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群展开的家校共育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基于微信群展开的家校共育案例

陈丹蓉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初级中学  315000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绩两大要素。我一直认为学生成绩的暂时起伏并不可怕,学生状态变化更值得班主任重视。

一、案例简述

小雅是班里学习尖子,经常被各科教师当做典型表扬,尤其是英语成绩更是稳居班级第一名。某次英语测试,小雅竟然发挥失常,只考了59分。然而根据我的观察,她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发生起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趁着小雅来办公室机会,我留下了她询问是不是最近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是生活遇到什么事情了。小雅很爽朗地表示没有事情,一切都很好。我追问小雅上次英语考试怎么发挥不理想,她告诉我偶尔发挥失常不要紧,我不好深究,便让小雅先回去了。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班主任的责任,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将近半数都是外地学生,小雅也是一名外地生,然而据我所知她父母都在身边,家庭并无变故,在学校也无异样,更没有谈恋爱的迹象,为何出现成绩起伏?

现如今“互联网+”理念风靡各行业,我也趁“互联网”+趋势组建了家长微信群,不过仅用其传达消息而已。我找到小雅父亲的微信,以定期访谈名义进行交流,小雅父亲的回复让我大吃一惊。小雅父亲口中的小雅非常叛逆,在家中常常大喊大闹,由于小雅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小雅,认为度过青春期就没事了,于是双方的僵化关系并未得到缓和。我询问小雅父亲是否了解小雅成绩,小雅父亲表示自己太忙了,确实没空管小雅,不过小雅成绩一直很让人放心。

访谈完毕之后,我心中已经大致有数,在与小雅的第二次交流中,通过我的巧妙诱导,小雅终于敞开心扉,告诉父母忙于工作,一直不关心她的成绩,尤其是最近听说家长准备生二胎,更让她担心失宠,总想做些什么吸引父母注意,哪怕是出格的事儿。英语考试“放水”,正是想看看父母到底关不关心她的一次尝试。原来小雅在学校中的表现都是装出来了,她的内心同样充满着焦虑,小雅与父母的关系不理想,倘若不能够及时改善关系,很可能导致小雅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人生发展遭受影响。

二、案例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由于外地生较多,外地家长在本地谋生大多不易,倘若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忽视对于学生的关心,确实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出现,这在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群体中非常常见。关注学生状态,实现家校共育,正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调查分析,关于小雅及其家庭,我认为矛盾主要存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小雅处于青春期,在校颇受关注与家庭中遭受忽视的矛盾。

第二,小雅需要关心与父母工作繁忙存在的矛盾。

案例关键点在于父母对于小雅的关心,想要引导父母关心小雅,教师可以从加强家校共育入手。

三、解决方案

我认为单纯劝导父母关注小雅可谓治标不标本,应当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提高小雅父母对于小雅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小雅是他们的骄傲。2019年12月,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启动会在北京举行,不少基于互联网展开的家校共育案例让我颇有所思,于是基于微信群这一平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问卷促交流

家长与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愿坦诚相见,怎样帮助彼此了解对方?我认为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交流,我针对班级全体学生以“父母关系”为主题进行简单地问卷调查,并将问卷结果录入问卷星软件,然后在群里公布,让父母了解孩子的需求。不少父母看到“最期待父母关心”获得最高票数之后,在群里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进行自我检讨,小雅父亲也参与其中,这让我深感欣慰。

(二)微信发布优生榜

素质教育下,教师往往不再公布分数增加学生压力,但是适当的鼓励具备必要性。每次考试之后,我都会将各科前五名公布在家长微信群里。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家长的肯定,虚荣心人皆有之,优等生的家长在微信群看到自己孩子的名字,都能够生成荣誉感。再者优生榜也能够为促进家长与学生交流提供契机。再者由于仅公布前五名,也不会对于其他学生造成压力。微信优生榜的发布,使得小雅学习更加积极,一直名列前茅。微信群中的家长也会发消息称“羡慕小雅父母”,“培养孩子太成功”,“给我们介绍经验呗”,“要是我们孩子跟小雅这么棒就好了”等等,这些使得小雅父亲开始认可小雅,关注小雅成绩。

(三)优秀典型共分享

班级公众号更适用于小学,初中生由于早已适应学校生活,父母也不会过多担心,因此班级公众号利用效率较低。不过我认为可以借助班级公众号进行经验分享,使其成为家校共育的平台。例如对于善于处理亲子关系的家长进行访谈,撰写成为稿件进行发布,并转发在群里。平时家长询问教师的一些问题,我也会进行补充与延伸,以专题稿件的方式进行分享。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不必同一时间召集父母,只要求家长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学习知识。

借助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以小雅为代表的优等生得到了应有关注,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效果显著的激励。家长开始真正认识到孩子们的需求,反思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分享案例与经验过程中,提升了培养孩子,引导孩子学习的技巧,亲子关系有着显著提升,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小雅走出了心理阴影,不仅成绩一如既往优秀,脸上的笑容也是增加不少。

四、我的思考

小雅的危机得以顺利解决,事后回想总结,这个案例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善用“状态与成绩对比法”

我认为教师不能过分关注于成绩,还需要基于状态角度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认知,相较于成绩起伏,更应当关注于学生状态。我正是注意到小雅学习状态良好,然而学习成绩下滑这一反常现象,判断小雅一定出了问题,事实也是确实如此。

(二)不能忽视“优等生”群体

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存在一定叛逆心理。小雅在学校堪称“天之骄子”,深受教师与学生喜爱,然而由于父母忙碌,导致家庭关注程度较低,这种落差往往使得他们更加委屈。因此优等生同样需要重点关注,小雅正是很好的例子。

(三)家校共育流于形式

虽然现如今一直致力于推进家校共育,然而由于缺乏前车之鉴与成功经验,教师群体并没找到合适的家校共育方法。虽然教师都组建了家长微信群,但是仅仅局限于传达消息、布置作业等,未能利用好微信群这一平台,也未能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倘若早些注重家校共育,确保父母及时关注小雅,一定能够避免小雅心理出现问题,这是我工作的疏忽所在。

五、经验与启示

家校共育一直以来都是班主任教学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心理方面更是具备重要意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解决了束缚家校联系的两大问题,即时间以及空间限制。现如今微信已经普及,家长微信群相对普遍,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必须进一步发散思维,将微信平台的作用扩大化,思考能否将常见的功能应用至教学范畴。教师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补充家校共育方面的知识,汲取其他教师经验,确保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家校共育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