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镇雷公坑小学 513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主要以基础为主,虽较为简单但却对学生未来学习提供较大帮助。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之余还需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习惯,以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学习,最终于小学阶段掌握充足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研究以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习字意识为基础,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社团活动的设计展开分析,由活动设计、行为引导、交互环节三个角度尝试分析如何促进学生形成习字意识、提升习字意识,将学习转变为习惯,于小学阶段树立并引导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小学;社团活动;习字意识
生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关乎学生知识储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形成,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有着直观影响。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实现与展开,学生课余时间增加的同时更获得自主发展兴趣、选择活动并参与的机会,而语文社团便是其中之一,受到学生的喜爱。围绕实际而言,如何使学生于参与社团活动时真正获得提升而并非玩乐,还需教师藉由活动的设计、展开对学生实现引导,由实际举措使学生在参与语文社团时获得提升。
一、基于兴趣激发的活动设计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农村小学学生选择参与语文社团的核心动力。语文社团不同于日常教学,是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学习而形成的学生社团,而这也决定了兴趣为参与社团的根本动力。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以此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最终完成习字意识提升目的,教师还需基于社团活动设计实现分析,使学生带有兴趣地、较为期待地参与社团活动。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社团”对他们而言较为新鲜,自主选择下的各类活动更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并以此随着教师引导将兴趣转变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扎实的语文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可在社团活动的设计上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以此逐渐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的选择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感知自己属于社团中的一份子,进而具有较强的参与感、主人翁观念,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举例而言,在社团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自行设计一系列内容,构建相关活动并提供给学生选择,根据活动选择人数确定哪一种活动首先展开及后续活动的顺序,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参与热情来确定活动的开展顺序。如语文社团中常见的活动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社会实践、趣味语文(组词、造句)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投票选择活动的轮换顺序,以习字为基础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逐渐提升生字学习储备,引导学生在生字学习过程中实现积累与应用,以此促进学生提升。
二、鼓励求知,形成习字习惯
生字的学习本身是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而此类学习过程意味着从无到有,对于小学生而言属于探索未知的过程,受到大部分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引导树立学生习字意识,逐渐促进其习惯形成,为学生在认知中埋下“终身学习”的种子。
举例而言,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便可基于故事的选择,将生字融入其中,以改写、编辑调整的方式,在内容不产生变化的情况下融入生字,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接受程度使每一次社团活动的“讲故事”环节中均包含学生尚未学习的多个生字。小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发现生字,而这便是他们所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生字为基础,引导学生在不知道生字的情况下,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推理”出生字的内容,通过趣味活动,借助学生对故事的喜爱,将以往相对较为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求知、探索的趣味过程,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习的习惯,将游戏转变为习惯,进而主动学习未知知识。学生通过此类引导,在参与语文社团的学习活动后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习惯养成并应用到日常学习中,发现生字即刺激其求知欲、开展学习,进而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良性循环,以习字意识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形成为未来提供发展基础。
三、创设交流氛围,促进生生交互
社团是学生的社团而并非是教师的社团,这意味着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希望能够得到相对于在校学习而言更多的自由空间。作为教师,还应重视这一点并尊重学生的选择,于此基础上为学生构建更为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其在兴趣社团的活动中实现发展与提升。
以农村小学的现有情况为例,语文社团的展开在校内得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为活动引导与组织,在社团开展期间保证学生安全、引导学生发展。结合习字意识提升分析,便是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以此促进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于社团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学习、发展。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系列活动展开分析,结合小学生希望展现个性、呈现自己独特优势的性格特点展开分析,教师可在活动中允许学生自主交流、自由交流,并鼓励学生在参与活动后表达感想、彰显自我,以参与感想为基础将生字学习后所得实现有效应用。由习字角度出发,读、写本就具有较强关联,此时教师便可实现由沟通交流展开以读促写、以写促学模式的展开,基于上文所述的对应活动中给予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必要时,还可基于生字的学习实现拓展,如一个生字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与意义,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拓展内容,在组词、造句等趣味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生字、学习生字,进而由交流表达看法,以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交流氛围,实现学生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生于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引导以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学习模式仍需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基于实际环境与资源展开优化与改善。结合实际而言,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展开引导,学生习字意识的形成与习惯巩固还需依靠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的设计使其具备兴趣,以兴趣着手进而逐渐形成习惯,通过引导求知欲的方式使学生习惯学习模式、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于潜移默化中由求知欲引导、由教师引导而相沿成习、习以成性,最终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云玲.“互联网+”背景下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2(21):24.
[2]张智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策略[J].江西教育,2022(12):57-58.
[3]何大苹.探究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1(3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