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信宜市幼儿园 广东省 525300
摘要:曾有教育家认为幼小衔接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要比中考、高考的转变都要巨大。如果“幼小”衔接得不够好,往往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各种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国家教育部特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让家园校形成合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以及社会技能、交往等,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科学;有效;幼小衔接;适应
近段时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在规范学前教育的同时,给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而在当今社会上,幼小衔接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断层,认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形成了一种断层,这种断层不利于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二是简单适用,认为幼小衔接只是一种儿童的被动适应,没有将幼小衔接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有价值的发展经历。那么,幼小衔接该从哪些方面做准备呢?此次指导意见中,幼小衔接不再被狭义的看成两个教育阶段的断层跨越问题,而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重要发展期。
一、幼小衔接的误区
在当下,很多家长会就着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将孩子送到学前班、辅导班去学小学拼音、汉字,认为孩子会认多一点汉字、会读拼音、会做20以内的计算就是做好了幼小衔接的工作;或者总觉得时间过了两个月后孩子长大一点就能放下玩具、背起书包按时上学去;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和家长、小学没关系。其实,幼小衔接是一项群体合力的工作,只有孩子、家长、幼儿园、小学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
二、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过渡阶段,不但涉及知识体系的衔接,还涉及了外部教育环境与内部思想教育的整体性的衔接。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幼儿园、小学、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清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因为此阶段的教育不仅影响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成长情况和学习状态,更影响到孩子去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会对孩子在今后的学习阶段中的社会交际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提升孩子综合素养,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和节奏的重要教育工作。从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涵盖范围广泛,涉及的人群多,结构复杂,任务繁重,社会影响力大,而且还涉及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互动,教师要从孩子的心理、生理、认知以及思维等多个要素进行探究,设计符合孩子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三、坚持以儿童为本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如果违背他们的身心规律和学习方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损害孩子对未来的一种兴趣、探究以及好奇的动力,会影响他们终身的发展。我们成人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方式,让孩子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他们终身受益的经验。因为《指导意见》中指出: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要去小学化,不能拔苗助长,衔接与过渡必须遵循孩子发展的年龄特点。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四、科学推进双向衔接
双向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一方的事情,幼儿园要做好孩子入学的准备教育,小学要做好孩子入学的适应教育,双方共同努力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指导意见》中指出: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一)幼儿园应多形式做好入小学的准备教育工作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在教育要求上、生活制度上存在很多的差异,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以游戏活动为基本的,所以很多纪律上的要求规范还是非常少的,小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上会有很多纪律上的要求,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对孩子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幼儿园可以把小学老师请到幼儿园来,让孩子感受上课的节奏;或者带孩子到小学去参观,了解小学的课堂,感受小学生他们上课的氛围,和小学生、小学老师一起互动;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小学的厕所,认识与幼儿园的厕所有什么不同,距离有多远;让他们听上课的铃声,做课间十分钟的准备等等。
另外,幼儿园要给孩子开展一些有关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如:《我要上小学》、《我会整理小书包》,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活动的时间。教师要鼓励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情,要关注孩子同伴之间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遵守群体生活规则的意识,学会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也可以给孩子拍一些有意义的毕业照,可以是集体的或者小组的,还可以进行“毕业典礼”、“晨间小小广播员”、“自我介绍”等活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孩子做好幼升小的心理准备。
《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入学准备绝不仅仅是为入小学做准备,更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做准备。
(二)小学应配合做好入学的适应教育工作
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课前要精心地备课,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案,课堂上坚持零起点教学,全面地面向每一个孩子进行施教。其次,小学不能进行入学测试,更不可以依据成绩来分班。要减少呆板式的上课,增加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方式,包括小组和个人的多种活动形式,减少孩子学习的负担,同时要安排3--4周的过渡期,上课时间要慢慢延长,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课堂上要重视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减少单调的机械练习。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还要考虑到身心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孩子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在衔接时段,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需要相互交叉,与此同时,要逐渐减弱幼儿阶段的特点,增强小学阶段的特性。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让教育适应孩子的发展。
五、家长的大力配合促进幼小衔接工作
对于幼小衔接,家长不必过分紧张,也不能放任不管,家长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调整孩子的体力,调整好作息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在孩子的自控能力、倾听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简单的书写能力等方面做长效的培养。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首先,家长多陪伴孩子能促进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多鼓励孩子进行一些桌面的游戏,如吃饭是要在这个桌子上完成的,画画是在这个桌子上完成的,阅读也是在这个桌子上完成的,妈妈或者爸爸可以坐在旁边作适当的引导,这样就会形成孩子一到桌面,就会得到要认真完成一件事的感觉,让他在大脑中建立这样一个链接。桌面训练可以让孩子学会专注,能让孩子坚持不低于20分钟的训练,会对他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多阅读、多识字。因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识字要从生活入手,从兴趣入手。家长要有一定的意识,带孩子出去做任何游戏,如进公园、去商店、看电影等,都不是只低头去看手机,而是带着孩子随见随学,还可以想象代表什么意思,猜猜图片的内容,让孩子对认字充满好奇,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好的学习品质强调的不是孩子学习什么知识,而是强调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学习,它是孩子入学准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孩子有没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没有主动性,有没有坚持和专注,能不能带着想象和思维去学习等等。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曾说:没有人天生就会自己做事,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学会的。家长尽量不包办替代,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文具、整理书包,懂得进行分类整理好,并且要定时收拾,与时间、任务挂钩,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因为学校生活是一个有序、有规则的集体生活。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标准,要让他学会自己背书包上学,每天上床之前要把明天穿的衣服、书本、文具、水杯等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并要求他进行检查,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好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让孩子受益终生。
其次,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调整作息时间,协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要求。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才能精力充沛。
再次,培养孩子运动能力的训练。运动并不是无目的地玩耍,孩子的运动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如骑自行车、打球等,能提高孩子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对孩子进入小学后适应小学生活更有帮助。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例如跟同龄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在这样的交往过程当中,孩子会积累一些经验,如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小问题,或者遭遇一些困难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或比如说我们创造一些延迟满足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耐心,在与同伴相处中学会等待;还可以创造一些让孩子适度受挫的机会,让他学会如何去调适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包容别人。这样的锻炼融入到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他进入小学之后就能够更好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四)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焦虑心态
对于幼小衔接,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只要配合学校老师,形成家园校共育,相信孩子可以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是会感染的,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生活,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说话的场合,让孩子以美好的心情期待每一天,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之下,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六、结语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小学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幼儿园应该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积极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小学也要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家长的极力配合,大家共同合力,孩子就能顺利过渡。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适应是一个过程,允许孩子入学有个过渡的适应过程,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走向明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2021年3月30日
[2]《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学术期刊《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年5期
[3] 《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方法及途径》学术期刊《读与算(教研版)》2014年6期
[4]《强化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措施》学术期刊《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年5期
[5]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名言
[6] 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的名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