的情况,患者极易出现闭塞、动脉瘤、血栓等并发症,引发感染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问题,对提高透析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3]。当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区域穿刺、扣眼穿刺、绳梯穿刺等,无论是选择哪种穿刺的方法,都要加强穿刺环节的控制,以保证穿刺效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活动开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了解到,观察组的扣眼穿刺方法与对照组的常规穿刺方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无差异(P>0.05),而在渗血、血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都比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有统计差异(P<0.05)。这与某些研究结果的结论是一致的。在有研究学者的临床实践中[4],发现应用扣眼穿刺法能够有效的消除血肿、渗血等不良反应,但是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比较高,所以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掌握穿刺技术,才能更好的胜任该工作,以提高穿刺水平,为血液透析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5]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治疗中,合理选择穿刺方法,并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确保血液透析顺利实施,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医疗水平提升奠定基础,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海英.血管穿刺图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20,25(05):382-384.

[2]李红熳,肖龙.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穿刺示意图的设计与应用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01):149-152.

[3]徐浩.不同血管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6,36(04):465-466.

[4]陈淇,童兴野,胡筠,李伟,谢利,王杭.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比较[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02):110-113.

[5]戴琳峰,唐莹,邬碧波,刘瑾瑾,李勤.两种血管穿刺法对透析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0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