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方法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近三年接诊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选择40例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治疗的患者,为了公平起见,两组患者的分组标准以入院时间前后为准,每组有20例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应用在普通组患者的治疗中,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康复干预中,分析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各项数据。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数据对比得知,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康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且身体内其他功能的恢复情况也优于普通组,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刺联合康复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影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如果未在最佳的治疗及康复期间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正常生活。此外,该疾病在发病期间也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比如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出现无疑为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而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但是该方法的治疗周期较长且效果未能达到患者的标准。在相关医学者的不断研究中发现,针刺穴位对改善人体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为了了解针刺穴位方法的治疗效果,文中组织了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在参与实验的40例患者中有22例男患者,12例在普通组,剩余10例在研究组,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9.5±4.5)岁;剩余的18例女患者,有8例在普通组,10例在研究组;她们平均年龄是(50.5±4.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普通组:在该组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方案,所有康复训练在开始之前都需要保护好患者的脊柱,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具体的训练动作。比如,护理人员首先进行相关动作的示范,然后亲自指导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正确摆放两肢,随后进行痉挛肌肉的牵拉运动,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开展肌力训练;当完成上肢康复训练后,开始展开关于下肢的各项康复训练,如下肢运动训练、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等等。常规康复训练的频率是每日一次,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然后按照以上康复训练的内容进行6周的康复治疗。
研究组: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融入了针刺治疗方法,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确定针刺治疗的具体穴位,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让患者在病床上呈仰卧位的姿势,然后由专业医生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关键穴位进行消毒,当消毒工作完成后,选择督脉穴、夹脊穴、手三里、阳陵泉、承山和膀胱俞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将0.3mm×0.4mm的华佗牌毫针针刺到以上穴位的1-1.5寸处,同时加以强刺激的平补平泻法,待30分钟后将针取出各穴位。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的应用频率同样是每日一次,连续治疗6周[1]。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临床数据通过通SPSS21.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用均数±平均数(±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普通组 | 20 | 5 | 7 | 8 | 60% |
研究组 | 20 | 15 | 3 | 2 | 90% |
由表1中统计的数据对比得知,研究组患者经过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方法的康复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差距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
通过表2中所呈现的数据获知,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普通组(P<0.05),由此说明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统计表
组别 | 例数 | 运动功能 | 感觉功能 | 日常生活能力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20 | 42.85±5.82 | 74.11±0.51 | 81.43±11.30 | 197.21±13.11 | 41.51±4.23 | 76.21±5.31 |
普通组 | 20 | 42.26±5.96 | 70.82±0.61 | 85.25±11.34 | 181.18±14.24 | 40.29±1.31 | 67.39±6.35 |
3.讨论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同时也是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患有了该疾病则有极高的概率出现身体残疾甚至死亡的情况,由此可见,该疾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多么严重的危害。同时该疾病在发病期间也可能会伴随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象,进而增加该疾病治疗的难度。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再生能力,也就是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其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帮助患者恢复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力。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各项康复运动来唤醒患者已经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但由于各种原因该方法的整体应用效果并不太理想,在此基础上,相关医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联合针刺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肌肉痉挛等现象具有积极影响,为此做出以上实验。
针刺治疗方法主要是主治医生利用华佗牌毫针在患者身体上的相关穴位进行针刺,通过穴位针刺来刺激患者已受损的中枢神经,促使患者体内局部组织进行有序的新陈代谢,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2]。
通过文中实验结果获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整体效果,相比较普通组的治疗效果来讲该方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白鹤.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1,36(24):4220-4222.
[2]姜楠,李智,王福庆,罗倩,钟建国. 关键肌电针刺法联合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0):222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