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检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IS技术的内涵,分析了GIS技术的优势,探索了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检测,包括区域环境数据检测、污染源检测以及环境质量检测,旨在为区域环境检测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充分发挥GIS技术优势,促进区域环境检测水平提升。
关键词:GIS技术;区域;环境检测
前言:在环保工程开展中,环境检测属于一项重要环节,而以往所建立的检测系统大多只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源以及环境数据等进行单方面检测,无法同步检测,而逐个开展项目检测工作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将GIS技术应用在区域环境检测工作中,可在该技术功能及优势发挥下,对环境数据、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实现同步检测,并可以数字文档以及动态图像等方式更直观的反映给工作人员及大众,有力支持环境治理和保护。
1GIS技术的内涵
GIS技术即为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多学科交叉产物,是基于地理空间,通过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对多类空间信息以及动态地理信息实现实时传递,服务于地理决策、地理研究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的基础功能是把表格型数据转化成地理图形,随后显示出来,便于人们浏览、操作及分析。地理图形显示范围大至洲际地图,小至街区地图,其中人口、运输线路、销售情况等内容均是其显示对象。总体来说,GIS属于一种功能强大的、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其可利用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系统对地球整体或部分表层空间内各项地理分布数据实现采集、管理、存储、分析、处理、描述、显示等的技术[1]。
2GIS技术的优势
GIS技术属于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广泛应用于资源及环境管理领域,并且具有技术先导功能。GIS技术可对具有空间属性的资源环境信息实现有效管理,并能反复、迅速的分析与测试资源环境管理及实践模式,为决策制定以及科学评价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同时,此技术能对持续变化的生产活动和多时期资源环境状况实现动态监测以及分析对比,还可集中数据收集、决策过程以及空间分析等形成统一信息流,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大力支持区域环境检测,并为解决环境问题、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GIS最大的优势就是可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充分、全面的掌握环境变化情况,为人们提供大量分析数据和时间,以支持制定和当地环境更加相符的环境改造方案。基于GIS技术的环境检测主要检测地理对象包括绿地、大气、噪声、土地、水等,同时可在技术支持下搭建环境信息数据库,以高效的实现信息提取以及数据分析,为科学的加强多元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并可有效处置环境污染以及缺乏合理性的规划信息资源等[2]。GIS技术一项主要功能就是数据管理,其可为多项环境资源分布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于环境规划以及决策制定,促进环境规划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还能科学预测环境发展趋势,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促进环境治理效果及整体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3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检测
3.1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数据检测
在GIS技术利用下,能够对区域环境当中的动态数据实现实时检测,同步在完成数据检测工作后实现数据筛选,及时选取有效数据,将无效数据剔除,结合有关技术标准对最终所选取数据展开深入分析,进而在LED屏幕当中显示技术分析结果,如图1为区域环境数据检测流程。
图1 区域环境数据检测流程
和其他技术手段相比,GIS技术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其可将所采集的各类抽象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数字屏幕当中,而图像表现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样化选择,包括线状图、柱状图、饼状图等,还可利用多媒体软件以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传播信息。在开展区域环境治理工作期间,涉及到较大的数据量,牵扯的人员比较多,为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及质量,急需应用高效率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而GIS技术可对区域环境数据实现全方位采集、高效率查询以及多样化显示,促使数据使用者能够利用客户端在短时间内高效接收所需环境信息,并经系统分析得到所需结果[3]。通过构建GIS环境数据检测系统,可及时、全面的整合GIS查询数据以及数据库相关信息,并展开数据对比,使所呈现出的检测结果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基于GIS技术的环境数据检测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并发处理能力,即便遇到并发问题,也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高效解决。
3.2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污染源检测
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以防污染继续扩大,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环境污染源进行有效检测。在GIS技术应用过程中,会配备精准度高的排污检测设备,以高效、迅速的寻找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位置,相关检测设备应用过程中还可及时动态了解相关设备有无偷停不运转情况。同时,在通过GIS技术及时寻找到污染源后,系统能够远程发布操控指令,同时通过分层断电形式对违规排污行为加以制止,此优势是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如图2为区域环境污染源检测系统。
图2 区域环境污染源检测系统
在该系统利用下,能够高精准度的检测到污染源,还能实时分析污染源目前排污情况,如果存在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或者出现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中所布局的报警装置将自动启动,同时EDS装置会同步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工作人员紧急避险,最大程度降低因污染物泄露所引发的危害。通过区域环境污染源检测系统进行污染源检测后,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系统将自动化的跟踪监控,动态监测相关企业是否再次出现超标排污情况,一旦发生此类问题,系统将同步发出警报,提醒环保部门以及排污单位,促使有关部门以及污染控制者及时解决污染问题。该系统应用中,通过监控一体化设备各项功能的发挥,可有效督促各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规则要求,尽量减少人为破坏环境的问题出现,并对违规排污行为实现及时、有效的遏制,充分发挥系统运行作用。
另外,基于GIS技术构建环境污染检测系统,不仅能高效确定污染源位置,还能对所检测到的所有污染源实现清晰分类,使污染源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在图形管理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基础上,可支持规划多种污染源管控方案,以更直观、精准的加强空间信息管理,并可立足整体层面综合分析环境信息,还能综合查询各种类型的污染源,综合检测及分析结果可为区域环保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效参考,相关工作人员可结合污染源信息更有针对性、更合理的展开预测、评价、决策制定与规划等服务性工作[4]。
3.3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环境质量检测
在开展环境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检测对象是农作物、土壤、大气、固体废弃物、水以及噪声等,为及时了解当地环境质量,需要合理设定环境质量检测点。通过应用GIS技术,可在技术功能支持下将环境数据以地图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把所检测区域环境质量信息结果呈现在曲线图当中,以分析并了解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发生的改变情况。具体的说,在GIS技术应用中,先利用MAPGIS电子地图产品进行基础底图的编辑和绘制,面向特定的环境区域设定相关基础数据,之后利用扫描仪以及数字化仪展开文字转化,进而构建动态图形,最终组成管理系统,以对所有运作加以维护[5]。
在区域环境质量检测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和室外环境质量检测,其中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包含以下内容:①室内噪声检测,参数是B计权声压级;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参数包括TVOC、甲醛、CO2、PM2.5;③室内环境专业检测,参数包括照度、噪声、舒适度PMW、风速、温湿度;④室内噪声颗粒物检测,参数是噪声、PM10。而室外环境质量检测包含以下内容:①室外噪声检测,参数是A计权声压级;②室外噪声颗粒物检测,参数是噪声和PM2.5;③室外PM2.5检测,参数是PM2.5和PM10 ;④室外空气质量检测,参数是O3、CO、NO2、SO2、PM2.5和PM10;⑤室外气象质量检测,参数是气压、温湿度、风向以及风速。
在环境质量检测过程中,需基于检测内容需求,转换并针对性的提取数据资料以及数据文件。在GIS技术利用下,能够高效、迅速的检测环境质量,同时地图操作比较便捷,显示更加直观,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此外,在 GIS多项专业功能包括空间属性查询、专题统计、网络分析、空间分析等支持下,可使检索结果更加精准。GIS技术还具有广泛大众均可使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实用性强的位置服务,在相关技术功能支持下,可使区域环境检测体现出更强的实用性。在环境质量检测期间,主要分为内陆检测和环境检测,其中内陆检测包括噪声、土壤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资源,而在海洋检测期间,涉及到海洋沉积物(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直排海污染源(包括蓝藻水华、PM10、PM2.5)。
4结束语
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为区域环境检测及研究提供新工作方法、新思路以及新研究方向,并在技术支持下促使区域环境研究以及治理具有更高效率和直观性。在GIS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技术功能将不断完善,将该技术应用在区域环境检测中还能实现深层次的可视化评价,促进区域环境改善。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GIS技术进行区域环境检测工作期间,要及时通过技术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监控,不断增加检查力度,由此推进环境检测质量提升,助力国家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1]王俊华,代晶晶,令天宇,王松,刘青枰.基于RS与GIS技术的西藏多龙矿集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J].地质学报,2019,93(04):957-970.DO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10.
[2]达鹏奎,张欢,张玉洁.基于卫星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大气污染监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45(02):154-159.
[3]杨志,张华,张磊,王成,张春菊.基于移动GIS的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方法[J].测绘通报,2019(11):145-148.
[4]黄刚.基于RS及GIS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06):140-144.
[5]陆敬刚.基于GIS技术的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信息监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05):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