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313000
摘要:安全工作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现阶段安全管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企业管理者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抓紧抓好,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高认知,知责明责、尽责担当。
关键词:安全管理责任制;履职尽责;现状;对策
引言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党中央的殷切期望,面对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深化对安全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员工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强化“三基”工作,持续推动“不安全不生产”等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责任至上、失责可耻”氛围,加快推动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要做好安全工作,首要是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明确责任,下面笔者就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如何正确履行安全职责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1.安全科学管理概述
科学管理主要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现代管理理论特点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其理论基础,应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科学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独立学科体系。科学管理的特点:①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②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③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2.企业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现状
2.1传统观念认知错误,安全职责不清
传统观念认为安全就是安全监管部门和安全员的事,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监管作用,而忽略了生产运营单位的自主管理,从而造成安全管理职责混乱,是当前众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的根本性原因。
排查安全隐患是安全员的职责,那么安全隐患的整改也是安全员吗?根据法律规定,安全员是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验收隐患整改情况。隐患整改应由属地管理人员组织进行,因为人、料、机等生产要素掌握在他们手里,安全员拿什么整改?但往往在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忙于应付日常琐事,导致没有办法承担本该起到专业支撑的职责。
2.2安全管理体系与日常管理“两张皮”
企业年年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目标,部分管理者把“任务分解”当成稀释责任的手段,计划做好了,任务细化了,就当做工作完成了。各种关于安全管理的红头文件发一堆,可文件发完了,也传达完了,至于工作的结果如何不去现场落实。为了赶生产进度,基层管理者默许违章,甚至带头违章、违章指挥,还理直气壮的认为“工厂如果没有效益,安全做的再好有啥用”,把安全管理抛之脑后。江苏响水“3.12”爆炸事故非常典型,事故隐患连续被查处、被通报、被罚款,企业负责人仍旧严重违法,我行我素,最终酿成了惨烈事故,这些都是管理者重生产、轻安全,没有尽职履责的表现。
2.3安全形势重压之下,形式主义和痕迹主义应运而生
于是安全工作就出现了一个怪相: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表面“码”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加水,看似“水”到渠成。把说了等于做了,做了等于做成了,做完了等于做好了,已经成为安全管理中应付式落实的“三件套”。安全口号天天喊,安全标语到处见,查到隐患,一句“马上整改”,过不了几天,同样问题又重复出现,治标不治本。
当今“背锅”式追责促生避责式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天天就忙于“怎么应付各类检查”,忙台账、做资料,根本没时间去监管现场!这里面的道道,每位企业安全人员都很清楚,敢怒不敢言,工资不高,责任却比天大。为了避责,痕迹主义成为安全人的首选。处处留痕才能避责免责,不然在法庭上百口莫辩,“痕迹”就成了“护身符”。一旦把精力放在“免责”上,痕迹主义立刻就有了很强的生命力。
3.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工作提出的要求
3.1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新《安全管理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管理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管理。
那么,什么是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管理应负责任的制度,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有责。
新《安全管理法》第三条明确提出“三管三必须”: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除了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外,其他的副职都要根据分管的业务对安全管理工作负有一定的责任。各级管理者如项目部经理、车间主任、设备经理、班组长等是各自业务安全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明确指出:明知存在重大隐患而不排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随着这一法律的出台,更进一步明确刑事追責的主体为业务、生产、经营、工程等直线管理人员,如分管领导、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等。
3.3新《安全管理法》对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的划分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安全管理法》第二十五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情况;
(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可以看出,安全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监督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履行的是监管职能,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支持,实际上安全员就是一名安全管理监管人员!很多管理者把安全员的重要职能是“监管”这个概念给模糊了,甚至是剥夺了。
4.促进知责明责、履职尽责的对策措施
面对诸多的安全管理现状,首要解决的就是摒弃传统观念,提高全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明确职责,督促尽职履责,安全职责明晰是构建有效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建议做好以下对策和措施:
4.1落实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
安全管理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仅凭安全管理人员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安全需要共同发力和协同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杜邦认为“人人都是安全员”,为安全效果负责。不仅要在横向上依法依规落实好各层级的领导责任、分管责任、专业责任、监管责任,更重要的是在纵向上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基层一线、各个“神经末梢”,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一步操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4.2严抓领导责任落实,解决“两张皮”问题
落实“三管三必须”,明确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职责,领导责任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作用。应亲自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正确处理好安全体系与生产运行的关系。要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以高度负责的表现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杜绝文件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4.3杜绝安全工作形式主义、痕迹主义
管理者必须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使各项规章制度深入人心,每位员工都能筑起安全管理思想防线,确保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密切配合,发挥群防作用,使全員、全方位安全管理真正得到实现。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下基层、下现场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现状,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按照标准要求完成,从而达到让痕迹主义不再是痕迹,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工作,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让“痕迹”成为最有力的工作支撑。
4.4提升安全监管,引导责任主体履职
依法依规设置安全管理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加强选拔培养,畅通成长通道,使安全管理这支纪律部队始终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靠得住,以“人命关天”的责任感压倒人情面子,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发现风险隐患,充分发挥安全监管的作用。引导各类责任主体做好自律,主动履责。
4.5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各层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个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使职工清楚认识危险发生带来的后果。高层领导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的重视,充分给予其工作权力,提高其领导力和话语权,有利于提升个人动力和职工执行力。构建内部安全管理管理系统,提高全体员工对提高生产质量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视。
4.6提高对安全的投入比
近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是每个企业的重要目标。但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加大对先进设备的采购力度,减少在之后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企业管理层要提高重视,提高安全管理的投入比。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使采购部门认识到设备安全标准化意识的重要性,杜绝安全量化标准参差不齐的情况。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为职工统一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和与其配套的安全防护装置,并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同时要安排责任人员,保证其在思想上对设备管理高度重视,记录每一个设备运用环节,层层把关,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支持,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7提高技术研发部门的参与度
对技术研发部门的培训及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技术专业能力方面,技术研发部门作为源头部门,后面任何一项活动过程都与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为避免工作只停留于设计专业工作上、缺乏安全管理管理理念、缺乏实践性等形式主义的出现,需要定期安排设计师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听取职工的想法意见,了解实施过程,以使自己的设计工作与安全管理高度结合。
结语
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我们必须要明白,安全是伴随生产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全是靠干出来的,不是监督出来的。
参考文献
[1]李彬.航天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鲁文鑫.燎原无线电厂安全生产评价与改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吕京钦.新形势下航天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06):251.
[4]张江石,傅贵,唐静,等.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联性分析与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03):75-80.
[5]杨凯,吕淑然.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09):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