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

林如秀

440882199208112337

  摘要: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中若能应用景观生态思维,可推动城市规划设计的绿色发展,故而应予以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景观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设计原则,并通过设计绿色开放空间、构建绿色路面景观、均衡建设绿色建筑、合理设计街区规格等路径,以此改善城市规划设计现状,达到最优化生态保护效果。

关键词:景观生态思维;绿色街区城市;城市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思维实则指的是依托自然效应,融合绿色发展元素,实现城市街区的绿色设计,便于在环保基础上打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生态环境。对此,城市规划设计者,需围绕街区设计要素,充分考虑当前街区周边环境是否具备互动因子,由此制定出更符合城市生态化文明建设要求的规划,协调街区与环境关系。

一、景观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设计原则

        景观生态思维是以景观生态学为根本形成的一种设计理念,它主要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景观空间布局的合理设计,以及景观丰富度保护,促使街区不但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展现出街区景观多层次价值,在人与自然发展中创造一个协调的相处关系,避免在城市规划中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化,我国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也开始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进。

        其中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中,需要秉承着下列三项原则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第一,广泛性,在街区设计中,除了需要针对街区所在道路进行绿色设计外,对于周边的建筑物、街区景观,都需要做到高效利用,这样方可保证建成后的绿色街区具备生态价值,为街区生态安全的维护给予保障;第二,均衡性,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环节,设计者需要综合考量环境因素同城市规划的关联性,并立足于街区环境现状与建筑结构特征、景观分布规律,给出可行性设计规划,由此促进绿色城市中街区景观的均衡化建设;第三,技术性,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中,既要在街区空间内建设绿色建筑、布置绿色景观,又要善于运用多种绿色节能技术,提高设计水准,最终贴近城市绿色发展目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路径

(一)设计绿色开放空间

        城市规划设计者在对街区进行设计时,还可在绿色开放空间处融入景观生态思维,以此达到净化公共环境的目的,其中绿色街区的绿色开放空间层级,与绿色建筑以及街道慢行系统等多个层级,都需要从生活、游憩、生态环境三个层面上提出设计规划,这样才能打造全面的绿色发展格局,为城市功能的更替带来新的思路。绿色街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占据着关键性作用,而开放空间作为集聚性较强的场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始终展现出景观生态学价值,设计者可从街区广场(公园)等开放性场所的设计方向予以深究。一方面,对于外来人员,要想深度了解城市街区绿化程度,则需要先行从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成果上,观察其绿化覆盖率以及植物景观分布均衡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评定城市街区绿色发展水平。植物景观作为景观生态思维的重要展现,它能对开放空间的环境产生净化作用。另一方面,经由街区中各种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还可充分体现出植物丰富度,有利于维护植物多样性[1]

        此外,设计者在对街区公园或街区广场实施景观设计时,还可联合景观造型技术,对其植物的外观进行美化,便于在顺应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也能为街区开放空间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指明方向,其中于开放空间设置的植物景观,并没有单纯将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花丛、草丛,而是将其以地毯式、螺旋状设计成各种精美的造型,便于设计后的街区开放空间,无论从轴线、侧面图还是空间布局上,都契合景观生态设计目标。为了进一步体现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还需在街区公园区域摆放各种休憩设施,如休闲椅、景观凳等,而且在植物选取上也需以本土植物为主,以乔木+灌木种植形式,以此增加街区开放空间的生态性。

(二)构建绿色路面景观

        在绿色街区设计中还包含街区街道景观,其中在路面景观设计环节,设计者除了需要选择绿色铺装材料外,还可融入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在与景观生态思维相互对应时,可充分发挥出街区街道功能。其一,设计者可在街区街道的路面上设计雨水花园,提高雨水的回收率,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包括将净化后的水源作为灌溉水,用在植物景观中。所谓的雨水花园,是从溢流管以及蓄水层中,可对自然降雨进行汲取吸收,之后经过砂石、砾石等石层的过滤,能够形成高洁净度的回收水,既能直接进入地表转化为可用水源,又可将其连接到街道植物景观中,以供植物实现着装生长;其二,参照景观生态思维,还可从节能视角上控制电能消耗量,既可以直接运用雨水花园、植物沟槽等形式摆脱以往雨水回收泵的电力束缚,又可以消除径流污染,便于建成后的绿色街道更具生态价值。设计者还需善于借助先进的雨水回收技术,以科技体现街道路面景观生态美感。例如根据降雨量液位的控制自行控制排放量,在智能化管理技术下,妥善的解决雨水回收池外溢问题,并对雨水进行差异性输送,最大化利用雨水,节省对地表水的依赖,防止雨水白白浪费,故而街道雨水花园设计具备突出价值。

(三)均衡建设绿色建筑

        绿色街区规划设计还需在城市规划中,以绿色建筑作为设计背景,尽量在街区周边建设绿色建筑。作为绿色街区的标志性建筑,其是否具备绿色生态价值,将直接影响街区绿化水平。所以,设计者还需在街区规划中,注重街道、植物景观、街区广场与建筑物的匹配度。

        关于绿色建筑的均衡建设,具体可从建筑环境、建筑布局两个层面上行进行分析。设计者对于建筑环境的设计,可细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类型的环境。对于室内环境,应以自然光、自然风作为建筑根本,减少对空调系统、暖通装置的依赖,以室外优美环境映衬室内环境。至于室内建筑材质,则以陶粒空心砖以及中空玻璃、混凝土砌块等绿色建材为首选。至于室外环境,需多种植绿植,以南北通透的布局为主,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率。

        正如北京鸟巢、首都国际机场、陕北窑洞、北京四合院等,这些建筑均属于绿色建筑,在街区设计中可参照设计经验,于绿色街区处对周边建筑进行改造,最终建成具备地域文化结合绿色设计的建筑物[2]。

(四)合理设计街区规格

        街区设计还需注重规格设计合理性,街区空间往往有限,要想更全面的展现出景观生态思维特征,在设计建筑物、街道、植物景观、街区花园时,需对每一项设计模块的尺寸进行科学测量。结合相关设计成果,对于绿色街区最适宜的规格,即设计为四方型结构,以400m作为最优长度,既能构建协调的环境空间,又能保持街区交通顺畅,街道舒适出行。此外,在街道设计上,还可将街道路面的宽度与高度比值设计为1:1,而绿色建筑物也可参照此标准进行设计。街道作为公共开放空间,虽然它的宽度较大时,能够满足大规模通行需求,但不利于维持空间密集性,而且还会造成空间损耗,相比之下,1:1能够在合理利用空间之上增加舒适度,良好的诠释生态性。

结论:综上所述,城市规划设计者若能在街区城市设计环节,充分融入景观生态思维,既能提高街区设计美观度,又能保证街区建筑结构、环境景观形成协调关系。对此,理应从绿色开放空间、绿色路面景观、绿色建筑建设、街区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促使设计后的街区具备生态环保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蕾.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J].明日风尚,2021(07):98-99.

[2]马尚敏.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19(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