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41
【摘要】目的 为确定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分析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中选择本次的研究病例,共70例,均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入院。其中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3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增加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35例病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在斑块的厚度与面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上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斑块的厚度与面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上,研究组的相关指标数据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是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梗塞;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塞的主要病因,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可直接产生威胁,其治疗方式的研究也一直是临床上的关注重点[1]。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比较多见,前种药物以改善血脂为主,后种药物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两者的作用有所不同。为增强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逐渐出现了将该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手段,我院才采取该治疗方式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中选择本次的研究病例,共70例,均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入院。其中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增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35例病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患者的男女之比上分别是19:16与18:17;平均年龄分别是(62.37±8.81)岁与(63.09±8.75)岁。将两组患者之间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两组病例的治疗中均使用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75mg/次。研究组病例的治疗中另外增加了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使用最初的剂量为10mg/次,每天服用1次;后续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剂量调整,但每天的最大剂量限定在80mg以内。两组的病例均接受了连续2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斑块的厚度与面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上的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表示;并分别采用t和(x2)进行检验。当所得到的P值不足0.05时,表明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在斑块的厚度与面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68±0.11)与(0.82±0.21)mm、(1.05±0.29)与(1.23±0.32)mm2、(42.88±4.06)与(45.95±4.76)%。研究组的上述相关指标数据均小于对照组(t=4.176,P=0.001;t=2.947,P=0.004;t=3.470,P=0.001)。
3 讨论
在脑梗塞的发生与病情发展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是重要因素,因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该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的首选药物。氯吡格雷是目前使用效果比较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属于一种ADP受体抑制剂,能够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结合,进而对ADP的介导作用产生抑制效果,抑制血小板糖蛋白受体的活性[2]。并且该药物能够降低巨噬细胞的水平,起到稳定斑块、防止其破裂的作用。
此次研究中,通过结果部分的数据对比情况能够看出,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情况相比,同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能够进一步促进斑块缩小,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该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症,其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会促进其与巨噬细胞的结合,并且其携带的胆固醇吸收、变化后,呈现为泡沫状细胞,在该种细胞的不断聚集下促进斑块增大,因此,高血脂症会加重脑梗塞的病情。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有效的降血脂药物,脑梗塞患者使用该药物后能够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来抑制斑块扩大[3]。另外,高血脂症可促进血液粘稠度增大,而血液粘稠度增大也是加重脑梗塞病情的重要因素,阿托伐他汀的使用能够降低血脂,进而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患者的病情[4]。
综上所述,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是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程开宁,朱梅.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5):173-175.
[2] 刘博.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109-111.
[3] 蔡传钢,李宗洪.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1):120-121.
[4] 张茜,胡赛丽,李永生.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