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64排螺旋CT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李莉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 271219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选取了近3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70例,同时对这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仅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3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另外一组则针对患者实际病情,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35例患者;样本分组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检查所需时间、检查满意度以及检查指标进行统计,之后对所得出数据予以评估分析。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后,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统计分析,研究组的确诊率更高(P<0.05);两组检查所需时间、检查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检查所需时间更短,检查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检查指标统计,研究组中的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64排螺旋CT诊断工作后,可以充分提高诊断确诊率,缩短检查时间,调节临床指标,从而提升检查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64排螺旋CT;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64排螺旋CT在二级医院属于主力机型,是诊断心脑血管比较先进的仪器,该诊断方式具有精确、立体、高效及无创的优点,在检查冠状动脉支架、搭桥、有无狭窄及心功能分析方面有绝对的优势[1]。其做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心血管疾病的筛查提供了重要的检查方法。除此之外,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诊断形态学,还可以用于诊断功能成像,能够显示早期脑缺血病灶,扫描速度较快。基于此,本次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对其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课题研究的样本来源区间为2018年3月-2020年6月,研究样本选取的方式为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抽取这段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男女比例为32:38,共70例并均分成两个组,一组研究组:35例患者,男女患者性别比例19:16,该组患者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4岁,年龄均值在50岁左右;另一组为常规组:35例患者,男女患者性别比例17:18,该组患者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9岁,年龄均值在53岁左右;本课题所抽取的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所有对象均被确诊为心血管类疾病;所有患者无心律不齐及无肝肾功能异常;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课题研究且签署知情的意向书;本课题排除:患者存在重要脏器质变、存在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依从性差、精神障碍者以及资料残缺的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嘱咐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将上衣解开,放松四肢,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呼吸保持平稳,医护人员要对放置电极的位置进行及时的清洁及消毒,如果毛发较多,提前就需要进行清除干净,并在放置电极的位置,涂抹电膏。

2、结果

2.1组间诊断结果统计评估,见表1

在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不同小组中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后发现,研究组之中患者的确诊率为94.28%(33/35);常规组之中患者的确诊率为80.00%(28/35),两组患者在诊断结果的组间对比结果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结果调查分析(%)

组别

例数

确诊

误诊

漏诊

确诊率(%)

研究组

35

33(94.28)

1(2.86)

1(2.86)

33(94.28)

常规组

35

28(80.00)

11(31.43)

17(48.57)

28(80.00)

χ2

-

-

-

-

7.43

P值

-

-

-

-

P<0.05

2.2组间检查所需时间、满意度调查评估,见表2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所需时间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经过统计后发现,研究组患者中,检查所需时间为(0.34±0.45)h,检查满意度评分为(86.23±2.43)分;常规组患者中,检查所需时间为(12.36±2.41)h,检查满意度评分为(82.53±1.75)分。两组患者在检查所需时间和满意度的对比上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检查所需时间和满意度对比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检查所需时间、满意度调查分析(±s)

组别

例数

检查所需时间(h)

检查满意度

研究组

35

0.34±0.45

86.23±2.43

常规组

35

12.36±2.41

82.53±1.75

t值

-

11.75

5.86

P值

-

P<0.05

P<0.05

2.3组间患者检查指标调查评估,见表3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检查指标进行统计时,主要统计患者RCA(右冠状动脉)、LCX(左回旋支)、LAD(左前降支)、LM(左主干)等。经过统计后发现,研究组患者中的检查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检查指标(RCA、LCX、LAD以及LM)的对比上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检查指标对比详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检查指标调查分析(±s)

组别

例数

RCA

LAD

LCX

LM

研究组

35

208.64±12.46

92.47±12.53

82.52±11.33

41.39±8.43

常规组

35

23.86±10.46

20.52±9.64

9.13±5.64

4.55±2.32

t值

-

25.64

32.75

34.86

21.63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的方式进行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诊断确诊率,还可以改善检查满意度、检查指标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关晓章.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5(09):1666-1668.

[2]吴延春,鲍健. 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GDF-15、Fib表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2020,41(0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