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孙晓芳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三峡大学 消化疾病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疫情常态防控机制下,患者陪护使用电子陪护证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陪护使用电子陪护证进行管理,统计2个月的病区内运行中陪护入院建档时间、出入门禁登记时间、记录体温时间、梳理需要核酸复查者的时间等,对比使用前后的效果,并分析相关错误率及医患的满意度。结果:电子陪护证的使用,节约了病区管理人员的时间,提高了陪护进出大门运行效率,护士、患者及陪护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电子陪护证的应用,提高了目前疫情常态化病区封闭管理效率,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疫情常态化 病区封闭管理 电子陪护证 效果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新冠肺炎患者是其主要传播源,其传播速度快,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2]。国家已将新冠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历时两年多,疫情已经成为常态,医院病区的患者已经基本回升到2019年的水平。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尤其是针对病区患者与陪护这类高风险人群,病区持续有效的封闭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患者陪护成为困扰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种困境,我院在2021年9月开始在科室启用电子陪护证,本研究拟探究电子陪护证临床应用管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患者的陪护276人,使用常规方法管理陪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98例,女性178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8.74±10.25)岁;选取2021年10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患者的陪护280人,采用电子陪护证进行管理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男性101例,女性179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9.16±9.05)岁。两组患者陪护构成大致分为三类人群:患者家属,专业公司职业陪护,患者自带陪护。
1.2方法
1.2.1对照组陪护采用常规管理:
1.2.1.1 签署新冠疫情承诺书;
1.2.1.2 新入科建立陪护档案,发放纸质陪护证或佩戴陪护腕带;
1.2.1.3 进出大门使用手工登记陪护信息;
1.2.1.4 每天测量2次体温,监测有无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每天手工逐个录入陪护纸质健康档案;
1.2.1.5 手工梳理所需复测核酸的陪护,根据防疫要求,每日逐个对病区所有的陪护进行所需核酸复查者确定。
1.2.2 实验组陪护采用电子陪护证进行管理:
1.2.2.1 签署新冠疫情承诺书 ;
1.2.2.2 陪护新入科建档:只需微信扫码录入陪护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手机号),并实时上传自己的照片进行验证,确认信息无误,护士在后台进行审核通过,陪护再次微信扫码领卡,其电子陪护证即办理成功;
1.2.2.3 患者陪护进出病区,只需微信扫码大门口张贴的进入和外出二维码,不再需要使用手工登记陪护进出信息;实时微信扫码即可显示陪护的照片,可以和其本人现场核对,杜绝了纸质陪护证借用、复印等违规现象。
1.2.2.4 病区封闭管理,限定陪护仅在陪送患者外出检查时离开病区,陪护外出扫码,后台即可清楚显示其外出时间,一般外出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内,如果超过时间,护士在陪护电子管理系统,可直接发送信息,提醒陪护及时回病区;
1.2.2.5 每天可在陪护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一张整个病区所有陪护信息,包括陪护的基本信息,重点可以显示其门诊号,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如在本院检测的核酸,系统自动提取核酸结果,如果是在外院检测的核酸,在办理陪护电子档案时,即手工录入系统),系统自动显示陪护最近核酸天数,可迅速梳理需要再次复测核酸的陪护;系统中可迅速查找陪护的门诊卡号,医生只要开具患者核酸检测,即可在LIS系统生成陪护核酸条码,当其核酸标本同患者标本送检后,其结果可自动推送到陪护手机,陪护电子管理系统也将自动更新其结果,系统同步更新陪护核酸结果,避免了超期遗漏核酸复查的问题。
1.2.2.6 陪护每天测量2次体温,监测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可统一记录到陪护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整个病区所有陪护信息表上,不再需要逐个陪护手工录入陪护体温及有无异常症状,也可一目了然知晓陪护和实际陪护是否相符,大大节约了此项工作的时间。
1.2.2.7 中途陪护提前离开病区,系统中删除陪护即可,患者住院以后中途进来的陪护,系统中可随时添加,且患者出院后所有信息终结,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降低了错误率。
1.2.3 效果指标
(1)通过陪护进入病区建立陪护档案时间,病区封闭管理期间陪护进出病区门禁时间,护士检测陪护体温及呼吸道症状后进行记录档案的时间,护士每天梳理陪护核酸结果确定陪护复测核酸时间等方面,进行前后对比,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针对记录体温错误率,复测核酸错误率及陪护档案错误率进行前后对比,电子陪护证的使用,方便记录陪护体温,梳理陪护核酸更简便且不会出现遗漏,陪护档案随着患者出院一同终结,不会出现错误。
(3)电子陪护证的使用,患者和陪护感受到方便快捷,护士也节省了大量管理陪护的时间,使得患者、陪护和护士的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
1.2.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对比
组别 | 例数 | 入科建档时间 | 进出门禁登记所需的时间 | 记录体温时间 | 梳理需要核酸 复查者时间 |
对照组 | 276 | 4.30±0.45 | 2.20±0.53 | 1.5±0.37 | 4.50±1.15 |
实验组 | 280 | 3.50±0.43 | 1.90±0.47 | 1.2±0.35 | 3.70±0.86 |
t | 21.433 | 7.064 | 9.823 | 9.298 | |
P | < 0.001 | < 0.001 | < 0.001 | < 0.001 |
2. 2 错误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记录体温错误率 | 复测核酸错误率 | 陪护档案错误率 |
对照组 | 276 | 8.6% | 11.59% | 7.27% |
实验组 | 280 | 0.7% | 1.42% | 1.07% |
x2 | 19.863 | 23.719 | 13.365 | |
P | < 0.001 | < 0.001 | < 0.001 |
2.3 满意度对比
组别 | 例数 | 患者满意度 | 陪护满意度 | 护士满意度 |
对照组 | 276 | 90% | 85% | 96.5% |
实验组 | 280 | 97% | 98% | 99.5% |
x2 | 10.748 | 30.122 | 7.645 | |
P | 0.001 | < 0.001 | 0.006 |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在全球已常态化,而且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变异病毒具有更强的毒力和传染性[4]。虽然目前全国疫苗接种已近全覆盖,但针对变异病毒的预防有效性相对较差。当前形式下,国内局部地区仍间断有小规模的疫情爆发,据报道均为变异后的病毒感染和传播。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集中,且均为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对新冠病毒防控需要更高的标准和要求[3,5]。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控形式,仅靠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监督防控不仅消耗医院大量人力资源,削弱医务人员服务患者的效率,可随着患者不断增加进一步影响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营。住院患者及陪护是院内流动性较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对正常人群免疫力低下,更易感染,同时因需要正常检查、购置生活物品及饮食需要,他们住院期间在医院内流动性非常大。一旦接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在短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人群[6]。长期时间的封闭式管理,患者及陪护的依从性较差,部分患者及陪护经常私自外出,且行程不明确,有限的医务人员无法对其追踪和管理。因此,本院所推出的电子陪护证有效的解决了当前难题,明显缩短疫情防控过程中建档时间、门禁管理时间、体温监测及核酸监测复核时间,并减少此过程中相关错误时间发生,有效提高防控效率和医患的满意度。然而,电子陪护证的使用,还存在几个问题:1遇有陪护使用非智能手机的问题,只能采取以往人工核验,办理手工健康档案的方法进行这一类陪护的管理;2 存在陪护录入信息后,迟迟不能收到验证码,说明系统运行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需要持续改进;3 病区一患一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存在个别患者病情危重或病情变化,留多个陪护的情况;4 存在陪护外出后回病区不及时进行扫码的情况,一是进出大门加强管理,二是病区管理人员及时梳理外出没有及时回病区的陪护,跟踪督查落实到位。
4. 小结
疫情常态化,病区需要持续封闭管理,对于综合医院在做好患者日常的救治工作的同时,给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陪护实行电子陪护证的管理,加强了病区的管理秩序,给患者创造了更安静、整洁、有序的诊疗环境。电子陪护证的使用,明显提升了医院疫情防控效率,减少防控过程中错误的发生率,是当前疫情常态化下医院这种特殊场所疫情防控的有效方法。
[1] Kirtipal N, Bharadwaj S, Kang SG. From SARS to SARS-CoV-2,insights on structure, pathogenicity and immunity aspects of pandemic human coronaviruses. Infect Genet Evol. 2020, 2020(85):1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