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医院 浙江 湖州 3133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是2021年6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开展治疗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可以通过抽签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ADL与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与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临床中开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神经功能
急性脑血管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且该疾病还存在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急性脑血管患者会出现失语、吞咽障碍、偏瘫、痴呆等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临床需要积极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开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是2021年6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开展治疗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可以通过抽签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患者数量均是30例。实验组中性别为男性的患者有20例,性别为女性的患者有10例,患者年龄处在25-76岁范围内,年龄平均范围是(52.36±1.36)岁。参照组中性别为男性的患者有19例,性别为女性的患者有11例,患者年龄处在24-75岁范围内,年龄平均范围是(50.18±1.46)岁。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资料,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医护人员对脑出血患者开展稳定血压、脱水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医护人员对脑梗死患者开展降血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稳定斑块等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对良好肢位与关节开展床上训练,患者在早期开展坐位、站立与翻身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平地与上下楼梯的步行训练,1次/d,30min/次,6次/w。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中频电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瘫痪侧肢肌肉起止处放置电极,按照患者不同病情来对电极点进行更换,电流强度需要调整到患者耐受且肌肉收缩为宜,2次/d,20min/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与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运用SPSS 26.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来呈现计量资料,t值作为研究数据的检验值,如果p<0.05,则可以说明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NIHSS评分,实验组为(17.29±4.55)分,参照组为(25.31±6.43)分,t=10.365,p=0.001。比较ADL评分,实验组为(68.95±13.25)分,参照组为(52.46±12.57)分,t=10.118,p=0.001。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疾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可以是脑血管突然形成了血栓,脑栓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2]。急性脑血管患者患病后会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所以临床进一步增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可以运用药物来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可以让患者的机体损害得到减轻,然而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所以临床需运用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治疗急性脑血管[3]。临床可以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发病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主要是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以此使得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得到重建。有相关临床研究表示,在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让患者更快更好的构建侧支循环,有利于重组脑细胞。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床上训练,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关节挛缩与肢体变形。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开展上下楼梯步行、站立、翻身等运动训练,能够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减轻,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结果数据表示,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所以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总结上述内容可知,急性脑血管患者在临床中采取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但可以让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得到有效减轻,还可以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1]孙瑄, 高峰, 佟旭,等. 串联病变是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单中心队列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6(5):7.
[2]向勇.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经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09(33):2.
[3]董发新.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