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究——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的考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4

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究——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的考察

王鑫1, 赵聪寐2

   1.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内蒙古师范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摘要  文章以“新文科”建设内涵、育人目标为行动纲领,探索适合民族高校教育环境和背景的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能力提升,产教科教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切实促进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中多要素全方位融合,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建设的交叉融合、创新协同。

关键词  新文科;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

引言

设计类专业是一门与科技、产业、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学科,更是一门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设计类专业如何顺应“新文科”的育人要求,紧密对接国家文化战略产业行业需求,构建民族地区高校设计类专业新文科育人新机制,培养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民族高校及设计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且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018年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以学校艺术学科整合为契机,不断探索与实践服务于国家与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育人模式,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机制,并取得一定成绩。

一、新文科理念与协同育人机制的学理内涵及内在关联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等,使得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新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对现代高等教育文科人才的培养有了新要求。因此,2018年8月,中共中央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底教育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新文科”这一国家战略正式实施。“新文科”理念“新”在哪里?我们认为,新文科是以现有文科为基础,适应科技与社会发展新需求,赋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新内容,同时在培养模式上突破原有学科专业限制。[1]新文科建设突出多学科融通,相关专业整合,强调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性。新文科还强调学科的文化属性与功能,重视人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与创新;强调探寻文化传播的新媒介与新范式。这些“新特征”为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

协同育人是我国重要教育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意见。“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为了培养合格人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各要素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中多要素全方位融合,解决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间诸因素不平衡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新文科建设与协同育人机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适应社会新形势,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特别是在当下,受疫情与地区不稳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科技新需求等使我国传统产业面临升级或转型;新兴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对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迫切渴求等,使得我国急需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更应有多元育人主体参与,学科专业建设更应突出交叉性、融通性。这使得新文科建设与协同育人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抓手。

二、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立体化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储备优秀人才有重要贡献。民族高校的设计类专业依托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民族高校多地处民族地区,其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略显逊色,对设计专业发展有一定掣肘。这些问题是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各民族高校都在积极寻求解决路径。

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在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本形成了目标导向——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教师培训——课程开放——行业服务的协同育人模式。该套育人机制以产教科教融合发展为双动力,理念积极响应和贯彻新文科语境下对设计教育的新要求,在内容上与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多学科背景知识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相适应。

整合学科资源,优化育人体系,贯彻新文科教育“新要求”

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办学体量大,内蒙古自治区及华北五省较有影响力。2018年底,学校为凸显学科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对艺术学科进行资源整合。为适应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2020年学校申请获批艺术与科技、工艺美术两个本科专业。至此,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类本科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及戏剧与影视学类的动画专业等9个专业(包括13个方向)。这些专业与方向分布在

我校国际设计艺术学院与工艺美术学院两个学院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虽然社会口碑好,人才量高,但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新文科建设战略,对设计类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传统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就显得不够明确;专业设置课程与行业企业需求结构不够紧密;专业壁垒与界限明显;对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欠缺等。因此,从2019年起,我们根据学校与专业办学定位及特色,贯彻新文科“新理念”,提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国际设计视野和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能力,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综合的创造思维、较强的设计实践,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区域经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以此目标,持续、动态地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育人体系。

在修订过程中,各专业方向教师充分研读设计学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标准,走访大量设计类企业和国内同类知名院校,听取各方专家意见与建议,听取在校生与毕业五年以上校友的反馈意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等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条件达成度,并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强基础、重能力,强调各专业基础课程的共享与融合;突出专业技能与设计综合素养课程的有效衔接;增加创新创业理念与实践课程;各类实践课程课时均有所增加。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创新等。我们先后修订完成9个专业的2019版、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方论证,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全部应用于我校设计学各专业与方向。

(二)产教科教并行,搭建育人平台,培育融合发展“新动力”

产教融合使得高校与企业、社会之间资源互补,因此两者联系更为紧密,合作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发展更注重生产效益、注重成果创新转化,高校设计专业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基于此我校设计类专业对接产业及社会搭建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

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等与多所驻呼相关企业与公司共建创意设计联盟,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开展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学生在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中,能够参与企业的实训项目,锻炼实操技能,积累实操经验。优秀者直接顶岗实习,毕业后优先入职实习企业。我校还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全国高新技术公司深度合作,建设多个校内实践基地。

此外,根据我区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我们产教融合对象不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企业、创业产业,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社会机构等。面向深度合作型企业、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我校在巩固生产性教学基础上,将合作项目嵌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了30多个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工作室。由工作室负责人即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将项目分解为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践课程的形式实现教学内容与项目需求的融通。同时各工作室既独立又相互联系,通力合作完成项目中涉及多专业知识技能融合的部分。这种产教融合形式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学科融合交叉,学工交替;不仅有利保障项目高质量完成,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校承接的社会各类设计项目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肯定,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服务社会力进一步提升。

科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科教融合是途径,协同育人是目的,两者相辅相成。我校设计类专业分布的两个学院均注重科研氛围的营造,强调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精心打造设计学科前沿与实践论坛。至今已邀请国内外业界专家、知名学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讲座上百次,多次承办自治区内有影响力的展览与专业竞赛。在教学中激发教师将学术前沿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优势,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探索精神。

我校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产品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工业产品设计实验室、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民族工艺美术技艺传承基地、内蒙古文化创业产业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进行科研探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创新与团队协作的能力都有较大帮助。

(三)师培引育并举,拓宽育人主体,推升人才培养“新本领”

师资是新文科建设及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能及理论水平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设计类专业以应用教学为主,对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专业一向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采取引育并举的方式充盈与培养教师队伍。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对紧缺专业教师采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近年来我校先后引进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院校毕业的设计相关专业博士10余名。同时,学校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教育,目前也有10余位青年教师攻读国内外设计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我校还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与“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为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相关专业每年派出若干名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学习,直接参与企业实践生产与研发。通过国培计划、访学与进修、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参加企业组织的“双师型”培训、参观考察相关企业与学校等多种形式,拓展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眼界,学习掌握专业新技能,出现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双师型”骨干教师与教师团队。

我校还邀请行业内设计师、技术能手、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业界知名学者等参与教学实践,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专业研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联合开展项目设计、成果转化等。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我校设计类专业育人主体,教师们与时俱进,提升了育人的新本领,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究育人方法,构建立体教学“新体系”

我校设计类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需求为导向,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开拓深耕,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方法,构建起适应新文科建设理念、社会所盼、专业所需的教学新体系。[3]

“一个主体”定基调,遵循目标导向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思维为主体。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核心内容,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更是评价设计作品的重要依据。我校设计类专业分布的两个学院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增加设计思维相关课程学分与课时,开设在地性课程,采用设计云资源互动等手段来加强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的培养。

“两个资源”做依托,将地域民族与民间艺术作为教学重要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史以来,内蒙古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及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遗存异常丰富。将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设计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传统技艺、装饰元素、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及文化内涵,启发与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田野调查、艺术采风、美育工作坊等课程实践,使学生感受与思考用现代数媒手段、设计表现方式保护文化遗产、传播本土文化、启发美育教育、融入现代生活。以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训练内容,再用专业所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专业的教育特色。

“三种模式”筑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使课程体系满足不同程度与阶段的专业需求。“嵌入式”课程体系用以满足专业化需求。以专业核心课为基础,根据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机构、中高职院校等不同行业对设计类专业岗位需求,梳理出设计开发、设计推广、文化传播、教育培训等几大需求,并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针对性专业训练,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面向不同行业的学习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凑式”教学设计,符合教学规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课程衔接与教学设计方面按照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紧凑、时间紧凑、形式紧凑的原则进行排布,组成课程模块,形成课程群。即在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遵循内容紧凑原则下,设计了基础课、核心课、专业课等模块;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衔接遵循时间紧凑原则下,设计了基础理论课、核心技能课、专题设计课、选题研究课、产学研合作开发、毕业设计等模块;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衔接遵循形式紧凑原则下,设计了校内项目实习、校外项目实习、创新创业课程等模块。上述课程模块构成改革后的新课程体系基础,各课程模块间采用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以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上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动了课程中知识与能力间的联系与转化。

“四个链接”成体系,形成资源链、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四方有效互动,[4]直指需求导向,构建起我校设计类专业立体教学新体系。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具体途径,围绕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资源方面挖掘地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在教学内容中艺术资源进行艺术价值的转化,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在服务社会方面主要服务于内蒙古地区地方产业与文化事业,四个方面链接紧密。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四方良性对接,有效互动,从而形成逻辑严谨的教学体系和开放性的育人新方法。

三、新文科建设语境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成效

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在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获得提升。在2019-2021年间,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计类专业汇集了一批年轻高层次人才。

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获得建设。2018年以来,我校设计类专业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多家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创新创业校外实习基地、教育实践基地。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科技厅、行业协会合作共建产业研究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平台等。地方政府和学校共同投入近千万元建成专业实训中心、实训融合劳动美育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教师教科研创新能力获得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分离的问题获得较大改善。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师技能大赛、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不同奖项。我校设计类专业获批自治区级、校级一流课程10余门,自治区级美育精品课程2门。2018年以来,出版教材9部,出版专著3部;科研项目立项2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3项、国家艺术基金各类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8项;发表各级别论文50多篇;获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5项等。

学生设计思维与创新创意能力获得提升。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区内外各项专业大赛中获得良好成绩。在教育部认可的56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大赛,我校学生均有参加并获得大奖。例如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金奖1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比赛中获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3项。在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学生组非命题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在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学生获得各等级奖项12项等,充分体现出我校多方协同育人的成果及人才培养的实力与水平。

结语

实践证明,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在指引下,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类专业育人生态得到改善探索并初步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多方联动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高效的育人机制、显著的育人成效,拓展协同育人新格局获得社会高度评价,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与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06):52-59

[2]孙永军.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3):78-80

[3]张伟,张祥友.“双引擎立体式”计算机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0(03):1-8

[4]周亚辉,王卓敏.民族地区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02):28-32

基金项目:2021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新文科建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02287007);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批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建设语境中的民族高校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xyj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