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60003199107266630
摘要: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有众多的优点,装配式建筑构件质量轻有效节约建筑材料,建造工期短加快了企业资金回流,构件搭接操作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建筑材料环保效果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便于实施保温系数更高的节能措施等特点。装配式建筑的这些优点不仅提高了工程建筑的质量,也与我国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遵从了我国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本文的主要的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建筑的发展
前言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里,建筑行业举足轻重。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筑结构的形式是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在发展阶段,还不完善,建筑各方面存在着不足,运输条件以及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结构设计存在。其中最主要面临的问题对结构设计进行改善。本文对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1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模式比起传统的建筑模式,自身独特的优势比较多,装配式建筑模式可以更好地对传统建筑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可以为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还能够给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以下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势:
1.1工业化程度高、模板标准化的优势
对脚手架进行搭设、对模板进行拼装、对钢筋进行绑扎、对混凝土进行建筑和预应力施工是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步骤。其中,在整个施工中,模板工程是其的关键的核心部分。因为工程不同,所以工程所需构件也不同,不能重复使用模板,木模板只能一次性使用,消耗木材较多。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独特性,建筑大多是标准化的,所以同一类型的构件可以用钢模板预制,模板可以重复使用。
1.2具有工期短、施工快的优势
因为在施工现场,装配式建筑不需要完成浇筑和固化混凝土的工作,只需要将预制建筑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装配完成施工活动,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工作量,机械化程度也较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1.3施工质量高、安全系数高的优势
现场浇筑施工所需的施工现场要足够的宽阔,在施工之前应进行三通一平,对搅拌站、工人居住房屋、项目指挥部等位置进行布置。装配式建筑只需要保证运输方便就可以了,机械操作所需的人工较少,安全隐患少,安全系数比较高。与现浇混凝土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要求、较高的标准化施工和较高的施工质量等优势。
1.4建筑造型美观、独特的优势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人们对美的向往日益突出,现如今的建筑形式也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装配式建筑可以进行设计,并在城市中融入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2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对住房的使用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标准,这使得新型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引起广泛的关注。
2.1从某一角度出发,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装配式建筑颠覆了其态势,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应用的结构形式。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上,装配式建筑已经站在建筑行业的顶端,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不但丰富了建筑项目的类型,而且对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还能够对建筑材料的节能措施进行创新,有助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预制建筑可以是多样化和小型的。目前,在中国建筑业中,预制建筑被广泛使用。随着当今建筑业的发展,施工技术和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高。因此,在主要城市的建筑领域,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2.3在预制建筑的快速发展中,现代技术和设备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上海一线城市已引入五项与预制建筑技术和地方管理相关的标准,其中四项技术管理文件仍处于准备阶段。在沈阳和深圳,实现了高精度建筑的目标。2015年,长沙市郊区一座57层高的建筑高70多米,标志着中国预制建筑的蓬勃发展。
3简析促进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
3.1政策方面的改善
在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市场导向不仅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受到政策的引导。在推广相关新技术的过程中,市场在整个过程中具有非常有限的导向能力,因此,高成本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的具体发展速度。高成本的存在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其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首先,要积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对于现有的政策,我们需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加以改进,并通过特殊部门的设置来负责对装配建筑的推广和改进。第二,积极推行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如容积率奖励和建筑发展政策等。
3.2对规范体系进行建立健全
从长远发展看,应将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的重点指导当成是观念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以保障其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现代化,以及标准化。其中,设计、生产、施工、使用和维护等是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包括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并保证各环节规范体系制定的合理、科学性,特别是要对各环节应达到的质量标准进行明确。通过规范体系的建立健全,使装配式建筑各环节标准化、统一化,为建筑产业化提供标准依据。
3.3提高建筑产业链建设速度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建设中国预制建筑产业链,进行系统分析,考虑建筑物的各个方面,促进结构,设备,管道等各种系统的综合设计。同时,系统还应促进设计方法的泛化和标准化,特别是提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使用水平,促进装配整体过程的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对装配式建筑领域各专业设计、生产等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促使设计、生产出来的预制构件能够实现规模化、统一化及标准化,在分类预制件时,可以依据建筑类型的实际现状来进行,对目录进行有效编制,保证装配式建筑预制件对装配式建筑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更好的满足。
3.4提升建筑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装配式建筑应对安全性的重要功能进行追求。为了大大提高装配式建筑物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必须对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积极采取,提高建筑质量,延长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改善建筑物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台风,地震等的表现。这样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损坏和裂缝问题进行了减少。与此同时,这是未来建筑预制建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果破坏这种施工技术,将大大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各种建筑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显着提高其安全水平,最终优化施工的经济、社会效益。
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各种类型的建筑层出不穷,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在众多种类的建筑中,装配式建筑脱颖而出,与其他建筑相比,具备更强的安装效率、灵活性、环保等特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全面的掌握该建筑应该具备的功能,对设计的要点贯穿到整个建筑设计之中。在对结构体系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追求精益求精,质量、外观、效率等方面都要得到保障,并且要不断进行系统、构件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樊军,杨嗣信.关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议[J].建筑技术,2017,48(02):118-122.
[2]赵丽坤,张綦斌,纪颖波,段朝晖.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1):55-61.
[3]唐晓灵,易小海.BIM技术在建筑业企业中的扩散趋势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18):25-28.
[4]尹航.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