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 431800
【摘要】目的 对于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到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早产儿进行分组,给予其中一组早产儿早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共计40例作为研究组,剩余一组早产儿接受择晚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共计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早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疾病的临床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临床疗效;应用价值;
呼吸窘迫综合征具体指的是由于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的一类呼吸窘迫症,通常出现在早产儿中,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最近几年以来,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使早产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发病率下降,使病人的发病表现症状获得缓解,下降了供氧浓度,能够显著缩短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时间[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因为价格比较高昂,仅可以用于为病人气管内给药,所以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正确使用,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对于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到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8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早产儿进行分组,给予其中一组早产儿早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共计40例作为研究组,剩余一组早产儿接受择晚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共计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胎龄时间30-35周,平均32.1±1.2周,体重1.1-2.0kg,平均1.8±0.2kg;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胎龄时间31-35周,平均31.7±1.4周,体重1.2-2.3kg,平均1.9±0.3kg。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择晚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为病人提供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静脉营养支持以及暖箱保暖等基础性治疗。
研究组病人接受早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一次性为病人提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200mg/kg,慢慢摇动已经配置好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其复温到37摄氏度,利用注射器抽吸药物5ml进行备用,在此期间需要避免出现泡沫,选择吸引器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完全吸净,帮助摆放病人体位,明确导管处在正确的位置,开展气管插管之后连接复苏气囊进行加压吸氧,将导管进行常规固定,确保从气管导管送达支气管分叉部位开展4次之后给药,给药6小时内不吸痰,防止影响药物治疗效果[3]。除去病人存在显著呼吸道阻塞表现,吸痰时间能够延迟到12小时-24小时之后,吸痰期间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不可以大于气管插管的终端,需要对吸痰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刺激病人引发咳嗽反射,一般建议按需吸痰,防止频繁吸痰导致病人肺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需要充分了解气道管理的作用,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心,了解吸痰的正确方法,观察病人皮肤是否存在发绀,病人是否处于安静状态,氧饱和度有无正常,对病人两肺呼吸音对称情况进行听诊,同时了解是否具有痰鸣音,观察气管插管是否出现滑管和移位。对于痰液黏稠的病人,需要在其气管内适当滴药,帮助痰液获得稀释之后再将其吸出,避免膨胀的痰液,使气道阻塞和狭窄情况加重。在进行吸痰前后,需要做好手卫生情况,吸痰动作保持轻柔,首先吸病人口鼻腔,换管之后在将气管插管中的分泌物进行吸出,每次吸痰时间需要低于15秒钟。病人所在病人需要保持按时的开窗通风,应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天2次,每次1小时,对于暖箱中的床单每天进行更换和消毒,选择有效氯进行擦拭,在开展治疗和护理动作时保持轻柔,尽可能集中进行,降低对病人的过多暴露和不良刺激[4]。
1.3评价标准
对于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将结果划分成为显效、有效与无效。
1.4统计学计算
本文两组患者结果中所得各类数据资料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形式进行表达,计算结果所得出的P值,用于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研究组 | 40 | 20(50.0) | 16(40.0) | 4(10.0) | 36(90.0) |
对照组 | 40 | 8(20.0) | 16(40.0) | 16(40.0) | 24(60.0) |
2 | 7.910 | 0.000 | 9.600 | 9.600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导致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因为肺泡表面的张力升高,产生进行性肺不张、缺氧、肺泡萎缩,严重者会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引发病人产生肺部感染以及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一般在胎龄24周左右能够开始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慢慢增多合成量,进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能够确保肺泡舒张,增强功能残气量,属于一类无创通气,缓解呼吸机疲劳,增强肺顺应性,提高气道防御机制,使人体通气氧合获得显著的改善,降低氧疗所需时间,减少感染的出现风险[5]。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早产儿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到早产儿中的治疗效果确切,其中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具有推行空间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君,卢凯珊,陈广明,钟丽娟,黄云丽.改良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技术对极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1):2066-2070.
[2]林建丰,庄泽吟,刘荣添.经LISA导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10-14.
[3]叶国秀,周宝琴,李艳鹏,陈彬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6):36-38.
[4]莫志宇,梁波,卢兰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肺透明膜病早产儿血气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0):1323-1324.
[5]陈蒙蒙,郭静,金娟,康文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血清KL-6、ET-1、SP-A和TGF-β1水平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05):79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