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林丽芳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广西 南宁 530105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人们更加关注东盟文化资源对幼儿的影响。中国的东盟文化资源在当今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学习祖先的正确思想,接受东盟文化资源的熏陶。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向幼儿渗透东盟文化,传承东盟文化的优秀理念,更好地优化和改革幼儿园教学,引导幼儿感受东盟文化的魅力,学习东盟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路径

引言

3~6岁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关键期。这期间,孩子像海绵一样吸收外界的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然而外界信息丰富却良莠不齐。幼儿园作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东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崇高而坚定的信仰文化。如何将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1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

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体系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孩子理解和学习。我们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比如封建主义、迷信、鬼神不适合列入儿童课程。二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要从幼儿家乡的民俗和文化内容着手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承。同时,我们不仅要根据儿童的能力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还要根据所实施课程的深度、广度,进行不同层次的设置,不同形式的创新,从而科学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广为传承、潜移默化。关于幼儿阶段只适合传统节日和民间游戏的认知,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儿童特点和活动环境,巧妙设置课程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里受到熏陶。

2“东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2.1明确课程目标,确定东盟文化发掘方向

幼儿园课程规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开发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为东盟文化的探索和融入指明方向。因此,在整合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的要求,准确定位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课程目标具有很强的立体性和综合性,并以此为依托准确把握文化采集的方向。比如,在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民族观念的目标指导下,教师可以从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综合整合文化资源,并直观地展现给幼儿,让其在感受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识,并掌握丰富的民族常识。再如,为了让幼儿从小对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发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包括春节、端午节等,然后引领幼儿感受和探讨不同节日的含义及所展现的民族特色,从而促使幼儿对传统节日本身产生较强的传承意识,让其能够在国际文化包容的背景下,对民族特色节日产生自信。

2.2明确本土传统文化符号, 丰富课程资源

在本土文化视野下建构园本课程,最基本的是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只有拥有足够的、适宜的本土文化资源,才能组织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园本课程活动,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乡土文化不仅仅指传统文化,地域传统文化是乡土文化中最基础的部分,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幼儿教育的资源。地方传统文化隐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尝试在幼儿生活中收集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料,寻找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进行收集和分类,形成园本课程建设的基础资源。以黄海海滨城市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为例,浓郁的黄海风情深深隐藏在黄海海滨的各城镇之中,小到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偏好,大到传统舞蹈、传统节日风俗、地区民族文学、地区传统音乐等,均具有鲜明的本土传统文化符号。幼儿园教师可以提取传统舞蹈“跳马伕”“浒澪花鼓”中的经典肢体动作符号,设计园本体育操课,这样既能让幼儿在每天的操课中感受本土传统舞蹈特色,又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还可以提取传统音乐作品《渔民号子》《马塘锣鼓》中的歌词、曲调等,从幼儿角度编写童谣,让幼儿唱出“海滨蓝蓝,鱼鱼多多,我保护大海,大海喜爱我”等具有本土音乐韵味的童谣,既能以传统的音乐记谱法启发幼儿的音乐审美意识,又能使幼儿接受童谣中歌词的熏陶,产生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感情,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提炼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作为日常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的设计素材,为本土化的园本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2.3、民间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活动需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鼓励不同年龄的孩子开展更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游戏活动。比如小班的孩子,主要从事唱童谣、诗词等民间游戏。小班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的间隙,组织孩子唱童谣、诗。要激发小班孩子的身体发育,还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比如组织孩子参加“竹蜻蜓”、“滚鞭炮”等活动,鼓励孩子多做运动,让小班幼儿感受民间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而针对体质相对较好的中班幼儿,则可以以“丢手帕”“揪尾巴”“小推车”等游戏为主,增加幼儿在户外的活动量,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而针对体能最好的大班幼儿,则可以选择难度稍微大一点的“斗鸡”“脚尖脚跟踢”等活动,后续还可以逐渐让幼儿参与难度更大的“踩高跷”“滚铁环”“跳竹竿”等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2.4、结合环境,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互动环境

按照环境创造的理念,发动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和一些卫生、安全、无污染的自然物作为孩子的玩耍材料,如河滩上捡的石头、收集的种子、落叶、芦苇、瓦片、窗户纸等。这些材料经过染色、裁剪、组合,在孩子们的手中编织,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后,就变成了可爱的石头企鹅、有根章鱼、傻泥巴猪等。农村丰富多彩的自然素材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收藏兴趣,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地域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也使孩子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索更加细致和积极。让我们让这些充满童趣,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幼儿作品展示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如在幼儿园班级的窗户上贴上具有眉县乡土文化特色的剪纸窗花;在走廊墙面上悬挂非遗传承人、幼儿的剪纸作品等;在展览柜里陈列幼儿自己制作的青铜器和泥塑作品;在过道展示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芦苇画、猕猴桃画,我们把走廊、窗台、墙面作为幼儿展示作品的平台。我们还将这些作品与幼儿园的整体文化环境创设相融合,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个孩子随处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在获得环境熏陶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结束语

在当前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儿童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东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儿童思维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合理渗透东盟文化,这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幼儿的思想心理认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述娟.幼儿园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05):206-208

[2]祁蕊.基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51-252.

[3]郭晓芳.幼儿园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1(02):48-49.

[4]顾丽静.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1(04):177-178.

[5]王艳,孔起英.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思考与探索[J].早期教育,2021(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