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临床学中,亚低温治疗亦称冬眠治疗法或是人工冬眠,主要采用物理方式(人工方法)使人体体温下降至预期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新生儿窒息属于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简称HIE)则是新生儿窒息疾病的一种,该病多见于足月的儿童,部分早产儿也易出现,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亚低温治疗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的重要措施,有效保护新生儿的神经功能,而在进行亚低温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的监护非常重要,护理干预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护理进展
前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作为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宫内窘迫,如羊水、脐带异常等症状,新生儿窒息则为该病症的典型特征,对婴儿的伤害极大[1]。亚低温主要指脑部温度在28~35℃,因32℃之下的低温易出现其他多种并发症,因此当人体温度到达32~35℃时宜采用亚低温进行治疗。亚低温治疗主要利用人工的方法,将婴儿脑部温度下降至26℃,以此达到类似冬眠的效果,进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后期后遗症发生几率[2]。该治疗方式虽效果明显,且具备简便、快速、安全等优势,但亚低温治疗对患儿的监护也非常重要,进行必要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当前,临床采取亚低温治疗成年脑损伤已取得明显效果,国外也出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相关报道[4]。因此,本文就新生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亚低温治疗的方式及应用
1.1治疗方式
多于生后的6h内进行。帮新生儿戴好降温帽,将温度设置10℃左右,且控制肛温在(35±0.3)℃。时刻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意识、瞳孔、疼痛应激反应等),采用心电仪持续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等指标,保障室内环境稳定,持续降温72h后停止,使其自然复温或采取远红外线复温[5]。
1.2应用
该治疗主要有助于:(1)降低并改善脑氧及细胞能量的代谢,降低神经元内的乳酸聚集,由此维持体内各离子平衡状态,抑制继发性的脑损伤。(2)抑制细胞毒性过程。减少及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一氧化氮等过度释放,断绝毒性发生。(3)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有效保护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局部脑缺血等。另外,临床使用镇静药辅以治疗,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使患儿能够进入睡眠状态;再配以物理降温,使低温处在可控状态,抑制中枢神经,削减外界的刺激,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4)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少脑水肿的发生,提升血氧含量,进而促进心肺功能及微循环[6-7]。
2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措施
2.1温度监测
温度监测主要包括降温、体温维持及复温这三个阶段。(1)降温:控制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定时进行消毒及通风,保证控制的质量。降温前核对患儿温度,依据其实际肛温从而调节降温帽温度。时刻监测患儿鼻咽部的温度并观察温度传感器及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此外,设定温度下降幅度保持在1~2h下降1℃,这样则是理想治疗状态[8]。(2)体温维持:因患儿头部温度下降的同时体温也相应下降,易引起硬肿症状,所以可采用远红外线或热水袋维持体温。注意及时更换热水袋及直接接触,防止二次伤害[9]。(3)复温:待患儿治疗后进行复温,但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控制10小时至12小时。同时严密监测患儿的肛温,每隔4h测量体温[10]。
2.2机体特征监测
2.2.1神经系统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及肌力、张力有无异常现象,同时对面部肌肉状态,如面部有无皱眉、挤眼;依据光反射反应和瞳孔的大小判定是否出现惊厥现象。若患儿病情严重,相继出现嗜睡、四肢乏软等即刻停止使用镇静剂,观察其呼吸频率变化,若低于20次/min,及时采取呼吸机辅以治疗[11]。
2.2.2循环系统
护理期间,严密监测患儿的心肺功能,保持心率>100次/min,动脉压≥40mmHg。若动脉压低于以上标准,则予以渗盐水扩容治疗,泵注时间长于1h;此外,若患儿心率一直维持不变甚至低于100次/min,且伴随低血压,则及时暂停亚低温治疗。观察患儿吸氧状况,若出现缺氧予以呼吸机或是气管进行呼吸,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道有无阻塞物,防止出现窒息[12]。
2.2.3肾脏功能
新生儿出现窒息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肾脏功能,且治疗过程中会引起少尿等其他并发症。因此,观察并记录患儿尿液变化,保障动态平衡;另外,定时分析肾功能、血气状况,监测其酸碱平衡、电解质等。若尿量低于1mL/(kg·h)可应用少剂量多巴胺治疗,若低于0.5mL/(kg·h)且存在血钾增高则停止亚低温治疗[13]。
2.3皮肤护理和营养供给
2.3.1皮肤护理
治疗中,因血管收缩及皮肤血液的粘滞度升高,患儿易出现水肿症状,最常见的是下肢水肿。因此,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协助患儿采取平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可剃掉患儿脑后毛发,并贴上3m水胶体辅料防止压疮,检查其皮肤状态,保证其干燥清洁,护理过程中尽量将噪音降低至最低
[14]。
2.3.2喂养
新生儿一旦出现窒息,体内的内脏血流会再分布,诱发肠胃出血等损伤;且因低温治疗易减弱肠胃蠕动,继而减弱吸收功能,加剧低血糖、脑损伤的症状。所以护理中,保证患儿充分的营养,注射营养液时注意匀速,使血糖处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提升体内组织的正常生长及修复。同时,进行常规禁食,予以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后可予以喂奶、鼻饲喂养等方式保证肠胃正常吸收营养。时刻观察患儿喂奶有无不适症状,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15-16]。
3结论
针对新生儿采取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治疗期间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儿的温度、机体功能,满足其营养支持,有效加快患儿康复,为临床治疗新生儿提供有效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冬雪,马建荣.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6):463-467.
[2]尚培薇,边兆敏,孙逊,等.3种亚低温疗法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6):1148-1151.
[3]程海霞.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J].甘肃医药,2019,37(5):422-423.
[4]陈信,彭万胜,张阵,等.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1):1046.
[5]谭翠玲.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1):1813-1815.
[6]曾凡连,陈数珍,杨慧君.亚低温治疗仪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0(11):1582-1582.
[7]卢瑞红,王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J].蛇志,2018,29(2):349-351.
[8]陈德源,潘柳华.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409-4412.
[9]宋小燕,陈红武,廖卫华,等.持续脑功能监测评估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8,33(1):7-11.
[10]崔法新,王青霞,王爱华,等.EPO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7(17):3087-3090.
[11]刘宇,李振.亚低温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6):572-576.
[12]李国吾,武玉荣,邹俊,等.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3(2):193-194.
[13]薛立果,徐延德,宋家栋,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3(11):1-3.
[14]王桂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2(5):18-19.
[15]水涛,郭再玉,张国哲,等.亚低温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和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9):1489-1492.
[16]李咏芝.术中亚低温疗法对老年急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6):66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