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及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及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张璐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及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进行研究,研究项目时间范围为2020年7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随机抽选5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27 )、常规组(n=27)。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陪护人员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与患者情绪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陪护人员经护理管理后,其忧虑型、偏激型、厌烦型占比更少,研究组患者情绪质量评分更低,P<0.05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做好癌症患者系统性护理配合,注重患者陪护人员负性心理改善,对提高患者情绪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陪护人员;负性心理;癌症患者;系统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现代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也相应提高了癌症疾病发病率。现阶段,临床尚未找到癌症疾病彻底治愈方案,因此患者一旦患病就会为个人及家庭带来较为严重的治疗负担与经济负担[1]。在癌症治疗期间,不仅患者本人会因疾病症状、治疗过程产生不良情绪,患者陪护人员在此过程中也会存在明显焦虑、担忧情绪,并对患者情绪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近年来也较为关注对癌症患者陪护人员的护理照顾[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及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间,项目时间范围为2020年7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时段内院内确诊的癌症患者,研究资料共54名,设置组别研究组(n=27)和常规组(n=27)。常规组患者筛选出男患16例,筛选出女患1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57.17±5.32)岁;研究组患者筛选出男患15例,筛选出女患1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7.42±5.41)岁。所有患者均已了解研究内容,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研究期对于被纳入常规组患者,结合治疗方案进行常规化护理管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展开系统性护理管理。①治疗护理,遵医嘱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内容,帮助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了解各项治疗流程展开意义、操作过程以及对疾病康复产生的良性影响,提高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配合能力。同期做好健康教育,说明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身体损伤,帮助患者及陪护人员提前做好治疗准备,了解一些副作用症状表现,及时识别并向医护人员反馈。②心理护理,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进行针对性疏导或帮助其解决一些治疗问题。对于患者陪护人员也应积极展开心理护理,通过交流沟通了解陪护人员真实感受以及治疗态度,进行针对性疏导,减轻陪护人员情绪压力。同时向陪护人员说明健康情绪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意义,帮助陪护人员科学调节个人情绪,为患者带来良性影响。③做好社会支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与相关社会组织或患者工作单位进行联系,给予患者更多社会支持与经济援助,通过举办各式活动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1.3.1陪护人员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借助临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陪护人员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分型占比,其中研究组患者陪护人员34名,常规组患者陪护人员33名。

1.3.2患者情绪质量变化: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对患者对护理后情绪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患者情绪状态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系统为SPSS20.0,计量资料用()表示,检验用t,计数资料用(n,%)表示,选择X2检验,若两组数据比较P值未超过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 结果

2.1陪护人员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陪护人员34名,常规组患者陪护人员33名,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陪护人员各负性情绪分型占比更低,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陪护人员负性情绪改善比较(n,%)

组别

例数

忧虑型

偏激型

厌烦型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33

17(51.52)

15(45.45)

8(24.24)

6(18.18)

4(12.12)

4(12.12)

研究组

34

15(44.12)

7(20.59)

8(23.53)

1(2.94)

3(8.82)

0(0.00)

X2

0.06

4.69

0.01

4.15

1.64

4.38

P

0.95

0.03

0.94

0.04

0.31

0.03

2.2患者情绪质量比较

研究组情绪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表二.两组情绪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常规组

27

51.33±3.27

48.81±3.62

研究组

27

46.07±3.37

43.78±3.50

t

5.82

5.19

P

0.00

0.00

3讨论

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资料证实,癌症患者陪护人员情绪状态,会对患者治疗效果、心理情绪产生一定影响。患者陪护人员表现出的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情绪,会直接降低患者治疗信心,增加病耻感与愧疚感,进而降低治疗配合能力

[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为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发现患者陪护人员情绪状态改善明显,患者个人情绪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表明对患者展开系统性护理,重视其陪护人员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治疗环境,提高其情绪质量。这是因为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帮助癌症患者陪护人员有效了解不良情绪状态对患者疾病康复产生的恶性影响,积极做好自我调节与情绪放松。另外通过加强社会支持,也有助于减轻陪护人员经济压力与患者治疗负担,帮助患者获得更多正向支持,提高情绪质量[4]

总而言之,在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陪护人员护理干预,更利于提高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 蔡林,訾涔. 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178-179.

[2] 赵欣. 叙事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癌症患者家属的相关性研究[J]. 家有孕宝,2020,2(12):252.

[3] 李星妍,盛刘晖,赵倩,等. 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与自我表露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0,35(8):84-86.

[4] 张文华,李霈然,张龙,等. 肿瘤放疗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