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马秀英

仁寿县汪洋镇涂家九年制学校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家乡的来历、诗歌、民间传说喜闻乐见。因此,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乡土文化资源县有县情、乡有乡情、村有村貌,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材料,再加上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更热衷于利用现有试题,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积累乡土文化资料?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这些探究写出来,以期对广大同仁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为什么要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对此,前人已颇有论述,这里主要谈最有现实意义的几点。

首先,可以让读写内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从而提高读写的积极性和效率。正如前面所言,小学生好奇心强,通常喜欢刨根问底,如果我们的拓展延伸阅读,是家乡一座山的传说,一座庙的故事,一个景点的来龙去脉,那么,学生的阅读一定会更兴味盎然。小学生习作,要求写身边事、亲历事,但学生生活范围狭窄,所能写的材料实在较少,教师如果能启发学生讲一讲庙的故事、石的传说,那一定会让学生习作更言之有物,不会再绞尽脑汁,胡编乱造了。

其次,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语文素养一共包括四个方面,排在首位的就是文化自信。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首站就来到眉山三苏祠,并对三苏祠给予高度称赞,这充分肯定了眉山市创建读书城的努力,大大提升了眉山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进行语文阅读与习作,这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最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语文读写教学,有利于学生记住乡愁,回馈故乡。俗话说,三岁看十岁,十岁看终生,童年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乡土文化资源和语文教学整合起来,让学生记住了家乡的许多地名,熟悉了家乡的许多故事和传说,把家乡的山容水貌、花态柳情深深烙印在心底,那么,可以让学生记住乡愁,产生乡恋,可以为今天的乡村振兴留住一部分人才。即使有许多人最后离开了家乡,他们也不会把这种离开看作逃离,而更容易记住乡愁,条件成熟时再回馈家乡,报效桑梓。

二、利用乡土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识记家乡的地名、名胜和特产名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组词教学占有较大比例,这时如果能让学生用组词造句的方式,说说家乡的地名、名胜及其得名原因,可以对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的初步熏陶。下面是小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说的一些句子:

1、我住在(大雅村)七里沟,因这是一条又窄又长的山沟而得名。

2、我家附近有一座鸡公山,因这座山形似公鸡而得名。

学生由此还说出了许多家乡的地名,如云顶寺、九龙洞、杨家岭等,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通过学地名、写地名,学生既复习了许多生字,又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

其次,把课文阅读和乡土文化材料的阅读结合起来。二者结合,既可以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又可以加深对家乡名胜的印象,感知家乡名胜的美,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如学习完《赵州桥》后,我指导学生阅读本土作者黄明清的文章《八仙桥的传说》,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八仙桥位于什么地方?修建于什么时候?它与赵州桥相比谁历史更悠久?(八仙桥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比赵州桥晚得多)。

2、八仙桥为什么被取名为八仙桥?

3、对参与造桥的八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他有什么性格?

4、八仙桥与赵州桥相比,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八仙桥由三拱连接而成,叫联拱石桥。)

通过比较阅读,通过学生对八仙桥的实际观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给了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通过习作练习,描写家乡风景、家乡文化之美。习作练习既可以教师提出习作要求,学生自行观察、写作,也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游览,写出优美的作文,这些指导都可以解决作文言之无物的问题。

前者如以《家乡如此多娇》《校园最美的一角》为题目,要求学生写命题作文。作文前,教师可以对观察方法、词语运用、写景顺序进行一些指导,作文写好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朗读给家长听,看家长是不是知道写的哪里,这样学生就会乐于表达,不把习作视为畏途了。

这里重点说说后者,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一次组织学生游览涂家乡云顶寺,让学生记下见闻感受的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首先,我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与我一起组织这次活动,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抄一抄、写一写。

看一看:欣赏云顶寺的美景和文物。

听一听:听老师讲一讲云顶寺的历史:云顶寺初建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据传四川节度使韦皋和诗,人薛能曾来过,历史悠久。听庙中老爷爷、老奶奶讲云顶寺的传说。

记一记,抄一抄:看碑文,了解云顶寺的历史,抄下寺中好的诗词和对联。

写一写: 以游记形式记下游览过程和感想。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两位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注意爱护文物的教育,注意对对联的适度讲解。

在写作这一环节,我展示了自己的下水作文(限于篇幅,这里不再抄录),王老师展示了他以前陪仁寿诗词协会诗友游云顶寺的一首诗歌:

陪何秘书长登云顶寺有感

八十何老翁,健如不老松。

徒步登云顶,气势一何雄。

晚辈暗立志,锻炼如何翁。

长得百年健,积胜粟千钟。

由于这次作文有切身的游览作素材,有教师的范文作引领,学生写出了不少佳作,后来,举办了一次优秀作文汇展。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展示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