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常光平

昭通市建筑工程公司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21世纪装配式建筑工程正在被广泛地应用,由于组装施工的快速、不受限制,因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使得其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文章首先对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含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预制大部分构件,在施工现场将其组装在一起,从而减少了施工的难度,但同时也给工地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手段,合理安排装配式建筑,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进度与质量,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当前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多是通过工程质量管理、利用 BIM等信息技术管理工地,从而推动和发展了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特性及施工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施工质量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方案,以起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目的。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它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不同之处。建筑结构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在构件生产中,构件工厂化生产可以使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安装专业化。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造价的分析,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采购、过程计价、协调各方、项目部建设、施工技术人员工资、奖金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财务上加强预算,在运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大幅度的减少项目的费用,增强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的管理,从内部进行控制,可以降低项目的财务风险,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1]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装配式建筑仍是将部分建筑部件运到工厂进行加工,其部件种类包括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构件等,组装率越高,部件的数目和成本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目标的完成也会有更大的影响。然而,装配式建筑的全面推广需要一段时间,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企业信誉、技术质量、研发能力、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件的标准化程度还不高,部件生产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现象较为普遍,使得生产企业相关信息缺失,部件价格市场信息严重失真,对项目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构成潜在的巨大风险。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工地为中心,而大量的工程内容已经转移到了工厂的流水线上,管理规模的扩展给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工程实施中,部件的原材料、产品的质量、制造进度与现场施工进度的配合程度、构件的出厂运输与现场吊装能力的协调,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失控。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工程单位比较多,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比较困难,需要大量的资料进行协作和共享,如果仍然是以传统的点对点的形式来进行工程管理,将不能适应装配式建筑在信息量和动态变化方面的需求。装配式建筑常常是在部件制造与工程施工现场同时进行,因此,对构件的设计变化、施工进度的更改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难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

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3.1建设前期管理

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有预见性的检查,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计划。为了迅速实现质量目标,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非常关键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把连接点、工序间的衔接等问题都列为重点,提高施工质量。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他们要把重点放在设计图的审核上,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组装方案。在此阶段,应注意到施工现场的预留,以便为下一步的吊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构件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组装工程是在工地以外进行的,而且工厂比较分散,因此,构件的质量管理非常的复杂,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测构件的生产,从而提高构件的制造效率。如果是委托其它制造商制造的部件,则必须提供部件的分析报告和质量检验报告。在进行合作前,要充分了解厂家的技术和行业口碑。强化零部件的运输管理。组装房屋的生产基地离工地的位置比较远,虽然大多数都是钢材,但在运输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安全,有些关键的部件要进行密封,在运输的时候要用防风布之类的东西将部件包裹起来,防止雨雪天气的侵蚀。加强工地的管理。在工地上,要对各构件进行单独的存放,对构件进行分级管理,对关键构件进行重点保护,并采取防雨措施[2]

3.3施工场地的质量控制

1)在工地上设置模板引路制度。在大规模进行预制件安装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先完成预制件的现场安装,然后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并向现场人员交底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安装工作。

2)加强对安装过程的监控,保证生产流程的跟踪。监理方应注重对预制装配工人的培训和交底,并对其进行交底。所有的记录和计划都要符合要求,并且要有明确的目标,确保每个工人都接受培训,并能严格的执行计划。

3)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钢筋灌浆的预留位置、套孔内杂质、注浆孔的渗透率等质量的控制,并对每一套管的灌浆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并将视频数据统一归档保存。

4)强化原料的进场验收。①预制构件进场时,监理、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对进场的预制构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构件标识、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尺寸偏差等进行全面检验,并按规定进行结构性能测试,通过验收后方可进场;②禁止未经检验的预制件进场施工。

5)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验收管理。①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每个接头的质量等都要进行隐蔽验收,尤其要注意连接节点的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②装配式分项工程在组织验收时,必须严格遵守GB50300-2013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有关技术标准;③在施工期间发生的质量问题(影响结构安全、影响主要使用功能),设计单位应当提出处理方案,并在处理完毕后,由施工单位进行专项验收。

3.4人员和机械操作的管理

在施工中,工人和机器的组织都是重要的,而且,一旦这两个环节出了问题,施工方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客观上说,要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项目部,才能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以项目部下属的其他部门为基础,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职责,并实行责任制。如有条件,也可成立质量小组,在会员职责范围之内,应由团队成员严密监督。对于缺乏经验的问题,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外出交流,以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3]

三、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构件管理、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工程管理体系,并加强各方沟通,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有利条件,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少华.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建筑经济, 2021, 42(8):5.

[2]李晓娟, 张舟, 谢婉君,等.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1, 35(6):6.

[3]寇园园, 刘凯.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精细化施工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 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