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下资优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强基计划”下资优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江晓雪

贵州省毕节一中551700

摘要:“强基计划”属于一种有前瞻性、战略性人才培养联动计划,该计划以目标为导向,在创新与改革中不断促进学校学生培养模式的省级。在此背景下,资优生的培养实践、思考要着眼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培养实践中优化模式、转变观念,打通各个学科、学级的便捷,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强基计划;资优生;发展

引言

资优生,广义上是指拥有一定技术或专长的学生;从狭义上讲,就是智商高、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潜力超群的人。根据相关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资优生指的是在学习能力、成绩、品质及行为方面远比同学段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也指的是在各学科中有明显学习优势的学生。资优生需要将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学生能力训练、知识衔接、习惯养成等作为资优生的识别、培养模式。从“强基计划”出发,培养资优生的实践需要从追踪培训开始,将重心从知识教育向学生整体素质提升转变。

一、“强基计划”下资优生培养实践策略

(一)完善培养指导机制

1.多角度评价学生,开发学生不同潜能

要面向所有学生,以活动为载体,以兴趣为先导、个人需要为基础,以建设精准教学系统、学生活动中心、生涯规划中心、心理室评测中心。同时还要分梯度分层次实施生涯发展测评[1]。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评价,使每位学生了解自身的主要思维能力与思维倾向构成,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优势潜能,形成自我生涯发展规划意识与内驱力。

2.为学生未来发展定位

第一要以多维度评价资料为基础,以全国课程与普通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试。第二则是透过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测试,重点针对那些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第三,推进校外特级人才培养计划,这个计划主要针对具有突出优势潜力和学科、艺体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课程教学与考核在学校内进行,引进一些网络与线下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层面考察,发掘不同的学生特点,激发他们的优势潜力,评价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从而确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计划,对不同学生的优势与潜力进行评价,从心理结构、兴趣等个人因素的综合考虑,构建多元资优发展动态数据档案,结合高考、强基、优势特长对学生优势与潜能进行多样考查,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相关要素,为后续资优生培养提供切实高效的支撑。

3.建构全面的培养体系

在学业、艺术、体育、活动等各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都要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和多学科的教育。提高资优生的课程系统,提高系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2]。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以知识序列为基准,整合、补充、完善已有的传统教育课程,建立以个体发展需要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1)利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素养

第一,增加教学内容覆盖,强调基础教学。通过渗透高级思维,实行行政班教学,统一教学内容、进度、考核,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为资优生提供除国家及课程之外的有关知识;第三,扩大实训班,如五个专业竞赛基础专题讲座,学术专题讲座,名人大讲堂,名校网络公开课;第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知名企业、博物馆、博览会、科技创新展览等;第五,校园文化节、实验室创新大赛、校园美术摄影展等创新实践活动。

(2)实行强基拓展课程发展学生才能

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多维评价和多层面测试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分成不同的班级,并将不同的智能发展进行分类、分学科、分专题教学,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此类课程设置主要有:高考选修科目、艺体基础素质培优课程。

(二)建构“少教多学”新型教学模式

“少教多学”是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优秀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培养优等生时,要意识到教师已不再是班级的主宰,而是班级的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往“客体”地位。相关课程的学习旨在促进学生的反思、批判性思考,注重探究式学习、问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注重知识的转移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少教多学”的实践,使优生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形成了师生共学、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构建多元高效的家校共育平台

学校教育的成效与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性有关,而资优生也是一样。资优生培养工作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纽带,必须始终保持联系,让二者合力参与,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实践证明,构建多元高效的家校合作平台,是实现班主任自身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学校成立了家校联盟,与家长代表定期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了解学生们家庭状况的最好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强基计划”下探索、构建和培养资优生的方法时,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要从地域文化、学校管理理念、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虑。同时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资优生的有效联动性、多元选拔和评估的可操作性进行细化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陶瑶瑶.谈语文教学中资优生培养的有效措施[J].小学生(下旬刊),2021(08):75.

[2]李滔,张士民.“资优生”贯通培养:让优秀者更优秀[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03):72-75.

本文属于2021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强基计划”下资优生培养的路径探索-以毕节市为例(课题编号2021B083)中期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