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袁海

身份证号:511023199002041639

摘要: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基于先进设备与多种先进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测绘技术,由于优势较为明显,解决了许多以往传统测绘遗留的问题,因而得到了推广性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测绘技术应运而生,具有测图精准度高、图形信息多元化、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出图迅速等优势,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对测量流程实施简化、降低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减少系统误差等。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水平,节省施工成本,给企业提供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要真正意识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必要性,结合工程情况科学规范运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1.1精准度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在实际测量时具有更高的精准度。这主要是由于其获取地势三维坐标的方式较为特殊,数字化测绘技术都是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建筑工程场地范围进行测量,再使用全站仪来获取地形的三维坐标,包括许多特殊地形的具体位置情况。因为是由全自动仪器来完成的,该仪器的精密性较高,因而所获取的三维坐标数据也更为精准。再对待测量的事物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全方位快速扫描测量,生成具有较高精度的云数据,最后生成一个虚拟的三维测量模型,这种测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工测量的误差,通过其测量的结果来合理设计建筑工程建设方案,也能够提升工程质量[1]

1.2自动化水平高

建筑工程测量中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计算机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测绘效率和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利用计算机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软件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测量数据精准合理分析。由此一来,综合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环境特点,将计算机作为载体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让测绘底图自动匹配相对应的符号、颜色,提高制图的准确程度。

1.3存储信息更为便利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当下较为先进的一项技术,将传统的保管和存储的操作环节直接省略,其测量仪器可以直接与计算机设备相连接,在测量过程中自动保存相关信息,不仅提升存储信息的效率,也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在储存后,若是想要提取使用信息,直接在计算机设备中搜索关键词即可,若是在储存后发现数据信息存在错误,也可直接在计算机设备中更改,这使得存储信息变得十分便利,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2]

1.4测量工作的总结与评价

施工团队在进行工程测量的工作过程中,不光是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还需要对测量工作实行工作总结。而加强对数字化测绘技术上的使用,能够为测量人员提供准确的施工数据,快速帮助施工人员对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测量人员根据数字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找到测量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阻碍,并实行有效的解决措施,最终有效提高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测量准备

测量前,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测量单位对测量设备进行专业检验校正,确保测量工具在有效检测周期内。同时,测量单位根据甲方移交的测量水准点、坐标点进行复核测量建筑总平面,并与工程设计单位测量结果校对复核,确保测量水准点、坐标点的准确性,水准点、坐标点不少于3个。场内水准点、坐标点复核测量时,应清理现场内各种障碍,确保场内测量通视。水准点和坐标点经复核无误后,测量单位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落实水准点、坐标点保护措施,保证测量基准数据坐标的一致性[3]

2.2建筑物定位放线

为确保测量放线精度,该工程采用R-202NE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定位测量。由于该工程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大,测量单位根据总平面图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坐标点、相对位置,在施工现场内布设测量控制线,形成该工程基础、主体施工轴向控制网。控制网测量时采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线间距误差≤3mm,并使控制线与工程场地轴线平行,以便于工程施工测量。建筑物放线测量时应严格避开施工用水、用电、料场等区域,沿施工循环道边缘布设测量控制点。为防止测量点移位,该工程采用混凝土固定测量点,必要时设置防护栏杆。建立测量网后,依据测量成果进行测量复核,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收。

2.3原图数字化的应用

加强对原图数字化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通过图片扫描等处理方法,将数字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原图进行处理,同时将其中的地形图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对原图中的信息数据以及图像效果进行提取分析,最终将数字化地图一种清晰的效果展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升数字化地图的准确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测量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性。其次在成本的控制上,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上的能力,将测量工作中的图片处理技术以及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能够将其中不确定的图像进行修复,使其变得完整起来,最终通过对测绘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的测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加强对图层划分方式上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增加测绘工作的效率,同时提升对信息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测量信息数据的储存,能够为以后的测量工作形成较好的铺垫。

2.4建筑物沉降监测

根据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量成果,测量单位对基坑周围构建物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该工程基坑工程施工对周围构建物的影响。沉降观测时,选择永久使用观测点作为沉降观测基准且观测点数量≥3个。沉降监测时,该工程采用DSZ1精密水准仪监测,并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16)要求开展测量工作。沉降观测时,分别在建筑四角、大转角、沉降缝、不同结构分界处等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沿建筑外墙间隔15m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周期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观测,每层观测1次,当建筑物出现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裂缝时,应适当增加观测频次,每日监测或连续监测并详细记录。建筑物交付运营后,根据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确定监测频次,工程项目交付后首年监测3~4次,次年2~3次,第3年后每年1次,直至建筑物基础稳定为止。该工程中,建筑物沉降进入稳定阶段判定时,根据沉降量监测结果和时间建立关系曲线,当沉降速度≤0.01~0.04mm/d,可作为建筑进入沉降稳定阶段判断依据。沉降监测结束后,妥善保存监测资料,具体包括沉降监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和周期沉降监测图、沉降速度、沉降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和沉降监测分析报告等。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为此在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上,通过对测绘技术的不断应用,已经成为现如今建筑测量行业的整体趋势。需要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不断加强对数据信息采集的应用、加强对原图数字化的应用以及对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而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水平,最终增强我国建筑工程测量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龙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57.

[2]周一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09):43+45.

[3]王丽丽.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13):151.