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人类社会中,语言是不同民族、部落、国家之间交往的桥梁。在不同民族交流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音读音写兼用,并在另一种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作为我国“音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音译学”对古代汉字和被音译民族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民族交往史提供了语言学基础。本文以我国历史上用汉字注音汉字和用汉字注音音译其他民族语言为出发点,分析音译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状况,归纳分析“汉字音译学”在民族交往史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译学”;“汉字音译学”;发展;民族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Transliteration"
Jirigala
(Hohho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ohhot 010051, China)
Abstract: In human society, language is the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s (tribe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re is often a situation that one language is used for both pronunciation and writing in another language, and it is widely spread in the form of transliteration in the other langua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iteration",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ransliterated national languages, and provides the linguisticsbasis for the study of ethnic intercourse history. Based on the use of Chinese phonetic characters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 of other ethnic langu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ransliteration", and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nese Character Transliteration" in the history of ethnic intercourses.
Key words: "Transliteration"; "Chinese Character Transliteration"; Development; Ethnic Intercourses;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2014年3月27日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思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6年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话语体系建设”。该沿线地区使用50余种通用语言,200余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因此,研究中国的“音译学”,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和语言。我国早期“音译学”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目前学界发现的最早的音译资料是“汉代通西域时产生的”[[1]]。从直音到“反切的出现,是受从西域传来的印度声明学的影响,它比直音法前进了一大步。”[[2]]“音译学”的研究不仅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语言学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对了解这些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有着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汉译”包括用汉字翻译和音译两个内容,这里特指用汉字音译(或对音)非汉民族语言或音译汉字的形式,故名“汉译”,研究该领域的学科叫做“汉字音译学”。本文主要介绍“音译学”和“汉字音译学”的关系以及“对音学”和“汉字音译学”的关系,简述“音译学”发展状况及特征。
一、“音译学”与“汉字音译学”
从古至今,语言是人类沟通交往的桥梁。在不同民族(或同一个民族的各方方言)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音读音写的情况,并在对方语言中以被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形成了“音译学”。“音译学”主要通过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对照性语音记录来探讨两种语言的语音状况,汉译对音学则主要研究汉语与汉语之外的语音对照材料。”[[3]]汉语和非汉语之间的音译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也是了解非汉语音译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音译学”领域主要包括用汉字音译(注音)汉字、汉字音译非汉民族语言文字、非汉民族语言音读音写汉字、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音译等。语言兼用是社会语言学比较关注的范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它主要是指某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在某一区域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表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4]]前两类属于“汉字音译学”,后两类属于“民族语言音译学”。以这种语言文化的形式完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一部分兼用语,形成了语言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音译和被音译的对应关系来说,“音译学”为研究汉字、被音译的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学依据。
国内语言学中的“音译学”一般指国外(或其他民族)的语言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传入本国(或本民族)领域,形成了本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但词源于另一种语言。还有一种情况是用本民族的一些语言文字来音读音写本民族的另一些语言文字,如拉丁文拼音法之前用汉字音读(注音)音写汉字。很多情况下“音译学”涉及其他语言,所以被学界称为“打破读音‘玄关’的一个秘钥”[[5]]。
用汉字音读音写民族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是民族交流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资料。“汉字音译学”(“对音”或“对应”)是“音译学”的一部分,反映了汉族与其他民族(或国家)交往中的具体内容。“汉字音译学”指的是其他民族(国家或部落)的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传入汉民族语言当中,形成了该民族语言的一部分(词源于另一种语言)。在民族交流的需求下,巧妙地利用对方语言,能够在民族交流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在古代社会,两个不同民族(部落)之间,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音读(音写)音译对方语言来完成交流过程。早期的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用汉字音读音写音译的例子很多,如“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兀室韦”“可汗”等等。再如“葡萄”“石榴”“茉莉”“豆蔻”“秃鲁麻”“骆驼”等等,这些词汇慢慢成为汉语的常见词汇。以上这些重要词汇,是在最初的普遍而简单的民族交流过程中形成的。
“汉字音译学”对外指的是用汉字音读音写音译非汉民族语言文字,对内指的是操汉字语言的各种方言(地区语言)之间的音译形式。但这种汉字音译受制于历史、地域或者不同的民族语言。音译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两个民族语言上的联系与民族交流的内容。原始汉语就是一种汉藏语和另一些非汉藏语的融合,包括苗瑶语,南亚语以及古代西域语言,近现代的汉语中也有不少外来语。
二、“汉字音译学”的发展
汉字无法单纯地用汉字拼写音节,给汉字注音是比较困难的事。汉族根据自己语言的特点,使用过许多记音符号,有一段时间采用直音(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或反切(用两个汉字来注音另一个汉字)来标音汉字。为了传达和记录汉语语音,汉族的祖先在先秦时代就重视语音的描述,并开创了用一个同音字给被注字注音的“直音法”,即以“汉字直接标示另一个汉字的未知语音”[[6]]。《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离,丽也。兑,说也。”这种音读音写虽然朴素简单,但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以汉字记录汉字的先河。《汉书·艺文志》中的“栩”字,注为“栩音诩”。《汉书·地理志》中的“駣”字,注为“駣音桃”,这种注音法是注释家为了注释古代典籍而使用的注音方法,在《说文解字》中广泛使用。“直音”法为古人了解汉字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有不少字找不到语音完全相同的字,只有近音字,注不准;二是有些字注不出。”[[7]]随着“汉字音译学”的不断发展,东汉末年出现了通过字音的分析来注音的方法,即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前一个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取其韵母,二者拼成一个音节的读音,称为“反切”。如“东”的切音是“德红切”,“冬”的切音是“都宗切”,“更”的切音是“古孟切”或“古衡切”。
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以反切为字音基础、以韵书韵图为音系基础、以声韵调为分析对象的汉语音韵学得以完善,为后来的古音学、今韵学等韵学、北音学、音译学的兴起打下了语言学的基础。魏晋时期的反切,较之以前的注音方法的确有进步。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以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指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36个字母,200多个韵母。明末清初,虽然拉丁文拼音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汉字音译学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借词,在外文名词(非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称呼上更为明显。清末民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音读音写方式。
到了近现代,“汉字音译学”有了新的发展,如用普通话音读音写各地区方言(汉话方言)。古代的汉字音译学(明朝之前)直音切音是在未受到拉丁文拼音的影响下发展的,现代汉语中用普通话标注地方方言,发挥了音读对方方言的便捷作用,也是不直接通过拉丁文字母的标音法,完成用汉字音读的目的。在外来语(外语或者非汉语)和一些汉语地方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都是“死记硬背”,用汉字普通话音读音写或用谐音联想记忆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语言的效力。有意义的汉字音读或谐音可以成为辅助性工具,对于有趣而富于表现力的形象外语(外来语、借词)或汉字(尤其是不同方言)来说,用谐音记忆法更能牢固而深刻地记住一些单词或数字,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如广州话(方言)对照并注音的过程中,将广州话拼音译成普通话(采用普通话注音),用汉字标释,将使讲普通话的人通过读标音的汉字大概了解广州话的读音。《普通话与广州话》[[8]]一书中充分体现了汉字音译易学易懂、实用性较高的特点。该工具书中区分了普通话与广州话读音的不同点,根据它们之间的拼音对照,对单字、单句类、称呼名称类单句等会话类句子以普通话注音。还有《广州话快易通:普通话谐音对照》[[9]]用普通话标音广州话(方言),为学习广州方言提供了直接用普通话音读的便利条件。《说广东话》[[10]]中,采取汉字音译(加注拼音合注)形式对读音相近或相同的汉字音译了一些广东话,其中包括日常用语(晚上好——满香候、您好——内候)、实用会话(你有几件行李——内由给更横雷)、商务会话(到时候我通知你吧——豆过怎思鹅通资内啦)等等。近代汉字音译学的发展,除汉字音读音写地方方言之外,已发展到外语学习领域,如在《俄语谐音联想记忆最低限度词汇(扩展版)》[[11]] 中用汉字音译俄语,为俄语的学习提供了更直观的帮助。除此之外,在日语、英语的学习上,也出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谐音”与“汉字音译学”有着共同的特点,它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的读音特征,以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产生词语的修辞格。通过肖凌之的《人生如字:谐音字趣谈》[[12]]和赵华的《谐音“画”汉字:语言-汉语》[[13]]能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有趣特征。《汉语谐音和拆字词典》[[14]]中也有汉字谐音的具体内容。谐音中的谐音曲解是“利用由谐音造成的词语变异状态,造成一种奇巧的表意形式。”[[15]]这在人们丰富多彩的日常语言交流中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相声表演中利用谐音曲解构成笑料的例子就不少。可见,“汉字音译学”对现实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之前提到的“汉字音译学”内容相比,这种“谐音”的特殊性不在于对针对性词汇的准确读音,而在于用另一种意思来代替或表示该词义。这种谐音现象经常出现在个别文物或一些艺术品上,如“石权”(谐音‘实权’,旧时秤砣,镇宅用) “石(时)来运转”“铜鞋,谐音‘邪’,辟邪之意,也谐音‘偕’,一对,寓意夫妻方‘白头偕老’”“‘鸡’骑‘象’,正面为‘鸡象’、背面为‘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作为“汉字音译学”的特殊表现形式,谐音的研究也能够为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提供音译学的资料。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生活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数字文化以“汉字音译学”的形式出现。如数字“8”与汉字中“发财”的“发”联系起来,数字的“6”与汉字中“六六大顺”的“六”联系起来,为此人们不惜以高价购买有“8”和“6”的手机号和车牌号等。
总而言之,以汉字音读音写的这种音译,虽因历史的、地域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历史音译文献资料和人们现实中的汉字音译生活文化证明,“汉字音译学”在不同程度上一直存在着,并具有独特的语言学文化特征和一定的研究价值。
注释:
[[1]]丁锋著.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
[[2]]戴庆夏.语言调查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5-26.
[[3]]丁锋.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
[[4]]南英,朱琳.语言兼用者的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J].昭通学院学报,2014(04).
[[5]]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转引自丁峰.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丁锋.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
[[7]]戴庆夏.语言调查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5.
[[8]]晓颖,古月主编.普通话与广州话[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9]]黄荣编著.广州话快易通:普通话谐音对照[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10]]刘振华,高晓明主编.说广东话[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桂起权,潘德龙.俄语谐音联想记忆最低限度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12]]肖凌之.人生如字:谐音字趣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3]]赵华.谐音“画”汉字:语言—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4]]陈建文,王聚元主编.汉语谐音和拆字词典[M].北京:线装书局,2008.
[[15]]陈建文,王聚元主编.汉语谐音和拆字词典[M].北京:线装书局,2008:2.
作者信息:
吉日嘎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吉日嘎拉(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史。
课题:该项目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地方民族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中古蒙古语汉字音译研究》(项目编号MW-YB-202103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