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妇幼保健院 663300
【摘要】目的 探究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例单胎早产儿,视为此次实验的探究对象,并对单胎早产新生儿粪便样本的细菌丰富程度,简析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实际关系。结果 出生3d,胎龄为34-36周组早产儿其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8-30周组、31-33周组;且不同出生体重,>2500g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1000g组。结论 经临床实验研究,单胎足月儿的细菌定植延迟率与多样性明显低于单胎早产儿,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就越少,延迟定植几率就越大,会在出生21d后,肠道微生态渐渐归于正常。
【关键词】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变化;胎龄
研究表明,许多人体疾病与肠道健康紧密相关,90%以上的传染病均与消化道有所关联[1]。据相关统计,我国超过8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疾病。对于新生儿出生时肠道菌群的建立是受到母体影响。出生后,肠道内以肠球菌为主的细菌开始定植。出生后24小时,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开始占主导地位。在外因的持续影响下,新生儿肠道微生态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发育到与成人相似的程度[2]。因此,一旦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基于此,为进一步研究胎龄、出生体重与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变化紧密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例新生儿,视为此次实验的探究对象,其男女比例为6:9,胎龄28-36周,平均胎龄(31.47±0.72)周;出生体重1000-2500g,平均出生体重(3195.19±304.81)g。
纳入标准:①单胎,胎龄<37周;②新生儿的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③患儿依据《实用新生儿学》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宫内窘迫史的胎儿;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③合并畸形的胎儿;④合并严重感染、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肝炎的胎儿;⑤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的胎儿;⑥出生后使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胎儿。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利用自制的新生儿基本信息调查表收集新生儿的基础资料,包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家庭住址和电话。记录在院、出院时患儿体重,于出生后3天、21天对患者进行随访,此时可收集患儿粪便。
1.2.2粪便标本收集
利用临床前瞻性病例研究,记录并分析所收集的病例数据以及纳入的符合标准的VLBWI粪便样本,对其行动态观察。
1.3观察指标
(2)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和第21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依据胎龄将早产儿分成28-30周、31-33周、34-36周。
(3)比较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和第21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依照出生体重,早产儿被分为≤1000g组、>1500-2000g组、>2000-2500g组、>2500g组。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胎龄早产儿肠道菌多样性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21d肠道菌多样性高于出生3d;出生3d,34-36周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8-30周、31-3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不同胎龄早产儿肠道菌群丰度比较 [(x±s),分]
组别 | 例数 | 3d | 21d |
28-30周组 | 3 | 1.05±0.28a | 1.21±0.48a |
31-33周组 | 5 | 1.24±0.37ab | 1.50±0.56ab |
34-36周组 | 7 | 1.59±0.14abc | 1.98±0.21abc |
F | 5.330 | 4.400 | |
P | 0.022 | 0.037 |
注:a为与31-33周组比较,P<0.05;b为与比较,P<0.05;b为与34-36周组比较,P<0.05;c为与组间出生3d比较,P<0.05。
2.2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
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生21d 的肠道菌多样性高于出生3d;出生3d,其中>2500g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100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丰度比较 [(x±s),分]
组别 | 例数 | 3d | 21d |
≤1000g组 | 1 | 1.14±0.05ab | 1.54±0.35abc |
>1500-2000g组 | 3 | 1.35±0.16ab | 1.75±0.53abc |
>2000-2500g组 | 5 | 1.79±0.21ab | 1.91±0.75abc |
>2500g组 | 6 | 1.82±0.34 | 1.98±0.83 |
F | 3.619 | 0.135 | |
P | 0.049 | 0.937 |
注:a为与>2000-2500g组比较,(P<0.05);b为与>2500g组比较,(P<0.05);c为与同组出生3d比较(P<0.05)。
3 讨论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微生态平衡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正常菌群不仅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还具有抵抗细菌入侵、调节免疫的免疫功能。早产儿的肠道还未发育完全,不能建立完整的微生态平衡,并抗生素的应用会影响其正常肠道菌群的定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引起腹泻、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3]。
相关研究表明,胎龄和出生体重为影响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关键因素,且胎龄和出生体重水平与新生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有关。胎龄和体重越小,胎儿发育越不完善,肠道微生物群的建立越慢,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更加重视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出生3d,胎龄为34-36周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8-30周组、31-33周组和组;且不同出生体重,>2500g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1000g组。此次研究与丁可军、侯红林、舒莉萍、黄璟、吴昌学结果一致[4]。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定植能力相对较差,医护人员需要更加重视早产儿肠道并发症的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早产儿的细菌定植延迟率高、多样性差,远不及足月儿,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越少,延迟定植的可能性越大。但会在出生后21天,生新生儿肠道微态将逐渐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朱理佳,马晓丹,段江,李檬,黄永坤.不同胎龄早产儿和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肝生化变化及临床意义[J].《肝脏》,2021,(09):1036-1040.
[2]丁再萌,祖婷.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1):1264-1268.
[3]丁玉玲.小于胎龄早产儿与适于胎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264-269.
[4]丁可军,侯红林,舒莉萍,黄璟,吴昌学.12722例新生儿出生体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11):129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