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学   发展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以评促学   发展量感

徐曦霞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务必要以科学态度落实每一个细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简单叙述量感基础概念与课堂学习评价基本原则,并提供促进学生量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策略,旨在为更多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我国教育行业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量感  课堂学习评价  

量感,是学生对事物时间、速度、尺寸、重量等的感性认识,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感受。量感的形成需经历反复实践操作和不断对比调整的过程,从标准量的建立开始,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感受标准量的大小,通过标准量的累加,借助推理和想象,完成复杂量的感知,从而形成量感。量感的发展离不开课堂学习评价,对照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价、经历学习过程的同伴评价、多种感官参与的多元评价都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

一、巧用差异性评价推进量感 

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存在差异,导致学生量感层次不同。使用统一评价标准,会忽略学生个体差异,不利于班级的整体成长。教师要通过差异性评价,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量感学习条件,让学生逐步成长[1]。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的《千克、克、吨》,一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或生活中,大概理解重量概念,会使用大米、水等常见方法表示1吨。另一部分学生则对重量缺少直观的认识,无法大致形容1吨重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1吨拆解为更小的单位,例如1千克,10千克,让学生找到可以描述的事物,形成最基础的概念。再用1000个1千克或100个10千克,让事物和问题产生联系,从而让学生的量感得到有效提升。如果是最先形容出1吨概念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用其他事物代表1吨,强化量感。利用差异性评价,让量感较差的学生达到标准水平,让量感较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提升学生群体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妙用延时性评价提升量感  

虽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提供学习评价,能够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但是对于一部分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延迟性评价方式,从动态发展视角分析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强化量感。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的《测量》,学生在简单学习铅笔测量方法后,会不自觉将厘米概念套用在其他事物上,会出现一棵大树高10厘米的错误。面对这种错误,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学生,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身高,大概了解自己和铅笔的差异,再带着学生走到大树旁,了解学生和大树的差异。这个时候再强化“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形容超过自己身高的事物可以用米,用一棵大树高10米的方法,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可以真实了解到米、厘米之间的差异,认识到铅笔、自己看、大树的区别,从而达到强化量感效果[2]

如果学生在经过指导后,依旧无法理解量感问题,仍然有一些疑惑无法解决,教师就不能等到学生完全弄清楚,再提供延迟性评价,而是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继续研究的动力。同时,教师可以选择换一种指导方法,或是将当天学习任务推迟到明后天,让学生自行消化问题,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不断跟随教师的指导,强化学生的量感感知能力。

三、善用多元化评价内化量感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果仅仅是以相同的评价方法、不变的评价模式,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敷衍态度[3]。特别是小学生心思敏感程度要超过成年人,会额外关注其他人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的评价也会对学生未来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不耐烦、敷衍,会反思自己是否做错,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让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量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中,许多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内在关系可能理解不到位,无法掌握三种基础图形的关联性。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提供合适的评价。比如“长方形就是正方形加上两条边”、“平行四边形就是压扁了长方形”、“正方形增加边长,压扁,就会获得平行四边形”等。这种简单的语言会让学生更直观看明白三种基础图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灵活掌握本节课理论内容,培养学生量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拥有这种学习积极性后,会对量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面对问题时会主动调动已学习的内容,以已知内容解决未知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虽然学生量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群体学习情况、教学进度,合理调整评价策略细节内容,让其更贴近学生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量感学习效果。希望通过抛砖引玉,更多同仁反思回顾教学实践,整理出更适合自己的评价策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少鲁.辨析式学习的课堂评价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7):55-57.

[2]张文彬.浅谈中职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33):57-58.

[3]初向伦.“三纵三横一框架”自主学习型课堂评价策略——基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现代教育,2020(06):21-23.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FJJKZX21-541《基于学生量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