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国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现如今,需提高土地管理有效性,及时应对土地资源紧张局面,通过实行科学可行措施,利用少量土地资源,创造较大的价值,促进土地利用升级,逐步完成从定量向定性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形势下,需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措施和形式上的优化,让土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1土地利用转型综述
土地利用转型是复杂的概念,涉及因素较多。在现实经济社会,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常常以特定形式使用土地,在一定区域内长时间从事商业活动。研究发现,土地使用的转型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其基础是经济向使用方式转变。实践中,土地利用的目的较明确,即通过土地利用客观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平衡。我国的传统做法是通过土地利用综合情况来评估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总结多年经验发现,土地利用十分烦琐,问题相对复杂。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积极构建土地改造模式,在正式实施规划前,完成对土地利用的评估。在此项工作中,可耕地面积的安全极为关键,属于重要保障,也是土地利用基本准则,不容忽视。同时,还要打好土地养护和合理管理的现实基础,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为确保一致性(土地使用、环境保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经济发展,制定长远、可行计划。
2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2.1土地资源工程项目对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危害
土地资源工程项目涉及许多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和农学。对于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来说,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对策,从而完成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整体调整,实现总体估算目标。目前,我国开展的土地整理工作往往重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而忽视了种植面积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如何完成土地利用的快速转变,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的关键难题。借助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促进国土资源工程项目的快速生态发展,在确立土地过程管理和运行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防范措施和实施方案。
2.2财政政策工具对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危害
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收入主要以租售为主。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征收率进行了各种变化,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土地资源的利用,从而合理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此外,我国已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周期成本,以保证土地资源的规范利用为前提。
2.3现行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危害
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制定了许多现行的土地管理办法政策,这些政策对确保当前的土地总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有土地的相关利用率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土地责任制是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一种方式。
3土地管理和利用转型的有关策略
3.1健全政策保护
政策维护的关键是退耕还林,维护现有农地。研究发现,长期过度开发网络资源势必加剧扬尘和土地盐碱化,并污染环境。此外,受城市化的危害,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势必减少农业用地总面积,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为了满足土地资源开发与设计的可持续性要求,农地返还政策正在顺利实施。重新安置农地已成为新时代的信念。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创造了标准。实践经验证明,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高质量推广土地资源管理方法带来了突破。
3.2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期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水平利用,必须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对高度,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法规,完成长期建设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掌握土地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土地规划应用水平。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资源经营者的权益应当在法律上得到体现和保障。此外,在土地利用的环节上,要摆脱诸多制约因素,确保土地权利的履行。土地是农牧业能源的关键,其影响不容低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确保农业生产对稳定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全面落实耕地的养护,使其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3加快土地整理进度
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关键技术手段。有关部门要起到正确引导产业化经营的作用,防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牟取暴利,触及种植面积底线。或者不科学的开发和设计会导致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农田养分的流失。在土地整理中,要做好人口迁移的统筹管理,以完成中小城市人口的稳定转移为突破口。相应的企业应严格执行安装方法,不应贪求速度和均匀性,以防止异常的土地纠纷。确保土地整理的科学规范。一是在保证土地资源利用能耗水平的前提下,完成土地整合,合理进行改造开发设计,确保当地农民利益最大化,并密切关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因此,它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提高了土地资源的转化、开发利用效率。
3.4土地结构调整
在土地结构调整方面,需要尊重核心原则,那就是保证农民利益,在现实工作中,要从农民实际出发,保护农民的利益,将农民利益作为采用新土地管理形式的科学依据和先决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土地管理部门政策推行需要有农民的配合,在此前提下,开发和利用土地,确保资源利用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土地价值的挖掘需要依靠农民来进行,土地的直接使用者是主要驱动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工作中,必须积极动员农民,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效率的达成。在土地改革进程中,土地资源使用需保证最佳状态,通过土地结构调整,确保土地价值充分呈现。
在此期间采用的土地整治技术有:其一,农用地整合技术。在现实工作中,生产空间属于资源载体,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生产空间的规模化以及高度匹配的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此期间工作包括对农村耕地、园林以及相关配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强化土地整治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农用地整合技术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具体实施手段有:首先,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综合分析种植传统等因素,在此前提下发展特色产业。这是新时期农业发展重点内容,需要高度重视。其次,劳动力水平应考虑到位,通过分析经济发展真实能力和科技文化水平,对核心生产因素情况作出判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最后,把特色农业看作是产业发展导向,统筹农业发挥资源,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例如:农田水利工程等。取缔传统的生产方式后,向高效集中方式转变,借助科学手段为农民增加收入,助力农村经济增长。其二,建设用地盘活技术。首先,按照农民的个人意愿完成用地规划,确保灵活用地,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保障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依照实际的建房需求,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统筹城乡发展用地,实现均衡发展。最后,注重乡土特色,借助强制化手段,整治村落环境,在农村发展中,灌输环保理念,打造文明乡村。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搭建农村生态网络,合理保护原有乡土特色。在保护土地资源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用地,既要发挥出空间建设的功能性,又要彰显出土地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的牵引下,我国土地利用转型登上了新台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顺利拉开序幕,相关工作的开展,促使积极影响产生。但目前来看,具体工作落实期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确保规章制度以及保障性条例的健全,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为土地资源管理夯实基础,发挥城市建设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峥嵘,吕振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方法探讨[J].农家参谋,2021(13):97-98.
[2]龙双全.关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J].中华建设,2021(6):44-45.
[3]王惠存.论县级及以下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J].现代农业,2020(10):72.
[4]刘永轩.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