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探讨

李孟慧,梁昌萍,曹建凌

会东县第三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200

摘要: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纪律,也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实现这几个方面的重要基础。因此,班主任要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深入了解学生,使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构建师生关系;策略

导言: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质量受到师生之间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还能给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具有发展精神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如何才能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本文给出了详细的阐述。

1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意义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促进学生性格的良性发展。小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对学生友善、宽容品格的形成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二,有利于学生健康品德的培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思想观。其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教师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理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品格。其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班主任处于强势地位

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在判断力和价值理念方面尚且不够成熟,对班主任比较畏惧,不敢将自身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且班主任在决策时比较主观,很少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班主任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

2.2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了解不深入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年龄和阅历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彼此之间的了解不深入。学生不理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种种措施的用心,也不能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而班主任也会由于学生的反应不积极,逐渐在班级管理中出现浮躁心理,以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僵硬,这主要是由于彼此之间了解不足。

2.3 管理方式相对单一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大多数是将成绩视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疏于管理学困生,而对优等生的缺点也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对班主任的区别对待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 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

3.1 转变班主任态度

从根本上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指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要比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学生要信任班主任、信赖班主任,从而主动地亲近班主任。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班主任就要转变其态度。首先,班主任要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让学生信赖,所以,班主任就要保持亲和的态度;其次,小学班主任还要关心学生,例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要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善意,逐渐成为朋友。

3.2 注重沟通与交流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时运用民主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发挥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营造和谐氛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外,班主任要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与班主任达成共识,使学生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校园中都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班主任能更加了解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3.3 采用柔性管理制度

制度构建是班级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多为硬性制度,即制度规定了什么,学生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稍有不足,便会受到相应的惩戒。比如,班级制度规定早晨7点半必须到课堂早读,学生哪怕是晚一分钟,都要受罚等。此种管理制度虽然有助于令行禁止,但对和谐课堂的营造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制度,所谓柔性管理制度,指在突出制度执行力、公正力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柔性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两点内容:首先,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内容的弹性空间,尽可能避免使用刚性化的管理标准,比如,学生每天早晨7点20至7点40到校早读。其次,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执行中的特殊性。学生违反制度内容大部分是无意为之,比如,交通拥堵导致的迟到、身体不舒服引发的课堂无精打采等,教师要先探究学生违法制度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4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过程等直接决定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效果,这除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外,还需要教师做好个人道德修养的强化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成长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造成极大的示范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校园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在仪表上,教师要注意庄重、得体,不能过于轻佻,如此,才能给小学生一种稳重感和可信任感;其次,在言语上,教师要注意文明用语,无论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学生的私下交流中,教师都需要注意文明用语,语言要柔和,不能过于犀利,如此才会产生亲和力;最后,在知识上,教师要努力拓展自身的认知视野,加大知识储量,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3.5 介入学生日常活动

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这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及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需要主动放下身段,多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就学生喜欢的话题进行讨论,如卡通片、英雄人物等,消除师生间的隔膜。此外,教师还需要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转变学生对教师身份的认知,成为学生的朋友。比如,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非常喜欢玩游戏,对此,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在课后游戏老鹰抓小鸡中,老师扮演保护小鸡的大母鸡,这对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深化效果显著。

4 结束语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能使管理和教学更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整体效果的提升。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乐于接受班级管理,信赖班主任,并且形成集体意识和发展意识,在班级中呈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参考文献:

[1]于学洋,孙晓红.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中华少年,2015(24).

[2]王若鹤.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8(11).

[3]高国花.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

[4]司国栋.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