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华煤集团铁路运输处,甘肃平凉 7441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司“开拓”文化是顺应时代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融合“三色”使命、传承创新“聚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传承、创新、提升、发展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开拓文化 顺应时代 实践 研究
一、宣贯践行“开拓”文化的重要意义
“开拓”文化融合了同心园文化、聚力文化,融入了华能“三色”文化,能够体现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是华能“三色”母文化下,和公司发展新阶段实际相同步、相协调的子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新要求新部署的国企文化建设体系,极具时代性、指导性和创新性,对员工新时代思想理念、行为理念的养成都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建塑力,是公司所属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宣传好、理解好、践行好“开拓”文化,对提高员工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共识、建设和谐队伍,推动专用线高质量发展,服务煤炭外销具有重要意义。
二、宣贯践行“开拓”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促宣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段、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宣贯“开拓”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长期性工程,各级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开拓”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宣贯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极发挥“火车头”作用,走在前学在前,学用相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体职工宣贯践行“开拓”文化,常抓不懈,保证了宣贯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宣贯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促践行。首先,按照“五统一”要求,以“开拓”文化理念为内容,对全处办公、生产、生活场所原有的宣贯载体及其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文化灯箱、文化墙、文化长廊等传统媒体提高了职工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电子屏幕、《火车头之窗》、OA办公系统、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兴载体,大力宣贯“开拓”文化体系,营造了宣贯“开拓”文化的浓厚氛围。其次,把宣贯践行“开拓”文化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思想相融合,与学习华能“三色”文化、铁路行业文化相融合,与公司“文化强企”战略、形势任务教育、生产经营目标相融合,与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教育相融合,对“开拓”文化分章节、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月度政治理论学习和职工业务技能培训,与之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通过深入学反复学,促进了员工对“开拓”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使“开拓”文化逐步成为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还先后举办“安全责任为天,生命至高无上”主题演讲赛、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开拓”文化有奖小征文竞赛等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认知“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成就梦想”的学习理念,“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升华人的心灵”的人才理念,使“开拓”文化的宣贯工作总体了达到“两百”(宣贯工作覆盖面达100%、全员对“开拓”文化体系的知晓度达100%)和“三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企业管理水平、文化管控能力有较大提高)的目标。
三、宣贯践行“开拓”文化的突出问题
(一)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主要是重宣轻贯,关键是讲解不足。在宣传方面做到了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在“贯”即透彻理解方面考虑的少,投入的精力也不多。在处层面,虽然成立了宣贯践行领导小组,各支部也有联系点领导,但真正深入基层主动联系宣讲的少。在支部层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计划的落实上,对“开拓”文化理念内涵研读不够,理解不深,讲解不透彻不明白,解疑释惑不够,尤其是集中学习的讨论环节不扎实,互学作用体现不充分,结合岗位不密切。大部分职工对“开拓”文化的学习停留在概念记忆,对其内在含义缺乏深刻理解,没有将文化品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二)存在一定的务虚现象。主要是与党的建设、安全运输生产结合不紧密,关键是抓落实不够。近年来,受机制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运输生产环节不够顺畅,生产一线岗位人员紧缺,线路设备病害频发,运量任务重、安全压力大,各级管理人员对“开拓”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存在忽视现象,没有做到与安全运输生产等中心工作齐抓共管;受政工人员少、素质还不够高的影响,面对紧迫而繁重的党建业务,使“开拓”文化相关活动出现虚化,落实宣贯工作不到位,没有与党建工作齐头并进。
(三)考核实效性不足。主要是缺乏宣贯践行过程中的考核,没有抓住“行”的考核。考核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促进和保证每一个具体工作落实到位的关键举措,“开拓”文化的落地生根也需要如此。目前的考核依据主要是通过查看记录,对宣、贯、行各环节实际情况缺乏现场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践行”考核缺乏针对性,考核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落实宣贯践行“开拓”文化的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
(四)融合支撑不够。主要是与铁路文化融合不够,关键是与铁路安全文化缺乏契合。公司“开拓”文化主要源于煤矿,整合于公司既有的地域行业,遵循于华能母文化,是对多元优秀文化提炼总结、创新发展的产物。就共性而言,完全适合铁路运输企业。但就个体而言,作为公司唯一的铁路运输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安全文化与“开拓”文化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四、宣贯践行“开拓”文化的对策
(一)创新载体力求宣贯实效。
一是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开拓”文化软实力在推动铁运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宣贯践行“开拓”文化。首先,要整合师资力量。在全处政工人员中挖掘“能工巧匠”,聚合组织优秀的宣讲团队,在自己学通弄懂的基础上,按照联系点方式与基层支部结对,协助指导基层支部开展宣贯工作。结合自己所学所得,撰写授课讲义,在基层支部宣讲并解疑释惑。宣讲工作要做到支部网点全覆盖,保障基层职工全参与,“开拓”文化体系内容全普及。其次,基层支部要在集中学习会上组织职工开展充分深入的讨论,并提倡职工亲自参与宣讲,让职工自己给自己上课,同事给同事宣讲。再次,兄弟支部之间也可以互相讲课,在交流中互相学方法互相交流心得互相提高对“开拓”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灵活多样、丰富精彩、喜闻乐见的培训学习方式方法,促进和感染每一名职工对“开拓”文化的兴趣,激发对“开拓”文化的认同感。
二是丰富“开拓”文化主题活动。全处要对“开拓”文化活动统一谋划统一部署,按照宣贯阶段性进展,根据关键节点组织阶段性总结并在支部之间开展互动。同时,要在活动载体上进行创新,做到与阶段性具体工作、特色任务相结合,在实际中心工作中传播“开拓”文化。如:安全月活动可以开展以安全理念、道德理念为主题的演讲竞赛;在机电设备评优竞赛活动期间开展以管理理念、质量理念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在科队级管理人员竞聘活动期间开展以人才理念、学习理念为主题的知识竞答活动等等,用具体而生动的活动促进“开拓”文化的落地生根。
(二)健全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把考核渗透到宣贯践行的各个环节,细化到具体岗位,采取定期考核与动态抽查相结合、目标管理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痕迹管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考核考评机制,加大对“开拓”文化宣贯践行的考核力度,促进落实。
(三)相互融合提升宣贯效果。
一是把宣贯践行“开拓”文化与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安全行为、岗位标准化作业相融合,贯穿于有形的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彰显“开拓”文化的理论指导作用;二是与党的建设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高度渗透于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发挥“开拓”文化的引领作用;三是与评先选优、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育工程相结合,充分体现“开拓”文化的激励作用。让职工在各种融合中感知和理解“开拓”文化的价值,不断增强对“开拓”文化的认知认同,激励、激发学习践行“开拓”文化的思想兴趣和行动自觉。
作者简介:许永霞(1986-),女,甘肃崇信人,汉族,政工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