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延边朝医医院 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此文探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分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健康组,两组均予以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以及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疾病组中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严肃C指标均明显低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P < 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采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检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病患病情,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细胞损伤、神经元损伤等,该疾病拥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在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症状,一旦治疗不合理会出现病情恶化,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需医生对患者相关指标以及血液循环状态进行观察分析。正常人具有完善的凝血机制,而发生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机体中的抗凝血机制失衡,而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患者机体中的组织蛋白酶含量显著升高,致使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升高,因此血清胱抑素C能够判断血管损伤程度【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分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健康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接受检查后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相关内容,排除非自愿入组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相应治疗药物使用过敏者以及伴有恶性肿瘤或合并其它类型脑部疾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x±s)
组别 | 例数 | 男女比例 | 平均年龄 | 病症 |
健康组 | 80 | 43:37 | 65.14±1.61岁 | 健康 |
疾病组 | 80 | 45:35 | 64.37±2.09岁 | 进展型43例患者、完全型37例患者 |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在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前,应告知受检者需要保持空腹时间至少8h,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减少检验结果的负面影响,在受检者符合检验要求后,于次日清晨取患者肘静脉血5毫升,其中3ml血液样本放于真空采血管(内含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2ml放于普通静脉采血管,于30min内送至实验室予以高速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r,离心时间3min,分别分离血清与血浆,并于37℃保存。对于血清胱抑素C(CysC)选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实施检测,对于抗血凝酶-Ⅲ(AT-Ⅲ)、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Fg)选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实施检测,所有的相关操作,严格根据说明书上流程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以及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统计数据通过 SPSS26.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表2 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AT-Ⅲ | APTT | PT | Fg | CysC |
健康组 | 80 | 108.76±3.28 | 38.69±3.02 | 23.12±2.58 | 2.38±0.42 | 1.03±0.25 |
疾病组 | 80 | 82.43±3.03 | 15.09±2.04 | 16.27±2.76 | 3.12±0.29 | 1.50±0.44 |
T | / | 8.014 | 7.348 | 5.417 | 2.851 | 1.983 |
P | /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表3 进展型与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以及凝血指标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AT-Ⅲ | APTT | PT | Fg | CysC |
进展型 | 43 | 61.25±2.12 | 30.38±3.18 | 12.47±1.09 | 3.82±1.14 | 2.12±0.54 |
完全型 | 37 | 78.63±2.08 | 23.79±4.62 | 18.20±1.23 | 2.89±0.96 | 1.50±0.44 |
T | / | 7.182 | 5.224 | 4.107 | 3.013 | 2.048 |
P | /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发展,脑梗死患者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该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大,其发病因素也相对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脑部血管为脑部组织供血严重不足,脑部组织细胞在严重缺血、缺氧的状况下坏死,致使人体神经系统不平衡。
而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人体细胞中和体液中分布较广,具有调控机体细胞内外蛋白质水解情况的作用,多见于精液、脑脊液中。临床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出现梗死前,机体内便已出现大量组织蛋白酶,而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会随着组织蛋白酶的增多而上升,健康人体内存在完善的抗凝血机制,而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的抗凝血机制较为混乱,严重者会出现血栓,从而影响患者的脑部供氧系统,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形成脑梗死【3】。
经研究对比数据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极高,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患病情,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一个特异性检测指标可对病情不同进展程度予以有效呈现,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静.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0):101-102.
[2]代建风,李丽.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4):160-161.
[3] 赵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