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离焦曲线对视觉功能的改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离焦曲线对视觉功能的改善评价

王浩雪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目的:借助双眼离焦曲线于术后对接受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时间起始于2019.8,终止时间为2022.05,样本共计70例(140眼),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70眼)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参照组(35例,70眼)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和比较组间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双眼离焦曲线。结果:组间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裸眼远视力相近,最佳矫正33cm近视力相近(P>0.05),观察组裸眼33cm近视力(0.29±0.09)相比参照组(0.20±0.06)要高(P<0.05)。参照组近距离曲线相较于观察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曲线下面积(4.55)相较于参照组(3.31)要大(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以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有确切效果,可改善患者裸眼近、远视力,提高其视觉质量。

关键词:双眼离焦曲线;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视觉功能

晶状体混浊为白内障病理特点,该疾病会对患者视觉功能构成阻碍。既往临床上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时以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其能够改善病症,但其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视力,所植入的晶状体不具有光学调节功能[1]。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已趋于成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主观视觉质量。离焦曲线作为一种评估患者术后视觉功能、质量的方法被运用在临床多向研究中[2]。本次研究借助离焦曲线等工具的测量,观察与分析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在接受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改善情况,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时间起始于2019.8,终止时间为2022.05,样本共计70例(140眼),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35例,70眼)与参照组(35例,70眼),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7,年龄在49-78岁,均值(63.48±3.14)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9:16,年龄在50-78岁,均值(64.03±3.27)岁。组间基本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组间均于术前进行视力、眼压测量、眼底检查以及白内障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术后屈光状态预期目标选择人工晶体。

观察组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进行散瞳处理,使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予以患者表面麻醉,达到麻醉效果后做手术切口,切口部位为角膜边缘,切口长度控制在2.8mm,采取连续性环形居中的方式进行撕囊处理,直径控制在5.5mm,将皮质及晶状体核行水分离,之后使用超声乳化将其吸除,抛光后囊,将粘弹剂植入前房,植入多焦点非球面晶体(ZEISS AT LISA 809M)。

参照组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基础操作与观察组相同,植入单焦点非球面晶体(HOYA-PY60AD),将前房粘弹剂吸出,行水密角膜切口,将晶体位置调整为居中。

1.3观察指标

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检查,检测与对比组间所纳入对象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双眼离焦曲线:使用插片测量实验对象双眼离焦曲线,从+2.0D~-3.5D开始,以0.5D为间隔进行试镜,用小数记录法记录视力值,测量不同屈光度下患者的视力、焦点深度,基于此计算曲线下面积。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25.0计算,计量资料:(),由t检验。于统计学层面有差异:P<0.05。

2结果

2.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比照参照组,观察组所纳入对象的裸眼33cm视力要高(P<0.05),组间其余评测纳入项均相近(P>0.05),见表1。

表1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

组别

n

裸眼视力

最佳矫正视力

33cm近视力

远视力

33cm近视力

远视力

观察组

35

0.29±0.09

0.14±0.07

0.18±0.10

0.05±0.01

参照组

35

0.20±0.06

0.13±0.05

0.21±0.12

0.06±0.03

t

--

4.922

0.688

1.136

1.871

P

--

0.009

0.494

0.260

0.066

2.2双眼离焦曲线

术后3个月通过随访检查,观察与比较在不同调节范围内组间所纳入对象的视力情况,并进行双眼焦曲线图。观察组所纳入患者的焦深范围在(4.56±1.02)D,参照组所纳入患者的焦深范围在(3.02±0.42)D;观察组的离焦曲线下面积为4.55,参照组为3.31,组间比对,观察组的值更高,P<0.05。观察组的离焦曲线特点呈现为平滑双峰状,于0D~-1D区间内出现峰值,下降趋势平缓。参照组的离焦曲线特点呈现为单峰状,于0D~-1D区间出现峰值,-1.5D~-3.5D区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3讨论

遗传因素、代谢异常、年龄因素、外伤因素等因素均会导致晶状体发生混浊,引发白内障。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屈光改变、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3]。既往临床上常采取的单焦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改善患者远视能力,但近视力需要借助眼镜进行弥补。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将一个含近、中、远的多个焦点的人工晶体置换混浊的晶状体,相较于单焦点人工晶体能够满足患者多距离视力要求。

离焦曲线是借助不同度数的镜片构成离焦,能够模拟患者对不同距离的视觉需求,纵坐标为患者视力,横坐标为镜片度数以此描绘出曲线,通过曲线对患者视力表现进行分析,当视力增加,离焦曲线也会素质升高,视力表现也就越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检测结果比对,观察组所纳入对象的裸眼33cm视力比照参照组要高(P<0.05),组间其余评测纳入项均相近(P>0.05)。近距离曲线比对,参照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曲线下面积比较,观察组的值更高(P<0.05)。由此说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觉功能。

综上,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病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有显著效果,离焦曲线测量能够为临床预估患者术后视力目标、了解晶体功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单玉琴, 郑广瑛, 李莉.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长期视觉质量比较[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4):348-354.

[2]刘凤桐, 刘彦铄, 仇秀娟.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7):772-775.

[3]曹冲, 边立娟, 张辉,等.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矫正白内障术后老视的视觉质量[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 41(5):103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