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目的:在静脉治疗护理中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开展研究时将接受静脉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样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4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4月,在此过程中将患者纳入随机分组的计算机软件中,平均分至研究组(优质护理)、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过程中主要分析项目为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依从性,并了解护理后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治疗依从的研究组患者共有48例患者,参照组有41例,依从率(96.0%):(82.0%)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参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结果相比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说明优势不够明显(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者依从性地提高,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静脉治疗;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引言:本研究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使用该方法对部分已选择的患者进行护理,剩余的研究对象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对比相关结果后,统计报道内容作出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起始阶段为2021年4月,结束阶段为2022年4月,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中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从中选取符合要求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纳入患者的资料,并采用随机软件完成分组。其中一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法,视为研究组,分得50例患者。另外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同样分得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男性比例为32例:31例,女性比例为18例:19例。研究组患者的最低年龄为19岁,参照组患者的最低年龄为20岁,研究组患者的最高年龄为69岁,参照组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0岁,(46.31±4.19)岁:(46.48±4.26)岁为两组平均年龄比较。上述患者资料比较时未见较大差异,说明可作为研究对比内容,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上报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后落实。
纳入标准:(1)确诊后可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2)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方法和目的知情并了解,同时签署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2)排除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脏器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临床中的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嘱咐患者感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研究组护理期间所使用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在此过程中除了指导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的相关知识外,还对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并展开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从而促进护理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依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流程,并在培训期间详细讲解,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流程[1]。(2)在患者接受静脉治疗前,护理人员要抱以积极的态度与患者沟通,拉近两者之间关系,获取患者的信任,从而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针对性地疏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有了解患者是否晕血和晕针,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静脉治疗的方法,并简单介绍药物的使用,提前告知药物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另外将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有不良情绪,则进行相应的疏导,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对治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地控制,提高病房和输液室的温馨度。尤其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控制好探视人数,嘱咐患者或家属减少交流,以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2]。(4)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以此为根据对穿刺部位合理的选择,并明确输液工具,保证患者静脉治疗的舒适度。在穿刺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性输液工具,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1次穿刺成功率,避免患者增加痛苦。在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流,沟通其感兴趣的换题,从而转移其注意力,减少患者的恐惧。同时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要表现出亲和力,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从而提高配合。(5)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为了避免血液倒流,需要告知患者减少活动。(5)治疗即将完成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旦输液完成,及时进行拔针,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按压,避免淤血发生,嘱咐患者休息后进行活动。
1.3观察指标
(1)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统计,并完成组间差异分析。(2)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不良反应,对不同小组发生例数进行记录,并计算发生率,完成组间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分析。(3)统计满意人数计算满意度并完成组间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的表示方式通过两种方法表现,一种为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标识,另一种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识,不同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t检验计量数据,X2检验计数数据。比较差异过大时说明统计学意义明显,此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依从性
研究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依从性(n/%)
组别 | 例数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总依从性 |
研究组 | 50 | 30 | 18 | 2 | 48(96.0%) |
参照组 | 50 | 20 | 21 | 9 | 41(82.0%) |
X2 | 9.197 | ||||
P值 | <0.05 |
2.2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 2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 例数 | 晕针晕血 | 感染 | 回血 | 淤血 | 液体渗出 | 总不良反应 |
研究组 | 50 | 1 | 0 | 1 | 1 | 0 | 3(6.0%) |
参照组 | 50 | 2 | 1 | 2 | 1 | 1 | 7(14.0%) |
X2 | 3.879 | ||||||
P值 | <0.05 |
2.3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满意度
参照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3。
表 3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 50 | 32 | 15 | 3 | 47(94.0%) |
参照组 | 50 | 19 | 21 | 10 | 40(80.0%) |
X2 | 10.134 | ||||
P值 | <0.05 |
3 讨论
静脉治疗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静脉将药物注入血液循环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静脉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效果的高低受到护理质量的直接影响,换言之,护理质量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因此临床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治疗时,需要加强对护理方法的重视,合理的选择护理方式。就优质护理而言,其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的过程中将患者作为中心,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为治疗效果的提高保驾护航[3]。据相关研究表明,在静脉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促进满意度提高。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后,无论是依从性还是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进行静脉治疗时的护理工作,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莹,付建军. 优质护理干预在静脉治疗老年患者感染防治中的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3122-3123.
[2]苏美灵,许玉婷. 优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127-129.
[3]马薇. 优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护理中的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