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211300
【摘要】:目的:心内科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优化护理模式,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文中提出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对其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论述。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心内科接诊的3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更高,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整体更低。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心内科;应用;效果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并日趋年轻化的态势。同时,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年龄较大、病程长和预后差的共性问题,应格外注重疾病预后问题。因此,在心内科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若能够辅助以科学高效的护理,能够起到有效控制病情、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的重大作用。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病情比较复杂,病程发展较快,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发生不良事件;二是多数患者的病情为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对护理不满意,容易引发护患间纠纷。质控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因此,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积极、安全、有效的护理是所有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是由护理人员、质控护士及护士长共同参与检查、监督、完善的控制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包含患者182例,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2.1±2.9)岁。其中,88例患者为男性,94例患者为女性。观察组包含患者182例,患者年龄最小3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2.4±3.1)岁。其中,86例患者为男性,96例患者为女性。本次研究中,自身会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是血液性疾病以及处于妊娠期的患者未包含在研究范畴之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为告知患者及家属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及其治疗过程,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进行干预。
(1)入院护理质量评估:心内科患者入院1~7d内,根据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依从性、饮食、用药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护理质量评价;(2)护理质量问题总结: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后,总结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如:部分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差、饮食无法控制等问题,部分患者对疾病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因此驾驶行为不利于健康。总结所有患者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和完善;(3)护理方案的改进:给药:对不能明确认识及时用药的重要性或自律性差的患者,使其不能按时用药,提醒和监督病人是否按时按医嘱服药,使病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产生消极心理。饮食干预:了解患者饮食现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摒弃不健康的饮食或饮食习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老年男性患者吸烟历史悠久,应鼓励他们戒烟。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身心健康;(3)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给予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其学习。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症状、急救方法、如何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健康教育。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或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应耐心进行相关知识讲解,积极沟通,帮助患者直接了解疾病,并用形象等媒体材料树立积极的态度,必要时录音录像;(4)持续改进:前一阶段质量改进完成后,重新进入护理评估阶段,检查与前一阶段相比是否有质的变化;应保留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措施,要转变思路,重新思考改进方法。同时,他善于发现新问题,重新进入改进过程。这种往复运动,形成了一个不断提高质量的良好循环。
2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n) | 非常满意n(%) | 满意n(%) | 不满意n(%) | 总满意度n(%) |
观察组 | 182 | 98(53.84) | 76(41.76) | 8(4.40) | 174(95.60) |
对照组 | 182 | 90(49.45) | 66(36.26) | 26(14.29) | 156(85.71) |
9.98167 | |||||
P值 | 0.024 |
表2 对比两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n(%)
组别 | 例数(n) | 病房管理不合格 | 基础护理不合格 | 礼仪不规范 | 总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
观察组 | 182 | 4(2.20) | 4(2.20) | 0.00(0.00) | 8(4.40) |
对照组 | 182 | 12(6.59) | 12(6.59) | 8(4.40) | 12(17.58) |
9.72813 | |||||
P值 | 0.008 |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同时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整体更低,进而从实践的角度验证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心内科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高血压方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护理规范或自身原因,而出现较为明显的护理风险,很容易在临床上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或护患纠纷。在进行现代护理操作时发现,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并且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是一种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措施,能够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通过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整体较高。
参考文献
[1]杨鲜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3):539-541.
[2]杨帆.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探究[J].人人健康,2020(10):239-240.
[3]诸雯.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20(09):298.
[4]葛在凤,陈琳,张姣.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2):150-151.
[5]晏春霞.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79-180.
[6]朱晶.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2):101.DOI:10.19738/j.cnki.psy.2019.22.089.
[7]张香香.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