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猫叫综合征1例

/ 1

新生儿期猫叫综合征1例

蓝春岚,黄雪美,潘双静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1

患儿,女,4天余,因“哭声低尖、吸吮差4天余”于2018年10月就诊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患儿系其母孕4产2孕37+2周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400g(第5到第10百分位之间),身长48cm,羊水时羊水清,否认窒息抢救史。生后发现气促,反应欠佳,活动少,吐奶,吸吮差,外院转入我科。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无特殊物质接触史。入院体格检查:T36.6℃,P140次/分,R42次/分,Bp70/40mmHg,神清,反应差,弹足3次哭,哭声低尖,似猫叫,颜面及躯干皮肤轻度黄染,头偏小,满月脸,鼻梁低,眼距宽,小下颌,右耳附耳,乳晕发育不成熟,右手贯通掌,拇指内收,前囟平软,颈软,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HR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可闻及2/6级杂音,腹软,不胀,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低。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CRT 2″。辅助检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数 19.41×10^9/L,红细胞数 4.18×10^12/L,血红蛋白 132g/L,血小板数 3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5.0%,淋巴细胞百分比 11.0%;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0.50mg/L,C反应蛋白 <5.00mg/L;心脏彩超:房间隔缺损(继发型0.48cm),室间隔缺损(0.7cm),动脉导管未闭(0.38cm),肺动脉高压,双侧上腔静脉。泌尿系B超示:提示马蹄肾并右侧肾积水。外周血染色体检测结果:46,XX,del(5)(p13)。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和外周血染色体结果诊断猫叫综合征。建议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但家属不愿意。入院后予抗感染、蓝光退黄、适当喂养、补液等处理。6天后,患儿吃奶较前好转,吸吮慢,可经口完成全部奶量,临床好转出院。患儿1个月随访,家属诉吃奶较前有力,奶量偏少,体重2700g,头围31.5cm,身长47cm(均位于第5百分位以下),反应欠佳,少哭,哭声仍尖,哭声较前大,拇指仍内收,较前好转,可追声,不会追人、追物,不会笑。

2018-12-29 13:37:10.690000

图1: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讨论:猫叫综合征是病因为5号染色体短臂(p)部分缺失。85-90%患者是由基因突变形成,10-15%患儿的父母是平衡易位携带者3。在婴儿期女性发病率高,约为70%为女性,但男性存活率高,故儿童期多为男性4。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婴儿期高调的猫叫样哭声。患儿大多数出生体重低于2500g,由于喉部发育异常,均有猫叫样哭声,伴特殊面容:小头,圆脸,眼距宽,内眦赘皮,眼裂下斜,低位畸形耳,贯通手。其他可见短颈,视神经萎缩,手指弯曲,脾、肾缺如,腹股沟疝,脊柱侧弯及隐睾等。有不同类型的心脏畸形。生后典型表现为反应差、吸吮差,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吐奶,喂养不耐受,频繁胃食管返流,易呛奶,甚至窒息2。婴幼儿期小圆脸畸形较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少年期和成人期,脸逐渐变长而窄。随着年龄的增长,猫叫哭声好转,IQ值仅20-30。该综合征患儿50%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约1%患儿有严重智力低下及发育障碍,生活一般不能自理,但仍有成活至成年并且可孕育下一代5

研究显示,5P染色体不同部位的缺失对应相关的临床症状,5P15.2到5P15.31附近是似猫叫哭声和少儿期典型面部特征的相关区域,5P15.13到5P15.2之间是成年期典型面部特征的关键区域,5P14是无基因区或少基因区,5P13.32到5P12之间是严重智力低下及不同的畸形的关键区域,5P13.32-5P13.33及5P14.33-5P15.13及5P15.31至5P末端是轻微/中度智力低下的关键区域1

因此,在临床工作当中,发现新生儿期出现猫叫样哭声及特殊面容时,应考虑该病,行染色体及基因检查,争取早发现,早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但美霞,张小晓,张秀清.等.5p缺失综合征的表型分类及各相关区域的细胞遗传图[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8(05):19-24.

[2]白萌萌 孟林 李文. 等.新生儿期猫叫综合征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18(7),554-554

[3]韦拔,陈继昌,郑敏.5p缺失综合征新生儿期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53-154.

[4]马立显, 李文婕. 新生儿猫叫综合征1例[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3):336-336.

[5]崔继华,祁建勤,张红红.等.猫叫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07):904-905.

第一作者:蓝春岚,女,1987年生,学士学位,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