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2
/ 2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

龙丽帆

苗族迁徙历史

苗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苗族的迁徙史也可以视为一部苗族的历史。在我国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迁徙。苗民最开始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战败后迁到了长江中下游,在这里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后来被尧舜禹三代不断征战,苗族先民又迁徙到湖南、江西、湖北一带;后来建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被打败后,苗族先民就开始了全国性的四处逃散;元明清时期大量的苗族先民逃至国外,老挝、越南、美国、东南亚......

古代史时期公元前三四千年至1840

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也是迁徙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时期。先秦时期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在逐鹿之战中被黄帝、炎帝联合打败后,大部分苗族先民南渡黄河到达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聚居。到三苗时期,苗族先民不断遭到尧、舜、禹的进攻,又一次被迫大迁徙,这一次一部分往西北走,一部分继续往南下,到达今天的云贵川地区,另一部分则进入了今天的江西、湖南地区。在夏商时期,苗民慢慢成为“南蛮边患”。到周代时,周宣王“乃命方叔南伐南蛮”。在战国时期,吴起在实行变法,实施严厉的手段进行整顿,苗族先民在战乱之中被迫大量西迁逃入武陵山区。秦楚之战时,武陵山区的苗人又开始遭到冲击,开始分散。[1]

在东汉时期,东汉王朝对“武陵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打压行动,致使不少人向西、向南迁徙。西晋时期,荆州刺史又两次出兵骚扰五溪地区,当西晋政权被北方少数民族推翻之后,武陵郡的苗族迁入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刘宋元嘉二年(425年),“五溪蛮”起义,刘宋王朝派将军将其强行迁于南京。元徽元年(473年),封建王朝对五溪地区赋税加重,以及大兵的“征剿”,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向西深入贵州,向南进入广西。[2]

唐代因为政权扩张的战乱,一些苗族随着流入云南。唐宋时期苗族先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迁徙至湖南城步、武冈等地区。北宋至元清时期,苗族又开始迁往广西、贵州地带。

近代史时期道光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八年

在近代苗族的迁徙历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二年(1840-1873),苗族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演变,西方开始侵略,再加上清朝康熙时期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苗族很多农民起义,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苗民起义。第二,同治十二年到民国八年(1874-1919),苗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各国势力开始加入,苗族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第三,民国八年到民国二十五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深化,政治上军阀同治和混战,帝国主义经济文化势力增强;第四,民国二十六年到三十八年(1927-1949),是苗族地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灭亡的时期。

由于“改土归流”政策、苗民起义失败等多方面社会因素,强烈引起了大部分苗族人民往西、南、西南方向的大迁徙逃亡,甚至迁徙至东南亚半岛各国,最终形成苗族以贵州为中心,散居在南方9个省市的局面。

现代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1世纪

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一样经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地先后建立自治地方。经过苗族地区各项事业曲折发展,苗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而现代的苗族地区,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苗族人民不愿意待在苗族山区,开始寻找城市里的立足之地。与之前不为相同的是,新中国后的小规模迁徙是苗族人民主动的,并且越来越多的“生苗”开始成为“熟苗”。

苗族大迁徙舞的审美探析

以“苦”为题的审美经验

苗族是一个战斗民族。根据著名的逐鹿之战可知,蚩尤带领的部落惨败之后苗族便开始了大面积的迁移。民族学家格迪斯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历史上,苗族是一个从中国的华东地区到中原地区、从中原地区到中南地区、从中南地区到西南地区、再从中国到东南亚半岛的迁徙民族。

大迁徙舞将苗族历史藏在悲壮的歌舞当中,留存在民族的记忆里,以此展现苗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的勇敢以及整个作战情形,并流传下来以让后人及外族人更好地去了解苗族的苦难历史。而苗族大迁徙舞除了居于记录民族迁徙历史的功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民族的记忆内涵,苗族先民在长时间且大跨度的迁徙过程中将“故乡”与“苦”的概念以民族特有的方式铭记于心,使苗族后代能体会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并将这些古老的历史以及优秀的品质继续传承下去。

以“人”为题的审美表现

苗族大迁徙舞作为一种具有苗族独特特点的艺术形态,同时也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苗族大迁徙舞的动作及在舞蹈时唱的歌能让苗族人互相建立情感,产生民族独有的向心力、凝聚力。由于苗族有强烈的原始宗教意识,有着完整的宗教仪式,所以世世代代的苗族人民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与自己的祖先产生“灵魂”上的沟通,怀念祖先,为后人祈福,从而得到心灵慰藉。

在当地,以前每个人都会跳大迁徙舞,一方面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那么舞蹈形体的语言就十分重要,用舞蹈语言记录者民族的历史事件、刻骨铭心,苗族的大迁徙舞就是苗族人民一种正当的、合理的言说的方式,苗族人从史诗性的舞蹈当中获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认同,认同感使他们凝聚,凝聚起来的苗族社会非常牢固。另一方面苗族人以歌舞会友,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增进感情。苗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全世界有1000多万的苗族人,有300多万散居在东南亚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1994年10月,美国的苗族带着他们的金芦笙回到了苗族的故乡——中国,在“中国吉首国际苗族文化研讨会”上吹芦笙、跳芦笙。在“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中,美国苗族还派出他们的芦笙队参加活动,与中国的苗族建立起了浓厚的情感。[3]

以“传”为题的审美转换

我认为“传”有两层涵义,第一是“传播”,第二是“传承”。

当苗族社会经历“改土归流”,当中国进入近现代时期,苗族社会的艺术发展也必然会经历改变。为了让苗族大迁徙舞保持生命力,苗族人将其进行打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段段各式各样的舞段,比如芦笙舞。在此后的发展中,为了使其更好的传播下去,各个舞段变得越来越精致,把以往苗族人对祭祀性、仪式性的要求转换成了观赏性的存在,舞蹈动作也更为精美、有趣。

苗族大迁徙舞的生命力是旺盛的,不仅没有被时代的浪潮所淹埋,更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各个舞段被各个支系、各个精英赋予了更多有生命力的涵义,但都有着自己内在的生命力,苗族社会中最本质的“根”并没有被遗弃,仍旧保存在各个舞段之中。这种内在生命力即是从“记录苗族历史”转换成“传承苗族精神”。

结语

苗族大迁徙舞是苗族人民给中国、给世界的一份绚丽多彩的礼物,它的独特历史及精神传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后人,不管在哪片土地上让苗族人民都获得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如今是一个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苗族舞蹈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社会文化及学术环境,笔者也因此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并认为它值得被更多的人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编写《苗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

[2]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5

[3]龙世忠.《苗族芦笙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

[4]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 编写组编写《苗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16-17.

[2] 编写组编写《苗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17-18.

[3] 龙世忠著《苗族芦笙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