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 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做好公路大中修养护,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需求日益提高的必要需求,也是做好公路建设完后期养护保障路况质量的必然手段。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是持续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民生工程。公路工程是交通运输的关键平台,一旦公路施工质量不合格,就会给后期养护工作造带来麻烦。由于我国很多公路修建时间过早,当时的技术水平落后,目前已经到达公路养护大修高峰期。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作用,以及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了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见解,以期全面提升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见解
引言
公路大中修工程与新建工程有着明显的不同,要想提升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需要有效协调质量与进度两个方面,才能使二者之间呈现出良性的循环。不过由于公路大中修工程比较特殊,有可能在短期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波动,因此,控制公路大中修工程的施工进度非常关键。做好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前提,所以管理者应该将公路大中修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协调考虑,并全方位综合性研究,才能配合界面管理的理念,统筹各方面的和谐关系。
1、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作用
公路在我国交通的发展中,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还是运输行业发展的前提,公路的质量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所以,对公路定期地维修和保养,能够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人们对于公路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对公路进行养护中,会导致该路段出现交通不便、拥挤和堵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在公路路况持续衰减后,大中修工程能够对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养护,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还能够保障公路的日常使用。大中修工程公路养护技术需要与路网监控系统进行配合,在监测公路使用的过程中,分析交通流量和载重质量,再进行大中修工程的公路养护,在公路路况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路段,采用大中修加预防性养护提前修复。在现代公路养护中,大中修工程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节省了公路养护与维修的成本,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服务能力,有利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2、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的主要内容
2.1调查和检测
在开展公路养护之前,需要对路面平整度、破损率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还要实验分析钻芯结构抗滑性能,确保能够准确判断公路的破损情况,提高勘察设计的整体效果。在维修路基时,应认真分析水毁冲沟、路间损毁边坡坍塌、路基结构破坏等异常情况,还要积极维护公路铺装伸缩缝、排水设施、防撞护栏等设施[1]。交通安全指示牌防护设施如果发生损坏,则需要立即更换,对缺失路段进行补充设计。对挡防结构进行合理调查。通过对公路进行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且根据相关资料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养护外业勘察的整体质量,为后续的施工养护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要在公路大中修养护前,准确分析和判断实际调查检测数据的评估结果,对其内部存在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明确,确保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更加的科学精确,同时优化公路施工的整体方案。在开展公路大中修工程养护中,需要确保社会经济效益常态化发展,提升大中修维护的整体质量水平。随着我国公路养护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不断完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提升公路技术状况。在修复某一严重车辙病害路段时,采用钻芯取样法,通过对芯样的现场情况进行判断,需围绕结构层厚度、材料级配开展试验检测,从而判断水稳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需要,并且要同时调查水稳层厚度、面层厚度及破损情况。
2.3养护方案的决策
在设计公路大中修工程养护方案时,需要重点分析影响方案走向的因素。根据政治环境自然条件因素分析路面结构承载力、路面实际破损情况、行驶质量、路面抗滑和车辙深度等,从而保障整个养护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在选择公路大中修工程养护方案时,要根据设定的养护目标,全面优化设计方案,明确养护目标,同时还要遵守分段设计分类处理的原则,对路况、结构、材料、环境、安全、经济等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讨论,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2]。
2.4路面病害防治
常见的路面病害有松散、裂缝、车辙、沉陷和坑槽等,而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有气候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超载运输、基层厚度不足等。从路面病害防治着手,可以确保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受回填压实效果不佳、桥涵台背沉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路面沉陷病害,而路面沉陷问题会严重威胁公路运行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为了有效防治路面沉陷问题,可使用补强基层、分层压实、换填土施工等技术,从而提升公路养护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健全和落实路面病害防治机制,并寻求提升技术水平的方法,从源头上确保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
3、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问题
3.1质量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开展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规模非常大,因此,在施工现场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要在所有的细小环节中把控质量问题,才能有效保障最终的路面质量。但是我国当前在开展公路养护工程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足,不能有效把控每个环节的质量,造成整个施工过程比较混乱,难以保障最终公路的质量,使得后期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的返修,不仅提高了成本的投入,还严重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重视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2施工准备不充分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所涉及的施工内容也比较复杂,施工材料,施工器械和施工团队的聘用,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现场。因此,必须要在施工前深入调查公路大中修地料原材料加工料场、拌合场是否符合规范,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养护工程的高效开展,有效保证最终的修复质量。但是,当前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的施工准备不充分,造成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和器械,以及施工团队等不利于公路养护工程的开展,并最终影响养护工程质量。
3.3施工资源的配置不科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公路养护工程,通常在不同的路段同时进行分段施工,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控制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对开放交通运输的影响。但是因为本身施工投入成本以及施工管理等相关问题,在实际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不能有序开展相应的施工工作,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会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
3.4公路养护的新技术运用较低
在我国公路养护工程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培养周期较长;在实施养护工作中,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不足,养护技术任采用原有的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广滞后,如果能够引进再生循环的施工设备,在提升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5施工安全管理配套制度有所欠缺
根据我国目前公路养护工程的现状,虽然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施工单位过分关注工期和效益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并未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管理、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施工现场监督审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支持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敷衍了事,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经常出现不作为的情况,造成一系列问题。
3.6施工安全管理队伍素质能力不高
施工安全管理队伍素质水平高低,对后期施工质量和安全威胁较大,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出于种种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队伍素质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即便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配备了专门的队伍,但是实际工作缺少有效监管和束缚,具体工作流于形式。内部管理人员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创新管理能力不足,加之培训力度不足,人员自我提升积极性不高,弱化安全管理工作成效。
4、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的几点见解
4.1构建全面的养护机制
积极做好公路养护能够保障公路基础设施使用的有效性,同时还能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为保证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公路养护机制,从而为大中修养护提供基础保障。要把公路的使用年限作为主要的标准,对养护机构制定质量要求,做好质量监督检查,同时公路管理部门还要不断提高大中修工程现场管理能力,完善公路养护工程合同,对质量责任年限全面落实给予明确的规定,从而形成规范性。
4.2重视优化勘察设计成果
勘察设计成果文件是对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灵魂,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强化勘察成果文件管理,要重视勘察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编制勘察工作大纲,勘察成果经验收后提供设计单位,要使勘察和设计紧密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勘察设计人员的责任感,严格实行校对审核和会签制度。设计单位要对其出具图纸的真实性负责,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规定,保障建设项目勘察设计质量。重点设计内容有以下几点:
4.2.1路面设计
路面大中修设计应针对路面大、中修改造养护设计的需求和特点,详细调查原路面现状,科学、规范的对原路进行调查、检测,遵照现有相关技术规范及要求,对原路面破损等指标进行分段评价,分析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预测交通量,分段拟定大、中修路面结构,合理选用路面材料,并提出相关技术要求。
(1)大、中修路面结构比选与推荐
①.根据原路面状况调查、检测与分析评价结果和路面病害原因,结合路段交通量现状及未来增长情况,拟定多种可行的大、中修路面结构方案。
②.估算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和造价,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理念,结合施工、交通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同深度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最终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性能优良的路面结构方案。
③.对大修工程或结构补强路段,应进行路面结构验算、并提出路面结构层弯沉交工验收要求。
(2)原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应根据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各结构层状态,针对性分类型提出原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处治深度和处治范围,确定路面病害处治工程数量。
路面设计关键是确定大中修工程路面结构方案,主要包括:调查分析原有路面病害、确定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以及研究确定路面大修结构方案。在大中修工程路面设计中,一般使用换填和补强的方式。
4.2.2路基设计
大中修项目路基设计首先应实测公路现状后,拟合路线平、纵面线形确定路基超高方式和加宽类别。然后根据调查、检测结果,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和病害原因分析结果确定路基病害整治、补强设计方案,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类型及尺寸。根据调查、检测结果,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和病害原因分析结果确定路基、路面排水和防护工程结构类型及尺寸。重点对因水毁及地质灾害引起的路基垮塌等病害应进行专项设计。
4.2.3标志、标线及渠划设计
标志、标线及渠划设计主要是修补和完善老路原有标志标线等沿线设施,根据安全保障工程的设计理念,为车辆行驶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通行环境。①更换损坏或者老化不清晰的标志标牌版面,对立柱等锈蚀进行除锈防锈处理;②新增路口增设路口标志或道口柱,大型路口需补充渠划设计,主要道路交通量较大的次要道路增设停车让行标志和停车线;③根据路面的宽度和等级合理设计标线;④深沟和高路堤段,增设波形梁护栏或堤坝标志等。
4.3进度控制的优化管理
施工方可从技术措施方面加强管理,例如,可以利用多级网络计划技术和其他先进的技术,组织流水作业的形式,保持作业的连续性和均匀性,缩短作业的时间,减少施工技术的间歇,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来监管施工进度,学会应用其他的高效的技术和设备等。施工方还可以采取组织措施的形式加以管理,如在建设、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良好的控制,确认各方面人员的配备齐全,建立和进度相抗衡的任务与控制关系,明确会议制度、计划审核制度、进度控制制度与进度分析制度等,加强合同管理,组织合同审查工作,在后补进的合同文书中,应当做好风险管理,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相关处理办法。在既定的条件下,施工方对初步拟定的计划方案可以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善,使之能够达到工期最短、成本较低的要求,并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联系起来,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够确定完善的技术体系。
4.4从不同角度控制工程质量
公路大中修工程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完成,所涉及的单位有很多,包括公路建设的主管部门、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等,而公路大中修工程作为一项大型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者共同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这项任务,各个部门都要依照一定的质量标准与合同文件,在各个阶段重视对工程质量地进行严格控制,使其能够符合质量标准。为使不同的参与者能够在项目的建设中履行自身的质量管理责任,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调动不同参与主体的责任心,共同参与到公路大中修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来,从而提高质量控制的力度和效果,并落实工程质量的责任管理制度,按照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形式,把公路大中修工程的具体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保留对质量事故追责的权力[5]。
4.5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保障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契合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目标,把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一线操作的每个单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熟知管理制度内容,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可以在施工期间规范自身行为举止,有章可循,持续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制定激励制度、责任划分制度和惩处制度,把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细致划分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目标,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这样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应负责人。在激励制度下,用物质和精神激励并重的方式,充分调动人员安全管理积极性,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概率。
4.6提升基层公路养护管理的经济效益
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道路和成本上,就是使道路条件优良,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在如今的社会中,公路养护单位的目标是“改善路况,降低成本”。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针对基层公路管理单位需要运用法律完善自身制度,明确所有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引入责任制度,明确所有人员的责任。②在基层公路现代化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意识到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③精简管理团队机构,有效控制运营管理成本,为公路部门创造更大的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7促进基层公路养护管理的社会效益
要想有效提升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的社会效益,就要从公路生态环境入手。改善基层公路周边环境,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保护公路周边的自然环境,控制公路周边的污染。加强对公路周边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测,控制水污染,做好公路周边绿化工作,重视行道树的种植。②基层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公路小修保养,美化公路环境,提高公路标准和等级。由监理工程师对公路改造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保证公路改造成果。③及时清理道路上或道路两侧的垃圾和障碍物,保障交通安全。
4.8提升养护工作的科技水平
当前,新的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公路养护工程中,也需要使用新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明显提高工程的水平。例如,近几年使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材料,热再生、冷再生、碎石化等技术。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公路的养护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数据的分析检测和处理中,要合理利用目前的信息技术。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智能设备,把对公路的人工检测换成自动化检测,从而提升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水平。
5、结语
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寻新的运营方式,进而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不断探索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等,从而提高养护工作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改善公路养护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社会营造安全畅通、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得英.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3):235.
[2] 谭吉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方法[J].四川水泥,2019(1).
[3] 刘荣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研究[J].门窗,2019(24).
[4] 刘凯.探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20(4):53+55.
[5] 于水.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2019(9):156~157.
[6] 卢世昌,金诗洁.业主管理提升公路养护大中修品质[J].中国公路,2020(17):64-66.
作者简介:江来(1979-),男,四川省阆中市人,汉族,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公路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