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 针对诊断学学习的方法及内容进行探析。方法 将诊断学的学习要点、诊断思维、人文医学及临床技能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探讨。结论 学好诊断学要重视理论讲授、课堂实践、临床见习,既要与时俱进,掌握临床诊断的新技术,更要重视基本技能,勤于实践,精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提升。
关键词:诊断学;实践;研究
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它阐述症状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讲解问诊和检体诊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能准确分析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掌握临床常见基本技能,学习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和临床思维去识别、判断疾病。因此,通过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学会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才能在临床中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病人。
1.诊断学重点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诊断学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与临床思维,诊断学理论学习期间,尽早安排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工作期间,多参加教学、医疗查房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断总结和学习提升;既能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又能拓宽学生诊断思路。通过多临床、反复临床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
2.诊断思维与人文医学的培养贯穿始终
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各种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在临床诊断的实践活动中,医师就好比医学侦探,通过获取患者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整理,以解开疾病诊断之惑。新时代的“五术好医生”,更需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能正确的诊断疾病,进而为患者解除疾苦。
学习诊断学,重视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诊断的手段日新月异。如MRI、PETCT、四维彩超、荧光定量PCR技术、甚至基因诊断等均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但是,基本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并不能因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而被淡化、被忽略;而应该是不断强化,相互补充、完善。如叩诊音的病理变化,以及听诊所闻及的杂音、啰音等,尚难从上述高新技术的检查中如实地反映出来。从临床意义上说,医师对患者全身状况和心脏功能的估计比仪器更加全面、更符合实际。因此,对医学生从临床学习一开始就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结合新技术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4.诊断学的学习内容
诊断学的内容广泛,包括问诊-接触患者倾听其陈述,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做到全面、准确而重点突出的体格检查,以患者为中心,切勿因为学习知识与技能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学习用临床技能去发现各种病变,学习评价临床各种资料,并能用动态的思维进行分析、综合,联系疾病发生的机制,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的全过程。
4.1症状诊断,症状是指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改变。医师通过与患者对话,听取其陈述,进行病史采集,研究各种症状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联系其病理生理基础,得出初步诊断的印象或可能性诊断。
4.2检体诊断,医师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器械工具(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发现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客观变化。
4.3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内镜检查及内科常用诊断技术操作,均属临床诊断常用的检查措施,可借以掌握相应器官的病理变化或功能状态。
4.4病历记录,是将问诊、查体等所获得的临床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加工,形成的书面材料,它既是医疗活动的重要文件,也是患者病情记录的法律文件。
要学好诊断学,作为一名医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行为准则,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提高,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技巧。应该熟练掌握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器官的重点体查。做到全面、规范、有序、结果可靠,并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在书写病历方面,能对问诊、体格检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写出内容真实可靠、格式正确规范、清晰流畅的高质量病历。我们只有潜心学习,勤于思考,不断磨砺,才能达到这些要求,为做新时代“五术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