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洪玲玲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   3623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从院内脑出血患者选择,共入组80例,采取抽签法分组,两组均分40例,分析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数据指标比对: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分析组、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实施比较,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前,分析组负性情绪评分与一般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分析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应用脑出血护理能够减轻负性情绪,使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临床护理路径;负性情绪

脑出血发病速度较快,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会消磨患者的意志力,使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此疾病发病原因一般为高血压,患者出现小动脉硬化,特殊环境下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脑出血[1]。本次研究应针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7-2021.4期间对于本医院脑出血患者进行选取,纳入小组80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脑出血诊断明确,无精神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多类脏器功能不全者,实施抽签法分组,一般组纳入18例男性、女性共计22例、年龄为55-85岁,平均年龄74.84±1.32岁,分析组纳入19例男性、女性共计21例、年龄为55-86岁,平均年龄74.77±1.27岁,对于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取系统分析,对比P>0.05,则成功分组。

1.2方法

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为帮助患者实现生命体征观察,并有效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治疗。分析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建立责任化医患小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环境构建,专家担任组长,并安排医务人员作为负责人。②制定疾病恢复计划:患者入院后,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疾病史进行了解,并结合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积极构建医疗方法。③护理路径实施:结合患者的就诊情况积极构建路径表,并重点阐述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使其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意义,实现护理计划优化。护理路径表的内容主要包含健康宣教、入院检查、功能康复、护理措施、营养均衡指导、出院计划、心理指导等。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调解,并完善护理路径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缺陷。④小组中的护理骨干人员实施护理服务,并进行24小时的轮班跟随、护理内容表格标记,并在已完成的项目上打“√”,未完成的项目上打“×”,实现各项护理服务强化。针对护理服务工作实施记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护理服务工作总结,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对比两组并发症(生理代谢紊乱、呼吸衰竭、血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依据焦虑、抑郁评价表评估,得分情况判定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高则表示患者情绪状态差。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SPSS22.0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n,%)表示方法,卡方为患者进行检验,t实施负性情绪评分指标分析检验,()方法表示,为P<0.05,则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一般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分析组、一般组负性心理评分均降低,分析组对比优势明显,统计学差异较大(P<0.05),见表1所示:

1分析组、一般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分

组别

焦虑评价分数

抑郁评价分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分析组(n=40)

72.35±4.22

34.25±4.47

71.62±2.74

45.25±3.45

一般组(n=40)

72.42±3.17

57.51±4.42

71.13±2.47

54.25±3.72

t值

0.0839

23.4016

0.8401

11.2192

P值

0.9334

0.0000

0.4034

0.0000

2.2分析组、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一般组对比,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偏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所示:

表2:分析组、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生理代谢紊乱

呼吸衰竭

血肿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分析组(n=40)

1(2.50)

0(0)

0(0)

0(0)

1(2.50)

一般组(n=40)

5(12.50)

4(10.00)

2(5.00)

1(2.50)

12(30.00)

X2

-

-

-

-

11.1137

P

-

-

-

-

0.0009

  1. 讨论

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多发病及常见病,具备病情重、发病急、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因此,护理研究过程中对于这些患者应做到及时检查及护理观察,并对于患者的病变进展程度、出院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及说明,每日对于患者护理效果是否到达预期进行评价,针对预测差异性进一步干预,实现预见性、有计划性护理[2]。同时,能够使患者进一步实现自身护理目标明确,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疾病治疗当中,相比于常规护理,住院天数能够进一步缩短,使其医疗费用降低,不断节省医疗资源,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含医疗标准及基本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实现综合护理,医疗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素质,团队之间应实现沟通协调,满足患者需求,并使医疗成本降低。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工具,为针对某类患者实施个案护理方法,属于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能够引起医学管理界的关注

[3]

本文研究显示,分析组并发症(生理代谢紊乱、呼吸衰竭、血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对比一般组30.00%更低,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分析组负性心理评分(72.35±4.22              、71.62±2.74)与一般组(72.42±3.17、71.13±2.47)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分析组负性心理评分(34.25±4.47、45.25±3.45)相比一般组(57.51±4.42、54.25±3.72)更低(P<0.05),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够抓住患者的内心需求及就诊需求,实现医患关系和谐构建。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功能,积极展开护理计划,应与患者及家属能够有效沟通,结合实际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有效率。住院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特点,积极制定机构疾病恢复计划,患者入院后主治医师、护理人员需要积极沟通及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疾病,并结合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耐受力实现治疗方案构建,减轻患者的心理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4]

综述,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1]王邺辉. 探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0):172-173+176.

[2]李世群. 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84-2185.

[3]陈叙连,杨凤华,黄彩霞,等. 优化院前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441-3443.

[4]冉利霞. 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