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圳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及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论深圳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及管理

洪岩

摘要:深圳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规划设计层面最大的与众不同当属“前海映像”--地下综合交通。特区蓬勃发展40年,随着地面开发资源日益减少,土地不足问题俨然成为深圳继续前行的最大困境。为了缓解困局,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利用得到更多重视。近年特区政府相继多次出台关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政策、法律、规范,引导深圳地下空间朝国际化、集约化、人性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原先不太受关注的地下空间,却成为项目开发“兵家必争之地”。深入研究车库使用问题,积累项目经验,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及管理需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更多“与众不同”。

关键词:前海映像;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及管理、人性化设计、创新设计;碳达峰、碳中和;

一、 深圳前海地库设计新思路

日常接触的地下停车库大多功能单一,基于项目自身配套考虑,范围也被束缚在项目用地红线内,而出入地面口部易成为交通瓶颈,进而给地面交通造成拥堵。深圳前海的地下空间不再只是孤立的地下洞室,而是互联互通、充满活力的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在推动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出表率作用。

地下交通枢纽系统是“前海映像”的核心,轨道交通是前海交通的主力,由西往东共规划了12条轨道,37个轨道站点。纵向剖面,整个枢纽系统共地下六层,负一层为商业及下层广场公共空间,负二、三层为轨道交通换乘区;负四至负六层则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可提供五千多个停车位。此外枢纽还联通周边33个项目地下车库, 拟打造“地下道路-地下联络道-地下车库”逐级分流系统。

“站城一体化”是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的最大特点。坚持简化、净化、管道化总体原则,枢纽车行交通通过外围主、次干路及地下道路组织进出,地上周边项目交通则通过内部支路解决,二者相对分离。人行方面,构建以地下一、二层换乘大厅为核心的四条主要人行通道,串联轨道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其它上盖建筑,实现高效换乘。并通过地面及二层人行系统同周边地块建筑连接,形成快速、便捷的人行系统。

 “前海映像”这种新型集约化立体车库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于所有项目,尤其是城市已建成区,但是为后续城市新区开发积累宝贵经验,为大湾区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1前海新型集约化立体式交通枢纽模型

二、地库优化设计及管理

(1)地库轮廓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市民对于工作、生活环境也有更高要求,因此“人车分流”成为项目必备选项。老旧项目迫于原始规划,地面停车实属无奈,很多已成为小区弊病。新建项目基本“放弃”地面停车指标,重点攻坚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

地库轮廓一般可分为:集中式、鱼骨式、散布式,鉴于深圳用地紧张,项目以高层或超高层为主,整体地势高差不大,采用集中式地库建安成本最集约。地下室轮廓尽量充分利用退缩条件,减少地下室层数。同样地下室面积,建造成本一层地库<两层上大下小<两层等大<两层上小下大,最后一种最不可取。地下室轮廓尽量趋向正方形,避免窄长形,大量斜边、锐角、过多折边均会导致停车效率低下,基坑支护及侧壁建造成本提升。 在深圳地区,塔楼下部空间基本全包进地下室,方便施工,同时可增加产品附加值。

(2)柱网布置

依据视觉通透性排序大柱网>中柱网(大小柱网)>小柱网,依据整体的建安成本排序大柱网>中柱网(大小柱网)>小柱网。深圳市民对于地库体验感比较关注,一般建议选用大柱网(8.1~8.4M)。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日常生活中超标的大体型汽车比例逐渐提高,大柱网可以有效减少碰车门、抢车位、开车门困难的问题。不仅提高产品品质和客户感受,而且通过大柱网提高停车效率,提升项目自身价值,可以抵消建安成本的增加,甚至创造更多收益。

(3)平面模块原则

a、一般沿地库长边布置车位的停车效率高于沿短边布置车位。但也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如长边布置出现差一两米导致少布置一排车情况,就需要结合短边布置方案对比分析效率高低。

b、双边停车效率高于单边停车效率,行车道服务两侧车位数越多越好,应严格控制单边停车的数量。

c、垂直停车效率高于平行停车,尽量少布置平行停车,除一些特殊或是边角区域需要。

d、双侧均无停车位的纯交通面积会极大降低停车效率,在停车库方案布置时应严格控制。

e、考虑袋型车道使用便利性欠缺,应尽量减少。

f、地库内汽车坡道(单或双),垂直于车道布置停车效率更高,其可利用原有行车道作为行车平台,应避免平行于车道布置。

g、弧线坡道视线视野、用户体验感均不好,易造成刮碰,不是常规方案。一般设置于地下室轮廓周边,意在充分利用地下车库边界轮廓。

(4)设备用房

设备用房布置前应先选择最高效率停车方案,尽可能多的满铺标准车位,包括不太好布置的塔楼下方。然后利用负一层的层高优势,优先布置一些净高要求较高的设备用房,塔楼的投影范围内因没有顶板覆土,净高优势更大;再选择负二及以下楼层的塔楼投影范围下方布置;进而优先选择塔楼以外不能停车的“死”空间布置剩余设备用房。以上空间均利用充分以后,再考虑塔楼外优质标准停车空间,尽量布置在端头及靠墙位置,减少对车库视线通透性影响。

提升地库优化意识,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前提下,严格控制设备房尺寸,优先考虑利用地下室层高上下叠放设备,进而缩小机房尺寸;在满足安全前提下,结合项目情况可利用车道下方无效空间或电梯井道下方空间布置消防水池;尽量合并相邻防火分区进排风机房及平战结合可错空使用的机房,减少占用停车空间。

(5)人防设计

a、人防区应设置在非“抢工”区域、非“重要”功能区域。避免大量预留预埋对工期造成影响,同时尽量减小人防设备对空间品质、舒适性的影响。

b、合理利用人防设计规则,充分研究各地人防埋地要求,评估单层人防同跃(多)层人防方案的利弊,选择最优布置方案,降低造价。

c、人防楼梯出地面徒增建安成本,对建筑立面、景观效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布置尽量靠近地下汽车坡道,利用汽车坡道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进而减少人防专用楼梯直出地面,是最经济、地面景观影响最小、应极力争取的方案。

d、车道上人防门需注意其突出构件导致无法180°完全开启对旁边车位的影响,需预留500~600mm空间。当同一位置墙体两侧均需安装人防门时,墙体需加厚至500~700mm,需注意是否造成停车位宽度不够。如是标准柱跨,对停车位造成影响,不宜强行布置。

三、地库人性提升

图2 深圳龙华·金茂府地下停车库

(1)通风采光

深圳地下停车库主流做法还是人工照明+新风系统,24小时不间断照明及新风系统运转势必都要消耗大量电能,物业(特别是住宅项目)出于运营成本考虑,实际仅开启部分照明设备,新风系统更多沦为摆设,用户停车的空间环境舒适性大幅降低,长时间还会使人产生不适感。深圳空气湿度大,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生理健康带来很大隐患。

自然通风采光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抑制细菌滋生、改善居住环境。常用的有天窗采光、采光井采光、底层架空采光、下沉庭院采光、侧窗采光等被动式采光;也有利用光控设备的主动式采光。深圳地区常用的还是天窗采光及采光井采光。

(2)视觉感受

地下车库给人的传统印象是昏暗、湿冷、通风不畅、管线杂乱,让人感觉到压抑而不愿过多停留。随着深圳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地下车库视觉舒适性也越发加强重视。首先,借助BIM新型技术,车库机电管线综合梳理,排布更高效、更整齐、更合理,车道净高及行车视线更开阔。第二,不同种类机电管线自身颜色五花八门,可以统一喷涂为灰色系,弱化管线“存在感”。第三,天花及墙面也不再是单一的白色墙漆,顶棚及上部墙面可以喷涂同管线的灰色系,使其融为一体,“藏”在顶部,反衬车库下半部分更显亮堂舒适。甚至在一些门厅入口等重要部位使用石材、铝板、玻璃、岩板材料,提升空间品质。第四,车库采光井增加绿植造景,让地面景观延伸到地下,破局传统地库生硬、昏暗、湿冷的印象。

(3)智能化系统

深圳作为国内一线大都市,地库智能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于近年新建项目,地下停车库智能化系统采用功能有车辆自动识别、车位信息上报、空车位信息推送、反向寻车、自动计缴费等。但在用户体验上有些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如手机网络信号容易被建筑物遮挡,GPS、北斗等定位导航技术无法在地下停车场使用,进而导致地库智能化系统无法在手机上通畅运行。因此后续智能化系统能否开发内置蓝牙定位信标,提供所有运营商终端的正反向精确室内定位能力,这样即使手机没有网络信号,打开蓝牙也能正常使用地库智能化系统。还有国家提出2025碳达峰,2035碳中和重大目标,深圳市规划要求充电桩配置比例也不断提高(目前已要求50%配置,50%预留条件),预计很快将普及地下充电桩全配置,充电设备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在便捷性、时效性、安全性均处弱势,亟需发展提升。

四、

无论是为缓解深圳土地严重不足的现状问题,还是解决当下为贯彻房住不炒方针,深圳严格的限地价、限房价大政策背景下项目利润平衡问题,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及管理均应承担更多角色与使命。除了合理制定地下车库规模、选择合适柱网、便捷的行车动线、减少设备及人防区影响,更要重视地下车库封闭空间对用户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影响。倡导多引入自然光进行室内照明,选择环保低污染的地库材料以及健康合理的颜色分区,进而提升用户对地下车库的健康感受。以上需要政策制定者、土地开发者、项目设计者、工程建设者共同努力,深入研发,期待深圳为全国奉献更多优秀地下停车库项目案例。

参考文献:

[1]王骥.地库设计与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姚明远.房地产设计管理者角度下的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与成本控制的博弈[J] .2020

[3]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作者简介:

洪岩,1987年6月,男,江西婺源,汉,建筑学,建筑设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